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皮包装  真空包装机  礼品包装盒  瓦楞机  光电传感  钉箱机  缠绕机  包装  废纸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 地方政策 » 正文

安徽滁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4-24   来源:滁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浏览次数:3601   版权与免责声明
核心提示:滁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发布《滁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全文如下:为了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提高立

滁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发布《滁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全文如下:

为了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提高立法质量,现将《滁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征求意见时间自2020年4月17日至5月1日止。提出意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一、信函方式。将书面意见寄至滁州市城管执法局(邮政编码:239000),请在信封上注明“垃圾分类立法建议”字样。

二、电邮方式。将书面意见邮至lwfz112525@163.com。

特此公告。

2020年4月15日

滁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立法目的和依据】 为了规范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提升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安徽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生活垃圾定义】 本办法所称的生活垃圾,是指单位和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或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以及法律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弃物。

建筑垃圾、园林绿化养护过程中产生的绿化垃圾等固体废物,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市其他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第三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遵循政府推动、属地管理、全民参与、因地制宜的原则。生活垃圾应当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规划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及其相关管理活动,具体区域由市人民政府确定,并向社会公布。其它县(市)条件成熟的可参照本办法。

第四条【分类标准】 本市生活垃圾的基本分类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1、可回收物,是指可循环利用和资源化利用的物品,包括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包装物、废旧纺织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玻璃等。

2、厨余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易腐性垃圾,包括相关单位食堂、宾馆、饭店等产生的餐厨垃圾,家庭厨余垃圾,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产生的蔬菜瓜果垃圾、腐肉、肉碎骨、蛋壳、畜禽产品内脏等。

3、有害垃圾,是指纳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需要专门处置的物质,包括废电池(充电、扣式等普通碱性电池除外),废荧光灯管(日光灯管、节能灯等),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油漆和溶剂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和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相纸等。

4、其他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以外的生活垃圾。

市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制定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设置规范,并向社会公布。设置规范应当包括收集容器的类别、规格、标志色、标识以及设置要求等内容。

第五条【政府是责任主体】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把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分类设施建设以及运营管理的资金投入,协调解决分类管理工作中的重大事项,确保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目标的落实。

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辖区内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指导、宣传、培训工作,并配合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做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的监督管理工作。

居(村)民委员会协助相关部门、街道办事处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相关工作。

第六条【源头减量】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的激励引导机制,鼓励单位和个人减少生活垃圾产生,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对成绩突出的单位、个人和管理责任人给予奖励。

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制定有利于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分类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引导、鼓励单位和个人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第七条【各级政府配套管理和激励制度】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实施目标责任制管理。具体目标管理工作由市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有关部门在开展文明、卫生等创建活动中,应当将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情况纳入评比内容。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对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管理责任人可以采用以奖代补等方式给予支持。

第八条【主管部门及其职责】 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是本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主管部门),按规定组织实施本办法。

区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区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本辖区内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组织实施。

商务、生态环境、住建、发改(物价)、财政、教体、机关事务管理、自然资源和规划、农业、市场监督、公安、旅游等有关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本级人民政府确定的职责,做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相关工作。

第九条【市主管部门建立全过程监管制度】 市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全过程监管制度,建立统一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信息系统,定期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并与商务、环境生态、住建等部门实现信息互联互通。

第十条【单位和个人职责】 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生活垃圾分类与减量的规定,减少生活垃圾产生,分类投放生活垃圾,履行生活垃圾产生者的责任。

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应当模范遵守本市有关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积极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第十一条【物业职责】 物业管理主管部门应当将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有关要求,纳入物业服务企业服务质量监管、信用管理体系,引导、督促物业服务企业配合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鼓励探索采用垃圾分类实名制、智能回收平台等方式,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准确率。

第十二条【市商务部门职责】 市商务部门应当建立与再生资源利用相协调的回收体系,制定支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政策,将回收统计数据纳入生活垃圾统计内容。

