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平-无题-布面丙烯-100120cm-2014
☆-谭平-无题-布面丙烯-200300cm-2014
谭平(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欣赏没有标准答案,打开心扉去接受
这幅里希特的《抽象画》以红、蓝、绿色颜料层层绘制,画作尺寸为300.5 x 250.5厘米。经过激烈争夺,该作最终被一位电话委托人竞得。它的拍前估价为1400万至2000万英镑,最近一次上拍是1999年5月,以60.75万美元在纽约苏富比售出。
里希特《抽象画》拍出近2.9亿人民币的高价,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其实里希特在拍场的表现一直很好,以近几年的数据来看,2012年10月,里希特的《抽象画(809-4)》在伦敦苏富比拍出304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89亿元);2013年,里希特绘于1968年的油画《米兰大教堂广场》在纽约苏富比以371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31亿元)成交。尽管随着当代艺术的发展,抽象艺术在我国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但毕竟还属于小众艺术,很多人看到抽象画作品时往往表示“不就是几笔线加好多颜色嘛,这我也会!”更多的人则惊呼“艺术家的世界我们实在不懂!”而抽象绘画真的像大家认为得那么简单,那么神秘吗?本期,我们采访了几位国内知名的从事抽象绘画的艺术家,让他们从创作者的角度为我们解读到底该如何欣赏抽象绘画。
欣赏抽象绘画作品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打开心扉。
大家看到抽象画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看不懂,习惯性地拒绝进一步的去亲近它。其实,没有看不懂的绘画,画面上面有几根线条,有几个颜色,一眼就能看到。它没有故事,也不需要说明,你看到了颜色和线条,也就看懂了这幅画。当人们能用这种直觉去欣赏抽象艺术的时候,这扇门也就此打开。欣赏艺术作品,很重要的就是你喜不喜欢。在欧洲,普通观众在看到艺术作品的时候,很少问这是什么意思,基本上都是我喜欢或者不喜欢。无论这幅画是具象的还是抽象的,人们会从喜好的角度出发阐释自己的感受。你欣赏的艺术品如同一见钟情的恋爱,只对你个人有意义。
由于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人们通常是从故事和情节的角度去理解艺术作品,我们大多问题是“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是这样?”其实很多事情你不去问它有什么意思的时候,可能更接近和理解事物的本质。例如家里有一个沙发,沙发是红色的,你从来没问过这个红颜色什么意思?其实就是红颜色,你喜欢,你要热烈,你要激情。你家墙上的壁纸有很多70 花纹,你也从来不会问这是什么意思?其实没什么意思,它就是看起来协调与柔美。我们生活的视觉环境都是抽象的,人们面对这些环境会敞开心扉直接说,我喜欢,我不喜欢。面对一张抽象画的时候怎么就犹豫了呢?
我们开始学习绘画的时候,首先老师会告诉我们一个绝对的、标准的答案,按照这个标准答案去做,学院教育也基本按照这样的标准进行学习。也就养成一个习惯,如果一件艺术作品没有标准答案,那你就不知道如何欣赏,不知道该怎么去理解。这样的欣赏方式,对于表现宗教故事的古典艺术是有情可原,但是欣赏现代艺术中的抽象艺术就会成为一个屏障。抽象艺术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没有标准答案,它的答案是需要和观众共同来完成的。艺术家完成的作品是一个可能带有某种指向的空间,对于观者而言,不同的观众面对同样的一张作品的时候,答案有可能是不一样的。
所以,观赏者其实是一个作品创作的参与者,没有你的参与,作品就没有完成。我们需要用开放的心态去观看抽象艺术,需要用直觉与心灵穿透“懂与不懂”这个屏障,抽象艺术会给你带来一个新的体验。
李迪(艺术家):
绘画去功能化,进入个性化时代
整个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实际上就是从描述性绘画到抽象绘画,把视觉语言简化和回归艺术本体的过程。抽象与极简主义艺术把我们带入到视觉感受和语言简化的极限。这既是一个制高点,同时也是一个终点。毫无疑问抽象绘画是这个语言纯化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排除了绘画语言本体中我们认为多余的、描述性的东西,过滤了表述的复杂方式,纯化了绘画的自建能力。纵观美术史在欧洲文艺复兴之后,很多贵族阶层开始收藏绘画,那时的绘画从宗教附属功能向观赏性和装饰性转换。是艺术的自觉意识启蒙期,从浪漫主义开始它的个性化语言和自觉意识开始更加的强烈,现实主义点燃了现代艺术的星火,从塞尚之后绘画才完全脱离了它原有的状态,真正进入了绘画自身的领域与阶段——用更简练的语言,说绘画自己的事情,讲绘画自己的“故事”。对于观赏者而言无疑读懂和欣赏绘画的语言,甚至理解抽象的表现形式,需要有一个基本的对绘画发展过程的了解,尽管直觉是很重要的,会把你领入心灵。现代主义让绘画脱离了原本的功能和附属性,它获得了最大量度的个性发挥,对绘画本体语言的挖掘和充分表达,更个人化、更个性化和更情绪化。说白了艺术史就是一个语言细化的过程,但在日本物派之后,我们把语言呈现又回归给自然本身,彻底走入原本意识和物质的关系之中,实际上也就终结了美术史上的抽象主义的实验过程。很自然从美术史的角度而言,无论表现主义,抽象主义、极简主义、激浪派、贫穷艺术和大地艺术等等艺术流派都已经是完成时。
