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危机的持续蔓延和经济下行预期的不确定性,采矿权的“需求与配号”的矛盾有所缓和,但新问题和新矛盾的不断出现,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采矿权问题,以增加制度储备。
“两个规律”和“两个规则”共同作用于采矿权
当前采矿权供给现状是成矿规律、市场规律、法律规则和行政规则共同作用的结果。
“成矿规律”决定了我国大中型矿少,小型矿多;地下开采的多,露天开采的少;除砖瓦黏土及建筑石料类矿种外,中西部采矿权多,东部采矿权少。
我国处于几大板块的会聚带, 并受几种不同大地构造单元的影响,这为形成多样性的矿产创造了良好的地质构造条件。而内生矿床的形成和分布同板块构造密切相关,主要成矿区带多产于古陆块边缘。正是由于以上诸种因素,才使得我国成为一个矿产资源大国。
市场经济需要通过市场供给和需求配置资源,其典型特征是竞争性、优胜劣汰及市场支配资源的基础作用。在矿业权市场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为进一步发挥竞争机制,寻求矿产资源的帕累托*优价值,让市场配置资源,采矿权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式渐渐浮出,在暂时尚未有更好的采矿权出让方式的情况下,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式自然成为采矿权出让的“主打”方式。另一方面,改革开放40多年来,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一直发挥着重要的稳定作用。基础建设的大量投资对砖瓦黏土及建筑石料类(砂石骨料)的需求非常强劲,而这些矿产资源相对比较充足,利润较薄,不适合远距离运输。相比其他采矿权而言,砖瓦黏土及建筑石料类的采矿权“遍地开花”也在情理之中。但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出现了砖瓦黏土及建筑石料类(砂石骨料)供应偏紧、价格暴涨的局面,并不说明这些资源不够用,而是地方政府在执行政策过程中,采取了“一刀切”造成的。这种局面的出现与采矿权“配号”是没有关系的,与矿产资源管理政策也不存在必然联系。
结论:
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前采矿权的管理成本还很高。当前国情下,即使法律规则和行政规则得到进一步完善,实现真正的采矿权“公平、公开、公正”管理尚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种管理趋势是必然的。
来源:矿机之家(kjz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