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包装网讯】四堡古镇,地处闽西长汀、连城、清流、宁化交界地。虽然相对闭塞,这里却是明清时期中国华南重要的出版中心,与当时北京、南京和江西的许湾并称为“中国清朝时期的四大雕版印刷基地”。据连城县史料记载,明清时期,四堡有书坊100多家,从业人员1200多人,约占人口总数的60%。斗转星移,随着时代变化和技术发展,如今的四堡早已繁华不再,只有遗存至今的80余座书坊建筑,300多块古雕版诉说着古镇往日的辉煌。
作为连城当地的文化瑰宝,2008年2月,四堡雕版技艺被国家文化部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同年,两位民间艺人被授予“四堡雕版工艺代表性传承人”。其中一位,便是生于1984年的青年艺人马力。
马力是四堡雕版技艺第十六代传人。马力出生的时候,家里早已无法靠雕版印刷维持生计,但祖上留下的些许古雕版和古书籍却是他钟爱的玩物。他对雕刻有着天然的兴趣,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自己制作了刻刀。“山上采红花籽做红色原料,涂在刻好的木版再印在白纸上。”马力笑着告诉记者,村里有些老太太到现在还用着他当初制作的“冥币”。
初中毕业后,马力先后前往莆田和浙江东阳学习根雕和木雕技艺。5年后学成归来返回四堡发展。此时,随着老一辈雕版印刷技艺传承人离世,四堡雕版印刷技艺面临失传的困境。
“雕版技艺流传千年,不能在我们这一代失传。”马力决心接过传承雕版印刷技艺的接力棒。由于有着扎实的雕刻基础,并通过向老一辈请教和自己不断钻研,马力逐渐掌握了雕版技艺。不过,这充其量只能算是他的一项业余爱好。“纯靠手工操作的雕版印刷在现代社会的市场空间太小,如果靠这吃饭是要挨饿的。”马力解释说。
2008年,马力被授予“四堡雕版工艺代表性传承人”的称号。马力感觉肩上的担子更沉了。为深入钻研雕版技艺,他在自己根雕店的二楼开辟了专门的雕版工作室,用根雕赚来的钱“养”雕版。“以前的雕版主要以刻诗词为主,但现在不实用。”马力认为,要将雕版技艺发扬光大,关键是找到市场、产生效益,改变“叫好不叫座”的局面。
提高艺术价值,走工艺品路线,是马力作出的选择。经过数年的潜心研究,马力的雕版技艺日益精湛。此外,他还在古法雕版印刷技艺上改进出套色印刷法,改变了原来雕版印刷作品颜色单一的状况,使其更符合现代审美观。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一块长130cm、宽42cm,历经3个月创作的《兰亭集序》大型雕版在福州南后街举行的“龙岩非遗专题展”惊艳亮相。几十张印件以每张100元的价格被抢购一空。创作者马力也名声大振。
近几年来,马力已雕刻和印刷了《增广贤文》《惜字真宗》《兰亭集序》《心经图》等几十种书籍、书法、门神、对联、名画等雕版作品。去年,马力经过300多天的雕刻,完成了近千册线装仿古式样的《增广贤文》一书。
“现在有些雕版也会卖给博物馆收藏。”马力说,市场对工艺品的认可就在于其艺术价值。对于手工艺人来说,精益求精的态度至关重要。
“师父平时很和善,但在工作时就变得非常严厉。”马力的徒弟马斌告诉记者,虽然自己已经跟随师父十几年,但也常常被师父要求返工。“短短一首诗,刻好了修改两三遍是常事。”马斌说,在几个徒弟中,最为特殊的要数48岁的马光星了。作为当地的美术老师,两年前,因为对雕版技艺的特殊爱好,年长马力十几岁的他拜入马力门下潜心修习。“以前自己也会一些手工木雕,但是线条不流畅,表现力不足,拜师后才知道雕刻时的呼吸、运气都很有讲究。”马光星说。
“非遗传承靠一个人不够的,需要团队一起做。”马力深知传承和发扬雕版技艺责任重大,需要政府和各界支持。2013年,在连城举行的首届海峡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研讨会上,马力将自己这几年来的探索和研究写成文章进行交流,赢得了专家的好评。
马力的呼吁也得到了回应。近年来,连城县先后成功申报四堡镇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乡”、国家级文保单位“四堡书坊建筑”。当地还成立中国四堡雕版印刷展览馆并对外开放。此外,四堡镇开始对几个大型古书坊进行了“修旧如旧”的维修和整理,并成立了雕版印刷实践基地,在全乡中小学开设雕版印刷校本课程,全力传承雕版印刷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