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辞典印刷版三卷共计370余万字,收录1.1万词条,记录了1912年至2011年一百年来汉语新词新语的音义和首次出现的时间。主编宋子然介绍,这套辞典的编撰起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四川师范大学汉语研究所以两年一编的形式推出《汉语新词新语年编》。大辞典立项后,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等8所高校的31位学者及116名资料人员投入到编撰工作。
大辞典依时间分为三卷,上卷起止时间为1912年至1949年,收录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词条约3300个; 中卷起止时间为1949年至1978年,收录新中国成立初期、“大跃进”时期和“文革”时期词条2900多个;下卷为1978年至2011年,收录改革开放以来词条4700多个。新词新语承载了各时期我国社会、文化、思想等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的历史信息,书中1万多词条都尽可能找出最早出现的书刊报,并标出具体年月日,形成新词新语的“生日表”。比如“出租汽车”这个常见词,学者们发现其最早书证是茅盾发表于1936年的《送考》一文,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等是等不了的,凑凑人头,合雇一部出租汽车罢!”除了注音、释义、例证等一般辞典“标配”,该辞典还为词条加上“按语”,对新词新语的由来与构成进行分析,介绍它们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涉及的相关知识或数据,从语源上对新词新语进行梳理。
过去,为收集语料,辞典编撰者要记大量卡片,编一部大型辞典的语料卡片可达数百万张。大辞典编撰过程中建立的“辞书协同编撰平台”,实现了编撰流程数字化,相当于让实体卡片化作大型语料数据库。上海辞书出版社社长何元龙表示,大辞典的数字化试验,将为新版《辞海》编撰打下基础。该辞典还制作了网络版,通过“同义词”、“反义词”、“相关词”、“外来词”、“语源”等板块设置,用计算机技术直观呈现词与词之间千丝万缕的网状联系。
该辞典网络版还设计了面向互联网用户征集新词新语的“创建新词”模块,并在每个词条后设置“评论”框,网友除了评论,还能分享自己喜欢的词条到社交平台。网络版首页设置“编纂之星”,展示创建和编辑新词新语表现优秀的网友,并将适时推出大众海选和权威专家认可的“年度十大新词”、“年度十大编纂之星”等排行榜。经由专家从互联网用户不断贡献的新词材料中精选、加工,将实现先数字版后印刷版的辞典“反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