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包装网讯】国际纸业在中国的合资公司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时间阶段,代表了全球造纸业排名第一的世界500强公司在中国原纸市场的布局探索。从2006年的合资加入中国市场,到2015年的退出,体现了需求侧分析及针对性的战略工具在企业的战略规划及新产能计划中的重要性。另外,中国总体战略的变化也是新产能投资规划及投产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案例分析:国际纸业在中国原纸市场的布局及发展战略回顾
对中国造纸行业来说,国际纸业与太阳纸业合办的中外合资公司在业内有过很高的知名度,但2015年国际纸业完全退出了合资公司的经营,并将在合资公司中持有的股权全部出售给合资伙伴太阳纸业。据报道,合资公司当时的经营状况也十分艰难。
国际纸业在中国的合资公司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时间阶段,也代表了全球造纸业排名第一的世界500强公司在中国原纸市场的布局探索(通过合资形式):
2006年:国际纸业宣布投资1.4亿美元与中国太阳纸业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包括在新纸机中的投资份额)
2012年:第二台由合资公司投资的新纸机,即PM26号纸机投产(55万吨产能),总投资额约3亿美元。
2015年:国际纸业宣布退出与太阳纸业的合资公司。作为对其退出的考虑,据报道,国际纸业共收到大概2300万美元现金,并在交易完成后,从其资产负债表中去除了约4亿美元未偿还债务,以及其它与合资公司相关的资产和负债。
企业的战略规划及新产能计划,
需要考虑需求侧分析及针对性的战略工具
从战略规划的角度看,投产一台新纸机的产能规模和时机都非常关键。合资公司存在期间投资的最后一台纸机,PM26于2012年正式投产。技术装备水平的大幅提升使生产效率提高,产业集群的出现也使总量生产规模明显提高。供给侧的增长则攀升至最高峰。然而,中国白卡纸需求在那一年后开始逐步放缓,供需关系由供不应求发展到供大于求,于是高速正增长转变为低俗正增长甚至负增长。其中2012、2013年是一个转折点,2012年之前高速增长,2012年低速增长,2013年负增长。2012-2017年社会卡的需求增长(3.9%)与前一时期相比则下降近50%。
因此,在PM26号纸机投产之后,国际纸业和太阳纸业的合资公司很快发现自己陷入一个供过于求、竞争更加激烈的市场环境,挣扎于不断下滑的平均市场售价和过高的生产成本。2012年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合资公司也一直没能找到扭转局面的方法,在产品和产能策略上对于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极为有限。
所以,纸业公司的战略规划,尤其是在投资新产能方面,还需要考虑对需求侧进行分析以及开发新的战略工具。
中国总体战略由出口到进口的变化,
也是新产能投资规划及投产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发达国家,造纸行业不再是“生长”的行业,有些甚至达到了萎靡状态,比如日本、祖国台湾、美国、欧洲等,但有些国家虽然有下行的趋势,但依然是支柱产业之一。而在发展中国家,造纸工业视朝阳工业,中国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但是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中国总体战略正在完成从出口到进口的战略转变。
所以,国际纸业选择退出的另一方面也是出于自身中国总体战略的变化。在从合资公司抽身之后的两年时间里,国际纸业在中国国内拥有的纸箱和餐饮纸杯包装等加工业务也陆续被出售,其中国区转变成为以进口贸易为主的业务模式。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中国市场在新领导层对于各项业务的战略评估中重要性下降。这一点从国际纸业前一任CEO和现任CEO各自阐述全球战略时候的表述就可以看出区别。
"国际纸行是一家战略性重新定位的包装和纸业企业,拥有低成本资产,能够在有吸引力的增长中竞争。"
——John V.Faraci,former Chairman/CEO of IP
庄华驰先生,国际纸业前任主席及CEO
前任CEO关注的是有吸引力的市场,中国造纸行业的市场份额和增长动量在当时无疑是重点之一。
“我们现在能够全面优化我们的系统,以配合我们的策略,在全球有吸引力的市场中有选择地提升我们的工业包装业务。”
——Mark S.Sutton,chairman/CEO of IP
马克萨顿先生,国际纸业现任主席及CEO
现任CEO在关注有吸引力市场的同时,更加重视匹配自身战略,以及充分发挥国际纸业系统性优势这些选择性的条件来挑选布局的市场和业务。Selective即“有选择性的”,意味着中国市场对于国际纸业的全球战略目前不再有选择意义。
(资料来源:NPC纸业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