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
歌坛有45位天后画坛不知有多少大师
早前有一则娱乐新闻,标题是“一位天后级女艺人吸毒被捕”,虽然消息不实,但有好事网友列出了一份天后名单,有多达45位明星榜上有名。放眼书画界,目前活跃在国内市场上的一线书画家约有一两百名,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常年打着“大师”、“名家”旗号混迹在书画市场上的江湖艺术家多达数千人。美术评论家胡红拴说:“这些人善用各种炒作平台和炒作工具对个人及作品进行包装推广,因此一般的书画爱好者很难一下子将他们跟名家区分开来。”
说起包装的手段,可谓各村有各村的高招儿。在礼品画蔚然成风的年代,头衔包装、捆绑大师包装风行一时。那时,买家在意的并非其作品的艺术价值,而是名人效应。当然,与头衔挂钩的仅仅是作品价格,与艺术水准无关。
当反腐令一出,官员字画的市场一落千丈。通过办展览来实现自我包装成为一个新的趋势,著名艺术评论家齐建秋称:“为什么要办那么多展览,因为展览是让受众最直接了解作品的途径,也是卖画的最佳平台。”展览办多了,作品怎么样姑且不论,至少名字被大家知道了,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自己的履历。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比较常见的包装模式,比如请美术评论家撰文;频繁出版画册;出席活动、制造话题,提高媒体曝光率等。
正方
包装无罪只要作品经得起考验
艺术家包装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在古代,艺术家要想扩大影响力,最佳途径就是进入画院。宫廷画院始于五代,盛于两宋。宋徽宗在位期间,为画院订立了一套完整的制度,对两宋绘画的繁荣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一旦画家进入画院,便可以认定其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准和社会威望。
在国外,很多艺术大师的成名同样离不开包装。1903年,毕加索遇到了非常有实力的艺术推广人沃拉尔德,对方以2100法郎买走他的31幅作品,经过包装,三年后,毕加索的单幅作品就卖出了1.1万法郎,以后又屡次刷新市场纪录。艺术推广人纪太年表示,古今中外,很多艺术大师都是“包装”出来的,“当然,前提是这个艺术家确实有大师级的作品,包装的作用在于让他的作品被更多的人了解”。无论美国哈默画廊为陈逸飞办展,还是备受争议的范曾的“画外功夫”,亦或是万达集团集中购藏吴冠中作品,从形式上看,都是对艺术家的包装,而包装后都达到了作品价格攀升的目的。但前提是,这些作品有艺术水准,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此前,也有媒体做过一个关于艺术家自我炒作的调查。有近六成的艺术家表示,对于自我炒作的艺术家的水平不能一概而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是在水准以上的。现在的艺术家一般都有固定的合作方,如果对方出于经济利益要求参加炒作、宣传活动等,艺术家很难拒绝。
反方
过度炒作扰乱书画市场秩序
无论从事什么职业,终归都离不开大环境的影响。美术评论家胡红拴说:“在高额利润的刺激下,很多中青年画家开始热衷于纯商业化的创作,平时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社会活动和商业炒作上,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创作,平时一些托朋友找上门来让我写评论帮忙推广的也多是这一类人。有的书画家,作品水准并不高,但开价就是每平尺上万元。不少初级的书画爱好者缺乏市场指引,很容易上当。时间长了,这个行业的诚信就会受到质疑。”
两年前曾出现过“中国画大师登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的事件,被专家斥为赤裸裸的炒作。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表示:“世界公认的大师不会‘混’到广告上去。这个‘国宝级大师’有着商业炒作的目的,直接映衬着纷乱无序的中国艺术市场和学术氛围。时至今日,当代中国画坛乱象丛生,为了金钱和利益不择手段。”
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看,过度炒作会拉低整个社会的审美水准。尚辉表示:“在艺术资本的推动下,被炒作出来的一些人的作品在拍场上以天价成交,用高昂的价格来刺激大家的视觉价值判断。以此来获取大众的认可,这会危害每个人对艺术价值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