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包装产业在过去20多年中,伴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获得了迅猛发展,中国在世界上已成为包装大国。但由于诸多原因,我国包装行业普遍存在技术落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研发机构水平较低,包装法规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都成为制约包装产业发展的"瓶颈"。面对入世冲击和绿色包装浪潮到来,中国要实现包装强国的目标,确立适合我国包装产业自身特点的下一阶段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现状
已经成为一个包装大国,形成了一个独立完整、门类齐全的现代包装工业体系。主要表现是:
a.2001年全国包装工业产值初步统计为2376亿元。纸包装制品产量已超过1400万吨,仅位于美、日之后,名列世界第3;塑料、金属和玻璃包装制品产量,都名列世界第4;运输包装用的集装箱产量,已名列世界第1。包装工业在我国40多个行业中现已跃居为第15位,从业人员超过300万人。
b.通过大量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包装技术和设备,我国已经形成门类齐全、水平较高、结构合理的包装工业体系。在华东和广东出现了一批规模和水平都接近国际水平的大型包装企业集团。部分产品开始出口。经过近几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包装工业经济结构更加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c.由于看好我国巨大的包装市场,世界著名跨国包装企业,纷纷来华投资办厂,加快了我国包装工业与国际包装界接轨的步伐。
但我国同先进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许多差距,主要表现是:
a.我国的人均包装消费约为22美元,仅约为世界人均包装消费值的22%。排名第1的日本高达617美元,比我们高近30倍。
b.我国包装企业大都规模小,技术落后,资金短缺,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品质量不高。相当一部分中低档包装产品供大于求。例如,包装装潢印刷业的生产利用率为75.8%,塑料包装箱和容器为69.5%,玻璃包装容器为67.1%,金属包装桶为52.4%,金属罐为45.4%。加上管理落后等因素,全国的包装企业的亏损面较大。
c.至今我国基本上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包装系统、材料和制品,现有的先进包装技术、系统、设备和高档包装材料,仍然要依靠进口。
d.由于我国生产商品的企业对包装工业普遍重视不够,包装工业本身又缺乏高水平的专门研发机构,大多摹仿国外同类产品的包装结构,包装成本较高。不能做到科学而合理的包装。有些销售包装,为了争夺市场,出现重装潢功能、轻保护功能的倾向,不会设计经济合理的包装,使包装成本占到商品成本的30%-70%,甚至超过产品本身的成本。由于包装不善造成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又有所抬头,例如,有的平板玻璃由于包装不合理,流通损失高达8%。
我国包装技术落后一方面是由于国家对包装研发的投入极少,另一方面是和包装行业技术人才匮乏有关。虽然我国目前40多所高校设有包装工程本科专业或相近专业,每年能毕业2000多名包装工程专业的大学生,但因为前方企业包装工业和多数包装制品生产企业的待遇低于其他行业,导致包装行业很难吸引这些中级技术和管理人才,而且现在包装行业中工作的技术人员还在外流,使得目前包装行业专业技术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2%左右,大大低于全国工业6.8%的平均水平。初级技术人员或技工,主要靠办有包装专业的中专学校培养,情况大体与大学类似。自1985年一些高校开办包装工程本科专业起,经过大家的努力,使包装工程这一相对独立的新兴学科在我国基本形成,编辑和出版了系统反映包装式程学科体系的13本全国统编教材,跟上了国际发展潮流。1997年又被压缩掉了,致使为包装科研、教育和管理培养高级人才的正规渠道中断,使我国包装技术创新能力落后局面犹如雪上加霜。包装行业的职业技术培训,远远低于国外先进国家水平。因此,在既缺投入、又缺人才的情况下,包装行业的技术进步很难适应包装产业向强国转变的需要。
我国包装法规很不完善,包装标准的研究筱 订严重滞后于形势的发展,非常不适应入世后的新形势。前两年,由于我国某些企业对国外木质包装制品的标准缺乏了解,不符合国外包装制品的疫检的要求,导致约70亿美元出口商品的损失。我国的包装标准与国外流行的绿色包装标准差距较大,曾导致我国有的企业的产品无法向这些国家出口。影响人民生命安全的药品、食品的伪劣包装,未能得到制止,急待整顿。
2 目标
入世后,估计我国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将会增加2.94%,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产品出口的增幅会更大,势必推动我国包装产业快速发展。同时也要看到,国外包装大型企业也将参与国内包装市场的竞争,如果我国的包装企业不能尽快上水平、上档次、上质量、上管理,必然会被淘汰而被迫关闭,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为此,我们必须争取在10-15年内,把我国从包装大国发展成为包装强国。具体的战略目标是:
a.加快我国包装企业的结构调整,扶持一批核心技术拥有独立知识产权、在国际上能同现有跨国包装集团竞争的知名品牌大型企业集团,同时培育一大批具有特色和活力的中小型包装企业,合理分工,协调发展,使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效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