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银行业对手机银行早有涉足,但一直缺乏创新与变革的动力。近年来,随着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对传统银行业务带来冲击,银行开始作出积极反应。
伴随着银行创新与变革基因的激活,传统的电子银行部门正在由一个简单的渠道部门向集研发、宣传等为一体的综合部门演变;而手机银行APP也正在一步步取代传统的银行柜台和PC端口,逐渐成为银行开展业务的新门户。与此同时,这种创新力量也在向其他行业蔓延,比如以NFC支付为主要特征的“钱包革命”正在将银行、银联、电信运营商等多方力量整合在一起。
架构演变
功能延伸地位提升电子银行部最终架构仍存分歧
对于银行而言,电子银行部最初只是一个简单的用户渠道。然而,随着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以及相关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不断问世,电子银行部已经逐渐演变成为了集产品研发、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一个综合部门。
针对电子银行部门的角色定位等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对多位银行业电子银行部人士进行了采访,他们透露,电子银行部在银行中的地位较之前的确有所提升,但是也面临更大的压力。此外,因电子银行部功能尚处在逐渐扩张阶段,业界对其未来的走势和最终架构仍存在一定分歧。
部门由单一渠道向综合职能演变
某股份制银行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坦言,“传统的电子银行部就是一个渠道,但现在由于受到互联网金融冲击,除了传统的渠道功能以外,电子银行部门也开始逐渐承担起了一定的产品创新和研发职能。以前电子银行部没有营销任务,现在已经有营销、开发等任务。”
而某股份制银行电子银行部人士也表示,他所在银行的电子银行部已经由中后台服务部门变成了客户拓展、提升服务的一线部门。
在某农商行电子银行部人士看来,互联网金融带给电子银行部最大的变革是带来了一些理念的转变,之前银行并没有如何重视这个渠道,互联网金融把电子银行部的渠道优势和职能发挥到了极致,而且打破了客户壁垒,利用互联网打破了小银行在物理网点上的局限性。
不过,某大行电子银行部人士则告诉记者,“现在互联网炒作太热,但电子银行对银行无非就是一个产品销售渠道,现在还处于完善阶段。虽然客户体验得到了加强,但最主要还是关注其替代率。目前,工、农、中、建、交、招商等六银行电子银行部的渠道交易量占比超过了柜台的交易量,电子银行部承担了维护这些客户的职责,但是实质性的变革尚未出现。”
某大行电子银行部人士告诉记者,目前电子银行部的职责主要有三个,第一是管理渠道,毕竟有过亿的客户在上面,其中交易量占比、客户的替代率是核心的指标,也是我们做大做强的基础;第二,研究银行产品如何在互联网销售;第三,尝试做一些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产品,但是规模份额非常小。
部分大行拆分重构电子银行部
电子银行业务未来地位的上升似乎成为大多数银行人士的一致看法。但是,由于电子银行部功能尚处在逐渐扩张阶段,因此其未来的走势和最终架构在业内仍存在一定分歧。
比如,《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中小型银行逐渐重视电子银行业务的同时,一些大行却开始将电子银行业务进行了拆分重构。据记者了解,工行和中行的最新组织架构调整方案,都将电子银行部的渠道业务划分给了相关渠道管理部门。
上述某大行电子银行部人士甚至预测,电子银行部将来可能会消失。电子银行部主要还是业务支撑部门,通过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最终,电子银行公司业务会归到公司部,个人业务会归到个人部。
不过,上述股份制银行电子银行部人士则认为,电子银行部门会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集网银、手机银行、POS管理、微信等于一身的渠道管理部;第二个是互联网金融部,包括直销银行、网上理财、基金、P2P等。
上述大行电子银行部人士告诉记者,银行大力发展手机银行也是看中了移动客户群流量,但是未来移动端客户流量也会像PC端一样遇到瓶颈。
钱包革命
各方发力NFC支付未来两年行业或迎爆发期
每经记者袁君发自上海
有专家直言不讳:“得移动支付者得天下。”为了争夺移动支付领域的蛋糕,传统金融业的大佬们自然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于是乎,不少银行这几年在移动支付方面掀起了一场“钱包革命”。目前,已有包括工农中建交、招行、浦发、光大、中信、兴业、南京银行等多家银行陆续推出手机钱包业务。
“现在(手机钱包)线下POS端硬件的升级已经差不多了,但是商户还需要一段时间来进行习惯养成,不少收银员也不知道怎么用,会拒收,认为有风险。”某股份行电子银行部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就跟以前从付现金过渡到刷银行卡一样,现在是从刷卡过度到刷手机。大家需要一个习惯养成的过程。”
银行、银联、电信运营商三方博弈
所谓“手机钱包”,是指基于NFC技术的手机近场支付,就是在手机里预设一个“电子钱包”,一般银行设为1000元以下。用户可在全国各类消费场所带有银联“闪付”标识的POS机具上使用,只需将开通“手机钱包”功能的手机靠近“闪付”感应区域一刷即可。当“手机钱包”钱不够时,可以从银行账户里将电子现金“圈存”过来。
事实上,目前已有包括工农中建交、招行、浦发、光大、中信、兴业、南京银行等多家银行陆续推出手机钱包业务。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也先后发布了自己的“手机钱包”平台。
与此同时,银联携手中国移动搭建了TSM(全面维护系统)平台,目前已经接入12家全国性银行,30余家区域性银行。而2014年银联则计划完成100家成员银行的接入。
如此交叉错综的合作关系网背后,是各界巨头在NFC近场支付领域的市场争夺。不论是银行、电信运营商还是银联,都在多管齐下,争夺移动互联端的入口。
对于银行、银联和运营商三者之间的竞争,某股份行电子银行部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NFC业务的实现过程中大家还是分工合作的,因为基础性的工作需要这个产业链的各方来合作完成,“银行、银联和运营商不可能独自把各个环节都做了。”
相关技术仍有待提升
未来的理想状态是,人们将不再需要通过银行卡或是现金进行消费,只要一部手机就可以统统搞定。
上一页123下一页在本页显示剩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