现在谈抽象是因为抽象艺术为我们提供了最有价值的视觉实验的成果,它无疑是最贴近艺术原本的核心地带的,也是现代艺术的纯粹的思维方法,从这个原点再次出发,我们不仅可以并入现代主义的轨道,更能纳入视觉艺术的国际当代艺术的主流和舞台。所以我说抽象与极简主义这既是一个制高点,同时也是一个终点,更是一个起点,因为这是一个选择的时代。
王剑(艺术家):
用现代艺术的眼光看传统文化
我们的抽象绘画发展无论从体系还是成就,都与西方有很大的差距,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我最近几年不断地到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专门看古代艺术。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我从古代艺术当中获得的现代感觉更多,它们之间有很多的内在线索,我们需要用现代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文化。
我们的书法艺术就蕴藏着很多现代抽象艺术的因素,尽管书法不属于绘画系统,但是它们的核心精神是想通的,将语言不断精炼,用最简单的线条传达情绪。遗憾的是很多传统文化在历史的演变中被丢失了。
抽象作品并不仅仅是形式上的东西,它是把精神纯粹化的一种表达。不同的文明对造型有不同的影响,如果站在一个更开阔的角度看,在整个艺术历史里,我们对图像的感觉非常一致。抛开外在的差别,相对固定下来的图像表达的模式,是在任何一种文化都会重复出现的。一般我们看到是外在表象的差别,内在不变的精髓是不容易被解读出来的,而这些是我们从古代艺术作品中能找得到的。
在佛造像里,站立的佛造像比动作有变化的自在菩萨宗教感更强,因为佛像中直线性的东西更容易表现庄严和神圣;在建筑领域,故宫的中轴线尤为突出,中间的位置是神位,是精神最纯粹的位置。在日常生活中拍照,很少会让人站在正中间,因为正中间不是人应该在的位置,我们会把人放在一个黄金分割点,避开中间的位置。古代的艺术作品他们是出于一种直觉,而这种对于艺术的直觉正是贯穿历史、连接中外的。我们把这些作品最核心的部分抽离出来,最后呈现在纸上的可能只是一条直线,而这条直线并不是普通人看上去的那么简单。所以抽象绘画跟技术、复杂度都没有关系,它是传统里提炼出来的最纯粹的表达。我们在创作的时候,还是要跟历史建立联系,历史能给我们很多的养分,只是我们需要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审视它。
杨黎明(艺术家):
以书写为纽带连接画面和内心世界
我曾经参照过西方美术史,从古典、印象派,到后印象、立体主义,表现主义,到美国的当代艺术。“我发现,我在线条运用上既不像克利那么理性,也不像波洛克那么感性。”之后,更重要的是我对中国的书法和绘画从晋唐到宋元、明清也进行了逐一的学习和研究。并且找回了我小时候写书法的感觉,于是我开始用毛笔来画油画,那时我运用毛笔的技巧相对简单了点,于是我又每天开始练习书法。所以我后来形成的结合体是以东西方这两个坐标来的。我的创作更愿意回到个人的比较内敛的东西上来。
抽象艺术首先要从它的独特的方法论上入手,再看他的技艺传达的思想是什么。由于抽象绘画通常是被动的“无”,因此需要观者主动地“有”去进入画面的氛围中。这个“有”初期是指观者自身的修养,人生经历、回忆、情感、思想等等。也就是说用自身这台庞大的机器去扫描画面以此来显现自我的内心世界。对于艺术家来说,除了外部世界,我们更看重人的内部的内观世界,表现内观世界的东西是很有意思的。画画有的时候不是主动去做,而是内心提示你如何去做。
来了另外的维度,同时西方艺术对东方艺术家的影响也是很显然的。可惜中国传统文化逐渐没落了,尤其在近代以来。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必须是身体力行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学习和了解西方现代科技和观念。我认为我的绘画和传统绘画是一脉相承的,在转 换、继承传统的同时给予它一种新的面貌。传统绘画的根基和核心是书写,是以书写为纽带连接画面和内心世界的。这也是我绘画的核心。
人们总是会用“看得懂与看不懂”来区分绘画作品,然而对于抽象绘画来说,这个命题似乎并不能成立。艺术家们认为抽象绘画是更加直接的情绪、心灵的表达,而欣赏者的文化修养、艺术修养决定了他们能不能、愿不愿意参与到抽象绘画的二次创作当中。抽象艺术是艺术家表达自己的最自由的方式,抽象绘画的语言“和生命深处的灵魂里的语言更为接近,所以欣赏抽象艺术几乎来自每个生命个体的本能”,而他们想传达的核心可能并不复杂,只是一种精神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