鼓励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信息化平台,向社会公众提供预约回收服务以及可回收物目录、回收价格、回收方式等信息,创新回收模式,推进线上线下分类回收融合发展。

第十三条【分类督导员职责】 辖区内设立生活垃圾分类督导员。生活垃圾分类督导员主要承担下列职责:

1、生活垃圾分类入户宣传、指导;

2、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情况进行检查;

3、对违反分类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劝阻;对不听劝阻的,向区主管部门报告;

4、对有关部门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落实情况开展监督。

各区人民政府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招募志愿者(居民代表)或者委托社区工作者、物业服务人员、垃圾分类运营企业人员等方式招聘生活垃圾分类督导员,对专职协助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活动的督导员,按照规定给予补助。

第十四条【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环节对不符合分类要求的督查义务】 管理责任人发现生活垃圾投放不符合分类要求的,应当制止,并要求投放人按规定重新分拣后再行投放;投放人不重新分拣的,管理责任人应当向区主管部门报告。

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单位发现责任区交付的生活垃圾不符合分类要求的,应当及时告知该区域管理责任人,要求其按规定重新分拣;管理责任人不重新分拣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单位应当向区主管部门报告。

生活垃圾处置单位在接收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单位交付的生活垃圾时,发现不符合分类要求的,应当要求其按规定重新分拣;其不重新分拣的,生活垃圾处置单位应当向市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五条【配套设施】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设施的布局并优先安排用地和建设,推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与应用,促进生活垃圾分类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提高生活垃圾的利用率和无害化处置率。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时,应当将垃圾房、转运站等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设施作为环境卫生设施配套建设。

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商业和办公区域,应当逐步落实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设施。

第十六条【鼓励社会参与和科技创新】 市、区人民政府可以通过和社会资本合作、投资补助、政府购买服务、特许经营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回收利用以及相关科技研发活动。

第十七条【宣传教育】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

市、区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会同相关部门采用多种方式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增强公众的生活垃圾分类意识。

新闻媒体应当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公益宣传,对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形成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第十八条【市区实行定时定点集中投放制度】 琅琊、南谯区人民政府、滁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应当制定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工作方案,并逐步推行。确定实施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的住宅小区,其具体实施方案经居民委员会和业主代表大会讨论决定。

第十九条【投放实行管理责任人制度】 生活垃圾分类实行管理责任人制度。管理责任人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1、居住区,实施物业管理的,物业服务企业为管理责任人;未实施物业管理的,街道办事处或者原产权单位为管理责任人;

2、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区域以及主管部门划分的卫生责任区,本单位为管理责任人;

3、车站、码头、停车场、公园、旅游景点、文化体育场所等公共场所,经营管理者为管理责任人;

4、集贸市场、商场、商铺、宾馆、酒店等经营场所,经营管理者为管理责任人;

5、建筑工地,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为管理责任人;

6、城市街道、广场等公共区域,清扫保洁单位为管理责任人。

按照前款规定不能确定管理责任人的,由辖区主管部门确定管理责任人。

第二十条【管理责任人义务】 管理责任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1、建立责任区生活垃圾分类日常管理制度,明确不同类别生活垃圾的投放地点、投放方式等;

2、根据责任区生活垃圾的产生量、种类等实际,设置责任区内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按规定合理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并保持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齐全、完好、整洁;

3、指导、督促保洁人员按照生活垃圾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工作;

4、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指导、监督单位、个人做好源头减量和垃圾分类;

5、制止混合已分类投放的生活垃圾的行为;

6、按照规定报送生活垃圾分类相关数据;

7、将分类投放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到垃圾收集点、垃圾中转站或者交由有资质的单位收集。

接受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一条【单位和个人分类投放要求】 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管理责任人公示的地点、方式等要求以及下列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不得随意倾倒、抛撒、堆放、焚烧或者混合投放生活垃圾:

1、有害垃圾应当投入有害垃圾收集容器或者送至有害垃圾回收点;

2、可回收物应当投入可回收物收集容器或者预约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回收;

3、厨余垃圾应当投入厨余垃圾收集容器;

