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吉农介绍说,和近些年风起云涌的互联网产业相比,印刷业的发展显得黯淡。倘若按照印刷总产值计算,中国已步入全球印刷大国的行列,但是人均印刷消费量只有发达国家的1/10,跟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印刷品消费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并且中国印刷产业结构不合理、结构性矛盾突出、研发基础薄弱、技术创新后劲不足、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等因素仍然制约着印刷产业的发展。
面对这些问题,合印给出的答案是——借互联网转型。通过“互联网化”来实现印刷行业的网络平台化和大数据整合,即从重资产印刷企业“变身”大数据供应商,以互联网思维构建印刷全外包服务技术平台,从传统印企转变为印企管理。自2013年转型以来,合印成功集结优秀印企,实现直接对接国内外知名大品牌,为其提供整体印刷外包服务,并将为品牌营销活动提供消费者大数据收集与分析。
从印企到印企大数据供应商,强强合并效率高
在戴吉农看来,相对常规工业生产型行业而言,印刷的步骤可谓是相当复杂与繁琐,面对品牌方的各种需求,能够100%独立完成所有包装印刷需求的印企并不多。合印搭建的平台可以将多家印刷企业生产能力和资源整合,既为印企带来稳定的业务,又能满足品牌方的要求。
虽然互联网对报纸和杂志印刷带来巨大的压力,但与报纸杂志印刷相比,中国的包装印刷以5%的增长率展露出截然相反的前景。互联网思维极大提高了合印平台在印企资源配置方面的效率,如今合印旗下集合了多家中小型印刷企业,并且合印以自身专业结合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传统印刷行业的标准化执行进行有效的监管,从而帮助传统印企从根本上提高产能效率,稳定质量水平。
基于印刷平台,向大数据管理进军
合印通过搭建“市场资源管理平台”、“采购管理平台”、“分销商管理平台”和“数据分析报表平台”四大平台并行,对印刷流程中每一步所需的数据都进行了整合,并能与品牌方的内部流程实现对接,让品牌“一站式”完成从产品包装设计、数码资产管理、物料研发、订单管理、分销商管理到物流等所有工作。
如果说互联网平台让合印成为供需关系强大的整合者,则大数据的应用使得合印成为品牌方和真正消费者的桥梁,这在合印内部称为“消费者大数据管理业务”,其“秘密武器”就是“可变二维码”。当这一技术应用于品牌营销活动的印刷品上时,消费者扫码后,品牌方就可以实现数据采集与分析,能更直观地了解消费者对营销活动的反馈,并且通过系统自动透析并加以逻辑判断后进行个性化内容线上(或线下)的二次推送。借此,品牌方可以在线下更加精准地拓展市场。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合印的大数据平台为品牌方、印企和消费者到底带来了什么?“减少所有可以减少的环节,这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互联网经济的核心价值所在,”戴吉农表示,“从我们的实践来看,消费者和品牌方对这种通过合印大数据采集实现的沟通模式都十分满意,消费者可以直接参与到品牌商的众多线下活动中得到直接的实惠与折扣。而品牌方在几乎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就可以实时获得可评估当前市场活动投入产出比的数据报告,通过最直接的方式获取市场分析所需的数据,为品牌策划市场营销活动提供参考,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市场投入。”
十年磨一剑,合印的互联网思维不仅使自己成为首个大数据供应商,更为印刷行业的变革引领了方向。未来的印刷服务将在“互联网+”思维下走入全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