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月,36岁的杨旭升在廊坊日报社印刷厂危难之时走马上任,当时工厂负债381.35万元,厂里仅有一栋空楼,几排69年建筑的己破旧不堪的厂房,一台已老化的印报机和几台陈旧的胶印机。一到雨雪季节,院内坑洼不平,满院泥泞,车间屋内上面漏雨,下面进水,生产生活不正常,人际关系复杂,职工思想很不稳定。也因为工厂这些困境和开始的艰难让他立下了雄心,一定要改变工厂落后的面貌。当时还没有人说过企业管理要“以人为本”时,杨旭升便提出企业管理也要讲“以人为本”,他率先制定出“用感情推动工作,用制度管理工厂”的人性化管理理念,很快使工厂业务稳定了,生产稳定了,人心稳定了。接下来,他知道企业生存是靠效益的,于是他又针对企业的性质提出“抓质量、抢时间、比节约、创效益”的口号。就这样,2001年第一个非常之年,印刷厂在他的领导下,创产值1395万元,比上一年增加了320万元,由此得到了报社党委的表扬,同时也得到了全厂职工的认可和称赞。
带着2001年开局良好的喜悦迎来了2002年,但杨旭升并没有过多的兴奋,他深知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市场经济下经营老国有企业困难多多,他经过苦苦思索,在国有企业暂不能改制情况下,果断提出“国有企业、民营管理”的经营理念,就是说国有企业性质不变,体制不变,必须转变经营机制,外部与市场经济接轨,内部真正体现出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工资分配理念。当时一些同志不太认可,甚至不愿接受,他马上召开全厂大会并与个别人谈话,针对工龄长的同志提出“你不要总讲为工厂付出了多少,应从现在开始讲为工厂如何付出”,针对一些总说这不合理那不合理的同志讲“你不要让工厂怎样适应你,你应该怎样适应工厂的发展”等一系列的思想教育,会后大家有了新的认识,很快转变了思想。2002年在他的领导下,全厂上下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产品质量得到了多家客户的好评,印刷业务源源不断,工厂生产生活繁荣稳定,产值1690万元,比2001年又增加了295万元,工厂效益、职工收入及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不平凡的2003年,不同凡响的杨旭升。春夏期间SARS肆虐,给生产经营造成了巨大困难。在这一突发灾害面前,杨旭升从容应对,巧施“通信联络,定点接头,严守承诺”战略,确保了业务往来的正常进行,使印刷厂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非典过后,印刷厂坡坡坎坎接连不断、困难重重、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杨旭升顶着各种超常的压力,以热爱报社事业为己任,为了工厂和工人的利益,他仍一如既往的工作,没因任何原因停过一天产,停过一天报。更可贵的是,继2002年在他带头集资筹款100万元成功更新购买印报机,完成《廊坊日报》扩版增刊彩印印刷任务之后,他又以创新的思维,大胆而敏锐的眼光,在报社党委没给投入一分钱的情况下,成功地开发建筑了3060平方米的印刷厂综合楼,这一举措改进了1969年建造已成危房的车间,改善了工厂院落脏乱差的环境,提高了企业形象,招商引进了多台进口印刷设备,扩大了企业自身实力,为参与市场竞争创造了有利条件。2004年建成使用后,除每年净收60万元外,还为报社增加了固定资产近800万元,为将来企业发展注入了资产和资本,此举赢得了全报社干部职工的好评。
2005年,按市委的统一部署,在企业党员内开展了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杨旭升做为廊坊日报印刷厂厂长、支部书记,更是带头组织支部全体党员认真学习《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读本》等系列丛书和学习材料,通过学习增强了支部一班人党性观念,更让杨旭升感觉到了自己身上的担子的沉重,他多次讲作为新时期党的干部,一定要清正廉洁,决不能以权谋私。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论做任何一项工作,都应该无愧于党,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
五年多来,杨旭升凭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党性和责任感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靠创新思维和先进的经营理念使企业上了一个又一个新台阶。五年间他为报社为工厂倾注了全身心的精力,印刷机器设备和技术含量大大提高了,企业旧貌换新,职工工资等福利待遇显着提高,为报社全面经济发展及和谐稳定更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尽管他取得了这幺多有目共睹的成绩,但在这些成绩面前杨旭升没有陶醉,他还将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为己任,把眼光放得更远,在报社新党委班子的领导下,带领全厂广大干部职工紧紧把握印刷企业的特点,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谋求工厂更大的发展,为提高整个廊坊日报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建设和谐稳定的企业继续奋斗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