4、其他垃圾应当投入其他垃圾收集容器;

5、家庭或者单位废弃的体积大、整体性强或者需要拆分再处理的家具等大件垃圾,应当预约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回收,或者单独投放至管理责任人指定的回收点;

6、建筑垃圾、绿化垃圾应当在管理责任人指定地点单独堆放,不得投入其他类别生活垃圾。

第二十二条【分类收集要求】 生活垃圾应当分类收集,禁止将已分类投放的生活垃圾混合收集。

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应当每日定时收集,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应当定期定点收集。

分类收集后的有害垃圾应当按照国家污染控制标准的要求贮存。收集、运输、处理过程中,有关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污染防治措施,防止产生二次污染。

第二十三条【分类收集单位作业规范】 从事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单位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按照生活垃圾收集量、分类方法、作业时间等,配备收集设备以及符合要求的人员;

2、按时分类收集生活垃圾至规定场所,不得混装混运、随意倾倒、丢弃、遗撒、堆放;

3、收集车辆保持密闭、完好和整洁;

4、清理作业场地,保持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和周边环境干净整洁;

5、建立管理台账,记录生活垃圾来源、种类、数量、去向等,并向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机构报告;

6、国家、省和本市有关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其他规定。

第二十四条【分类运输要求】 分类收集的生活垃圾应当分类运输,禁止混合运输。经过转运站转运的生活垃圾,应当密闭存放、及时转运,存放时间最长不超过二十四小时。

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承办者不按照规定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单位可以拒绝收集、运输。

收集、运输须由取得市市容管理部门颁发的道路清扫保洁运输许可的企业承担。

第二十五条【分类处理要求】 生活垃圾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分类处理

可回收物应当进行分拣,由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进行利用、处置。

厨余垃圾应当交由有资质的处置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

有害垃圾应当由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置。

其他垃圾可以采取分拣等方式进行综合利用;不能综合利用的,应当交由有资质的处置单位实施无害化处置。

第二十六条【罚则】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有权向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投诉、举报。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投诉、举报的方式、处理流程和时限,依法处理投诉、举报,并反馈结果;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应当及时移交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第二十七条【罚则】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可以给予警告,并可按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1、管理责任人未履行相应职责,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的,处以两百以上五百以下罚款;违反第六项、第七项规定的,处以五百以上一千以下罚款;

2、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未按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对个人处以二百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以一千以下的罚款;

3、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规定,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单位未按规定分类收集、运输生活垃圾的,处以一千以上五千以下的罚款;

4、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生活垃圾处置单位未签订协议或者未按规定分类处置生活垃圾的,处以一万以上二万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八条【罚则】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主管部门或者相关部门将相关信息纳入本市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行信用监管:

1、不履行生活垃圾分类义务,且拒不改正的;

2、违反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受到相关行政处罚的;

3、阻碍执法人员或者督导员依法履行职责的;

4、打击、报复投诉举报人的;

5、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依照前款规定实行信用监管的,当事人可以申请参加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将相关信息移出本市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具体办法由市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

第二十九条【罚则】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已有行政处罚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2020年 xx 月xx 日起施行。

关于《滁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说明

一、立法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物质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我市城乡生活垃圾产生量与日俱增,据统计,2019年我市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为20.18万吨,比2014年增长7.59万吨,2020年1至3月已处理城区生活垃圾4.65万吨,预计2020年城区生活垃圾处理量将超过22万吨。滁州市焚烧厂持续高位运行,不仅加大了安全运行压力,而且垃圾处置的系统性风险在不断累积,有必要深入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垃圾分类。

