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包装网讯】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尤其是进入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以后,新产品周期越来越短,新理念涌现层出不穷,印刷圈同样如此。我们应该既有拥抱新事物的热情,同时也应该具有面对不熟悉的新变化的冷静,两者缺一不可。缺失了前者我们可能落伍,但缺失了后者我们也有可能因为对新事物的一知半解走偏了道,最终事与愿违导致满盘皆输。
可能是源于印刷人本来就与文化结合得最为紧密,也可能印刷本身是被王选誉为“与计算机结合得最为紧密的一个行业”,印刷人对新事物的追求总是抱有最大的热情,愿意紧跟潮流。
十来年前,开始推行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推出并加以实施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印刷企业争先恐后,纷纷出资邀请有资质的第三方来查验企业的贯标情况,尽管有些是花钱买证书,在执行上存在偏差,至今为止有些企业通过的质量认证依然有可能是徒有其表。之后,无论是在推行全面资源计划(ERP)、还是在争取扩张后上市,印刷人都走在前列,为此,印刷圈内还出现过数家因不自量力、扩张过度导致资金链断裂老板无奈猖狂出逃的案例。近来,印刷企业在对接互联网,发展电子商务上又开始心潮澎湃,不甘人后,既出现了成功的典范,也不乏黯然退去的先驱,这一切就是活生生的历史。当然,岁月总需要有无数甘为人梯的铺路石子,好让他人在上面顺利走过。没有沧海横流又焉来英雄本色!
拥抱新事物的热情让印刷人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如痴如狂,担心落人之后;缺乏对新事物的准确判断与脚踏实地的精神,又使得有些投资空打水漂,出钱买来的只是教训,现在是到了静下心来,寻求追求新事物的热情与接受新事物的冷静两者统一的时候了。不甘人后,凡事争取领先,是件好事。但事实告诉我们,凡事要有度,过则为灾,难免伤己。在条件还没有成熟时就匆匆上路,这段旅程注定难以得到充分享受。
英国著名的进化论学者达尔文说过:自然界“能够生存下来的,往往不是最强壮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能够适应变化的物种。”因此,印刷界能取得成功的企业也未必事事都得超前,重要的是懂得扬长避短、知己知彼,追求差异化经营;是选准出击时机,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做“最能够适应变化”的企业。何况任何尝试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存在着失败的风险,对于缺乏足够实力的企业真还不如在总结他人成功经验或是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在把新事物钻研得相对明白以后再出手来得实际与实在,做一个市场的补缺者适合印刷圈内更多的中小企业。
可能是因为我们身处一个喧嚣急变时代的原因,唯恐落后成为人俎,有点让人不敢懈怠,但现状是有些时候我们走得有点偏快,在还没有完全把握市场之前,还没有对新事物有着足够领悟之前,我们已经轻率地迈出了步子,以至,还没有享受到新事物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已经从最高处跌落下来,不说粉身碎骨,至少已经弄得遍体鳞伤,需要重整齐鼓,从头再来,但能够从头再来的毕竟不可能再是全部。
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产品的市场售价永远由供求关系决定,正是因为印刷产能大于市场需求,带来了低价竞争和印刷企业获利能力的下降。为此,对于小众市场,进入这一领域的资金必须有度,否则,完全可能把一个本可获利的好端端的市场给弄葬送了。如果不加引导,不顾实际需求的介入与扩展,刚刚兴起的智能化标签(RFID)制作就可能出现这种状况。
上海安全印务公司是因世博会门票存有需求较早选择与复旦大学合作进入智能化标签制作领域的一家企业,经过将近6年多时间的市场培育与企业承受着亏损的压力,从2013年起伴随着消费量的增长,企业也开始迎来获利时间。但是,眼看着RFID市场的美好前景,更多的企业开始介入,市场开始变得混乱。应该说进入这一领域的投资门槛不能算低,因为至今生产设备还几乎完全依赖进口,如果有关行业协会在指出市场前景的同时能够再做一些深度分析,提出一些值得关注的发展中的问题,避免过度竞争,对这一行业的健康发展肯定会更好。所有的投资人都应该明白,投入是为了产出,时至今日还在低价竞争上做文章,最终不光是挤垮了对手,而且,城门失火势必殃及鱼池,自己企业进入这一领域后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实事求是地说,在印刷圈内,类似的案例太多太多,数字印刷产能的急速膨胀导致整个行业至今的设备利用率很低;作为新工艺出现的有关3D打印的过热宣传导致几乎所有购置了这类设备的企业至今都难以找到足够的活源。现在又到了机器人制造行业,因为工业4.0和中国工业制造2025规划的发表,引得有条件与没条件的企业都在争先恐后地上机器人项目,甚至出现成熟的行业丢掉了,新兴的发展项目又缺乏必需人才与核心技术,真担心在急功近利心态下把智能化时代代表的机器人制造工业也给搞乱了。
一个行业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行业纪律,我们已经经过了改革开放初期刚踏入市场经济阶段那个不太讲规矩的年代,也有着足够的经验与教训,印刷业的继续发展真的需要发挥市场这双无形的手的宏观指导作用,同时,行业内的企业都应该加强自律,为了这个行业的可持续向前发展。
澳大利亚的未来学者彼得·伊利亚德说过:“今天我们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未来我们将生活在过去。”因此,我们不能漠视科技的进步,不能没有危机感,生活在安逸享受之中,如果真是那样,“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鲁迅)。但是,我们也切不可一味地为了争先,不顾市场发展的具体条件,盲目跟风,真是那样,我们注定也会因为走得太过超前,成为孤独的前行者,缺乏市场基础,最终同样会不得不驻足等待。
一句话,我们需要对新事物的敏感与憧憬,需要不断学习,吸收新鲜事物,但我们更需要冷静,需要在理解与准确判断的基础上选择进入市场的时机,这个世界永远只青睐有充分准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