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包装网讯】伴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假货也如影随行。在打而不绝、禁而不止的当下,电商平台该如何切实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和商家的品牌形象,已成为一个并不轻松的课题。
如今,知识产权保护的主场已经悄然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而互联网技术在促进电商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新的手段。
不过,电商打假线上平台虽然是关键抓手,但线下才应该是“主战场”。在线下打假“主战场”,电商应该集结各方面的力量。比如与质检、工商、公安等监管部门精诚合作、联动整治。对线上售假情况,及时向品牌商予以预警,便于品牌商根据大数据找到售假源头。只有电商平台、品牌权利人、执法机构积极沟通、结为盟友,才能在复杂多变的互联网环境中打造出多方参与、社会共治的知产保护合作模式,从而获得更好的知产保护体验及效果,形成真正的良性循环。
无疑,在打假这一关键问题上需要电商平台努力寻求多方合作、多途共治的模式。日前,阿里巴巴联合180家品牌加入并搭建的“权利人共建平台”,其在打假上主动作为的姿态无疑值得称道,而这种以品牌权利人为中心的全球首个电商+权利人共建体系无疑也将开启线上线下协同打假的新篇章。
据了解,“权利人共建平台”可根据品牌权利人提供的品牌、产品型号、假货特征等,结合大数据模型进行全网搜索,随时向权利人提供需要进行专业判断的疑似侵权链接。权利人在做出判断后,可以通过诚信投诉账号对侵权链接发起一键投诉,阿里则可依据平台规则作出决策。
[pagebreak]
阿里巴巴首席治理官郑俊芳认为,通过合理运用大数据技术,不仅能快速发现线下制假基地,更可以挖掘出跨国贩假集团。此外,打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单靠某一家肯定不行。“权利人共建平台”则邀请已经加入阿里诚信维权机制、有强烈意愿参与知产保护的诚信权利人共同合作。而正是这种互联网化的共建模式,才能够真正赋能权利人,帮助他们提升知产保护效率,降低打假成本。
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在侵权识别技术的帮助下,由阿里主动发现并拦截的涉假商品量,是品牌权利人投诉后删除的商品量的8倍,而这一数字在侵权识别技术快速升级后得到几何式增长,截至2016年上半年已经高达22倍。也就是说,在权利人投诉某个商品前,已经有至少22件涉假商品被阿里发现并主动处理了。
正如广东金融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姚志伟所言,如果没有网络平台,权利人打假需要到线下去跑市场,不仅成本高,甚至还有很高风险。“到了互联网时代,权利人的成本就是在网络上搜索,然后发送链接——这项工作在美国的办公室就能完成,甚至不用跑来中国。”
显然,饱受假货困扰的品牌权利人没有理由不珍惜这线上线下的这种合作,而有了线下的协同配合,电商打假也必将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