2019年4月2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为加快推进我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升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安徽省推进城市成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该方案要求“2019年底前,各设区市编制完成生活垃圾分类行动方案,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合肥市、铜陵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其他设区市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全覆盖,每个区至少有一个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到2022年,各设区市至少有一个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到2025年,所有设区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滁州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该项工作,成立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实施方案,垃圾分类工作步伐逐渐加快。但对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以及社会各界期盼,实践中依然存在着若干“短板”,其中需要通过立法予以解决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管理责任人制度、定时定点投放等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确定为法规制度,以立法的刚性予以推进;二是将住建部、安徽省提出的通过教育、处罚、拒运和纳入社会诚信体系等方式纳入法规内容,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法治化;三是通过保障垃圾分类的强制实施,从源头上减少生活垃圾产生,提高资源回收和有效利用率,明确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的相关要求。

在立法可行性方面,我市的生活垃圾处置设施较为齐全,机构已明确,经费已落实,配套制度基本完善,各项工作正在全面铺开,法规实施的条件已经具备。另外,《滁州市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的制定既有上位法支撑又有国家政策保障,同时还有其他省市立法借鉴、相关规范和标准的参考,立法条件已经成熟。

一是末端处置有能力。按照末端决定前端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原则,我市已初步建立与“四分法”相衔接的生活垃圾末端处理体系。可回收物由再生资源处理企业处置;有毒有害垃圾由有资质的处理企业处置,初步意向为安徽超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厨余垃圾暂由小型厨余处理设备处置,待餐厨、厨余垃圾项目建成后,统一送至餐厨、厨余处理厂处置;其他垃圾由滁州市皖能焚烧发电厂焚烧处置。

二是同步推进有落实。在办法草案的调研、起草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同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相关工作,为办法实施做好充分准备。2018年我市紧扣“分类减量”主题,启动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分别从以下五方面开展了工作。一是制定了方案。2018年,滁州市市政府印发了《滁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以许继伟市长为组长的滁州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领导小组。2019年,根据安徽省最新要求,我市重新制定了《滁州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二是发动了宣传。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进行定点宣传;成立文明创建生活垃圾分类流动讲堂进行流动宣传。党建带创建,组织干部入户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督导员现场指导、纠正,分类志愿者入户面对面宣教分类。三是开展了试点。2018年,市城管执法局印发《关于在局所属单位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率先在城管系统开展垃圾分类工作。2019年,我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片区运营,试点片区内共包含7个小区,约7512户、1家学校、5家党政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四是提升了末端。目前,我市垃圾焚烧设计处理能力为1300吨/天;正在建设的餐厨垃圾处理厂和厨余垃圾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分别为100吨/天和300吨/天。五是启动了立法。《滁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被确定为2020年立法实施类项目。

三是立法工作有实践。据统计46个重点城市中,北京、上海、厦门、太原、长春、杭州、宁波、广州、宜春、银川等10个城市都已出台生活垃圾管理地方性法规,天津、长沙、石家庄等城市正在加快推进垃圾分类立法进程,尽快出台地方性法规,为我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立法提供可供借鉴、可供复制的经验。

二、起草过程

2018年1月,市城管执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邦超与市法制办及市环卫处相关工作人员一行5人组成调研组,赴浙江杭州和福建厦门两市展开垃圾分类立法调研。

2018年和2019年,《滁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连续两年作为立法调研类项目,开展立法调研;根据市政府2020年立法工作计划安排,《滁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被确定为2020年立法实施类项目。

2020年2月,通过到本市生活垃圾产生、收集、运输、处置现场和相关垃圾分类重点单位、分类试点小区现场查看、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多方征集意见并予以分析吸纳,梳理分析我市垃圾分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全面分析研究国家、省关于生活垃圾分类有关法规政策规定的基础上,借鉴宁波、厦门、铜陵等外地立法经验,结合我市垃圾分类工作实际,拟定了《办法(草案)》初稿。

2020年3月召开立法座谈会。座谈会由市城管执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邦超主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司法局、市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龙池社区、物业企业代表、垃圾分类运营企业代表等相关负责人参加。重点围绕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团体等各主体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中的责任规定是否明确,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设置的限制性、禁止性规定以及法律责任是否合法、适当等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三、《办法(草案)》制定依据和主要内容

制定《办法(草案)》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同时参考了2017年3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等政策依据。

