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铬薄钢板简称镀铬板,系无锡钢板,是在金属锡资源少、成本偏高的情况下研制的新型制罐材料。美国、欧洲和日本都有越来越多的应用,它能取代部分镀锡板用材,是一种较有发展前途的新材料。
镀铬板的发展与特点
铬是一种坚硬、带银白色光泽的金属,硬度、耐磨性、基体结合性都很好,耐热性也较高,电位比铁负,但钝化作用後电位又比铁正。早在上世纪20年代,镀铬工艺已用於工业生产,美国於1940年开始研究镀铬板,先後用铬酸化学浸溃处理和电解铬酸处理,并转入大量生产。日本1955年以来後起居上,研究铬酸钝化方法,取得许多成果。
例如东洋钢板公司的海特普(Hitop)镀铬板,1961年进入工业化生产;富士制铁所相继也生产出坎苏珀(Con Cupper)镀铬板;1972年日本钢管(株)生产出Bright Coat镀铬板。欧洲各国也都在上世纪70年代相继生产镀铬板。
镀铬板采用的原板和镀锡板是一样的,都是低碳结构薄钢板,但镀铬层很薄(<1.3μm ),其工艺和镀锡板相同。因此一般原有镀锡生产线只需略加改造,加装镀铬槽就可实现镀锡或镀铬两用。
镀铬板的结构有四层:钢基板、金属铬层、水合氧化铬层和油膜。由於基板相同,机械性能和镀锡板一样,但在应用上有一些自己的特点:
1、成本比镀锡板约低10%,外观光泽不及镀锡板好看;
2、耐蚀性不及镀锡板,镀层薄而针孔率高,因此使用时内外表面要上涂料;
3、镀铬板附着力强,对有机涂料的附着力比镀锡板强3-6倍。抗硫化腐蚀能力也比镀锡板强;
4、镀铬板不能锡焊,只能采用搭接电阻焊或粘合;
5、镀层薄而韧性差,制罐易破裂,因而不宜冲拨罐,可用於深冲罐;
6、镀铬板耐高温性强,一般在500℃颜色和硬度均无明显变化,至700℃时才开始变软。
在食品制罐应用上的主要问题
制约镀铬板在食品制罐业上应用的技术问题主要有两个:
其一是耐蚀性问题。这种问题可从镀铬技术的改进和镀後涂料的改进去研究。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技术上的改进都要考虑成本,才能保持镀铬板的优势。就当前而言,镀铬板耐蚀性虽比不上镀锡板,却也有一定的耐蚀性,用於弱酸性食品,包装还是适合的。这类食品巿场很大,如肉、鱼、禽、乳制品、蔬菜、胡萝卜、腕豆、甜菜、土豆以及各种饮料、汤类等。如果严格保证涂料的技术指标,一些PH值在3.7-4.5的酸性食物也是可以用镀铬板包装的,如水果、泡菜等。值得提出的是,镀铬板属阴极性镀层,不能起到电化学保护作用,在孔隙率多的情况下,钢基板和铬层之间的合金效应值得研究,有人在海水中试验铬钢的耐蚀性,发现短期(2年内)浸泡,铬对碳钢耐蚀性有改善作用;但长期(超过2年後)浸泡不但无益,还会加速腐蚀。
其二是制罐工艺问题。镀铬板镀层薄而韧性差,缺乏如锡一样的冲制润滑剂,因此冲拨工艺需要仔细研究。就目前看,用於二片罐采用深冲工艺还是可行的。由於不能锡焊 ,制作三片罐时,必须采用熔焊或粘合。如果采用镀锡板镀铬板组合使用,罐身用镀锡板,罐底盖用镀铬板亦是一种应用。此外罐身与盖的封接亦不宜采用双重卷边工艺,否则必须进行补涂。
目前中国食品罐头加工企业以使用镀锡板为主,其食品工艺、罐品销售、相应设备和机制,均建立在镀锡板罐头基础上,任何技术改造和革新都涉及企业的效益关注,也关系到巿场的信誉。因此镀铬板材的应用对他们说是一种风险,必须有科学的经济分析,可靠的条件保证才可完全接受。不过,镀铬板在食品包装中应用虽有局限性,却也有其特点和优势,有比较广阔的巿场,因此是值得推广和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