《办法(草案)》的基本思路是从我市生活垃圾管理实际出发,建立科学的生活垃圾管理体系,明确政府、专业服务单位、垃圾产生者的责任,强化生活垃圾的源头减量,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的全过程监管,积极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切实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办法(草案)》共三十条。第一条至第四条,明确立法目的依据、垃圾分类定义、适用范围、生活垃圾分类标准。第五条至第十七条,明确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各参与方职责、配套设施和配套制度等内容。第十八条至第二十五条,明确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全程分类体系的要求、作业规范和制度等。明确了考核检查、信息公开、信用监管等监督管理内容。第二十六条至第三十条明确了法律责任和施行日期等。

四、需要说明的主要问题

(一)关于生活垃圾的定义(第二条)

《办法(草案)》对“生活垃圾”的定义,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的相关规定。但是这一概念过于宽泛,不利利于管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并参考外地立法经验,对易混入日常生活垃圾的建筑垃圾、园林绿化养护过程中产生的绿化垃圾等固体废物,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市其他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二)关于管理机制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环节多、牵涉面广,实行生活垃圾分类管理需要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办法为此确定了行业管理和属地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一是落实属地管理。强调市和区政府要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综合协调机制,实施目标责任制管理,建立引导、激励制度,加强对本区域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规划统筹和领导;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辖区内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指导、宣传和培训工作;居(村)民委员会协助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第五条、第七条)

二是强化部门职责。明确市和区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是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相关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管理;市直相关主管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本级人民政府确定的职责,做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相关工作,将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情况纳入文明、卫生等创建活动评比内容。(第八条)

(三)关于垃圾分类标准(第四条)

生活垃圾分类是生活垃圾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做好垃圾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办法(草案)》依据住建部最新修订的《生活垃圾分类标志》(GBT19095-2019),结合我市已有的垃圾终端处理设施条件,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大类。

(四)关于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制度(第十九条和第二十条)

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重点是明确责任人,落实监管。通过建立完善的责任人制度,能确保分类投放落实到位,为之后的后续工作奠定基础。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作为环境卫生区制度的细化与延伸,管理责任人的确定与划分主要参照《城市和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规定的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城市居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为环境卫生服务(属于物业服务核心内容)的延伸,应当将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纳入物业服务合同,物业服务企业基于合同约定成为管理责任人,这既是上海等地立法成熟经验,也是《安徽省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确定的内容。

(五)关于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第二十二至二十五条)

分类收集、运输、处置是连接前端分类投放和末端资源化利用的重要环节。针对市民关注的分类投放后又被混装混运等问题,办法对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作了较为全面的规范。

一是明确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方式和作业规范。

二是严格规范收运和转运行为,明确收运单位必须使用专用车辆实行密闭运输,不得混装混运。

三是建立“不分类、不收运”的监督机制,保障全程分类效果的实现。

(六)关于法律责任(第二十七条)

一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参考《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住建部规章)等设置了第二十七条第二款【未按规定分类投放责任】、第二十七条第三款【收运单位责任】、第二十七条第四款【处置单位责任】。

二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四条规定设置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信用监管制度。该制度既是《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的明确要求,又是厦门、宁波等地立法的成熟经验。(第二十八条)

三是创设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未履行相应职责要被处以两百以上五百以下和五百以上一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第二十七条第一款)。

四是为了保障法制统一,明确法律法规对其他违法行为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二十九条)。

责任编辑:赵晓一

稿件反馈

中国纸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中国包装网运营的信息资讯发布平台,在任何情况下,本网所发布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的建议,任何人和企业据此进行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本网平台不承担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联系方式:0579-82057115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章程 | 网站制度 | 首批重点电商平台 | 评选专题单页 | 荣誉证书 | 世界包装组织成员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中国行业电子商务TOP100 | 中国商业网站100强 | 浙江电子商务10强 | 首批重点电子商务第三方平台 | 法律顾问
包装网竞价推广 | 广告服务 | 广告中心 | 客服中心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荣获2017年度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