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皮包装  真空包装机  礼品包装盒  瓦楞机  光电传感  钉箱机  缠绕机  包装  废纸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投资收藏 » 收藏百科 » 正文

你知道如何欣赏中国画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6-09   来源:互联网   责编:中国包装网   浏览次数:27484   版权与免责声明
核心提示:有人见到黄宾虹的画后,表情就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用电击的声音叫道,什么什么,什么啊,这张纸比一套楼房都值钱?开什么生死
 

有人见到黄宾虹的画后,表情就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用电击的声音叫道,什么什么,什么啊,这张纸比一套楼房都值钱?开什么生死玩笑!黑糊糊的,乱糟糟的,什么都不像,还不如我六岁的儿子画得好呢!唉,我们怎么说呢,只能说她不懂中国画,但不能说她无知。据说,黄宾虹先生的画刚挂到美院时,美院的学生们也认为不像画,何况人家是职业主妇呢。在这里,我们只能说,看懂中国画真的不容易。其实,别说是不懂画的,就是很多职业画家,也会因为观念的不同、审美倾向的差异,不能客观地欣赏国画作品,有时会相互轻薄,相互贬低,甚至对人身进行攻击。

那么,难道中国画的优劣就没有标准吗?非常遗憾,标准是艺术的大忌,好的画应该打破标准,突破传统,冲击既成的审美定式,拥有个性的艺术主张,甚至要超越与引导新的审美趋向。正因为没有标准,所以要谈如何欣赏中国画是有些困难的。下面,我尝试着进行分析,并冒着被拍砖的风险,发表些我自己的看法。只能说,欢迎大家拍砖,这没有什么不好,艺术是需要争鸣的,“请向我开炮”好像是句英雄的呐喊。

 

一般人欣赏中国画,往往会认为画得像就好。我们不能说画像了不是好画,但中国画是不能用画得像来断定优劣的,因为画得再像也没有相机拍出来的像。说白了,中国画在塑形方面是有其局限性的,是没有优势的。如果单从塑形来说,中国画不如油画,甚至不如铅笔。当然了,发如果非用简单的中国画材料去画幅超级写实的油画,这没有什么不好,这就像用二胡拉出了贝多芬的“生命交响曲”,首先这技术就不得了。但是,我们绝不能忽视了中国画材料所拥有的优势。《道德经》云:“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是说事物本质原本简单,后来衍化得繁索了。正由于中国画材料的简单,它更适合表达宇宙大道,生命形式,人本质的层面。所以,中国画的优势在于以形写神,以神达意,而不是塑形。

 

中国画它有着诗的抽象与张力,它同样有诗的意境与感染力。它以概括的笔墨形式对观赏者的感官形成冲击,激发艺术联想,产生艺术延伸,共鸣情感诉求。我个人认为,画得像,远没有画得不像,感觉很像,更有艺术价值。齐白石曾提出过:“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么说,有些人可能摸不到头脑,画像画不像都不好,还怎么画?那我们来举个例子吧,徐渭画的墨葡萄,如果不题“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我们还以为是发霉的葡萄干,或就是些墨点子,或什么都不是呢。但徐渭用中国画这种诗画结合的特殊形式表达了饱经患难,抱负难酬,无奈之情,我们已经看懂了他所表达的情绪与意境,并可能感触我们联想到自己的人生,它已经足够了,至于像不像真葡萄已经不重要了。

 

我们可以说,画家用他的笔墨形式表达了思想倾向,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并能够引发欣赏者的感触,这样的画也算得上是好画。但是,画不像并不是说随意乱画,徐渭的墨葡萄好,也不是单纯地来评判的,毕竟他的笔墨形式是独特的,并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称后世认为是写意花鸟的鼻祖。其艺术价值的衡量,并不是单方面的,是有着多种因素的。

中国画不只不注重塑形上的像,它在色彩方上也不追求真实,并且刻意地抑制颜色的真实性,比如在颜色里加墨,以降低颜色的纯度,达到视觉上的沉稳感。中国画,是不以颜色来断定画的优劣的,就算是墨分五色,也是感觉上的色,而不是自然界的真实颜色。一幅只用墨画的中国画,就算连个朱印都不盖,仍旧可以是非常好的画。相反,过于鲜艳的中国画,反倒显得俗气。没办法,这种观念,是与文人墨客的思想品质有关。文人墨客,艺术家们,往往拥有更敏锐的观察力,有着更丰富的情感甚至感兴,也许他们曾想追求高官厚禄,甚至是产生过报国之志,由于不得志,形成了清高的脱俗的品质,并体现在了国画艺术形式里。这种观念不只作用到了中国画的用色上,并且体现在选材上。很多画家认为牡丹是富贵之花,因此不去画它。有的画家画牡丹,努力抑制它的美色,甚至直接用墨来画,表明自己脱俗的格调。当然了,虽然不以颜色来判断中国画的优劣,但并不是有颜色的国画都是不好的,就像大青绿山水,颜色极其夸张,并富有装饰效果,其艺术价值也是不可小觑的。最少,在某个阶段,它曾是中国画主流的审美形式,对中国画的发展起到过促进作用。

 

如果说,不懂中国画的人往往以像不像、颜色好看否来判断画,那么所谓懂画的人,甚至是某些画家,他们应该算是懂画的,他们又如何来欣赏中国画的呢?虽然他们常说,构图好,笔墨皆佳,厚重、高华什么的,但这些概念都很笼统,并不是标准。就算他们懂画,也有着观念的分弃。范曾在《为黄永玉画像》一书中是这样评介的:“巧密有余而睿智不足,停留在艺术的浅层智慧,而无佛家所谓的深入法性的‘如有智慧’……十年前初学中国画,由于缺乏中国画的笔墨功底,用排笔、排刷、丝瓜囊和大片水粉色彩作画,这未始不是一法,然而由于黄氏作画,心浮气躁,其所作国画,类多线条破败、色泽淆乱,油画家以为无色彩而国画家认为无线条。”

中国画界最大的争议是笔墨之争。吴冠中先生认为:“点、线、块、面都是造型手段,每种颜色都可渲染无穷气氛,孤立的色无所谓优劣,品评孤立的笔墨也没有意义。”范曾在《黄宾虹论》中则说:“有以为中国画笔墨等于零者,其用笔之浮而躁,如春蚓之行于草,秋蛇之绾于树,鄙陋浅薄,厚诬国画,无视权威,诅咒徐齐,实可鸣鼓而攻。”这些话,就是针对吴先生的。相信,传统笔墨与中洋结合之争方兴未艾,将会持续很长时间。

 

无论是坚守传统笔墨,还是借鉴别的艺术形式甚至是艺术材料,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怕是很难形成标准。无论怎么改进,无论怎么传承,当一种艺术审美成熟与普遍时,都会产生审美疲劳,总会有人要打击他。就像徐渭,石涛,朱耷,他们都是当时主流审美的叛离者,正由于他们的叛离,创造了新的审美形式,并深刻地影响到了后世的画家,时至如今,他们的画已经成为了传统了。拿西方的梵.高来说,他的成功,就是因为当时主流的审美产生了疲劳,他的画契合了变改的期盼,被大家接受与认同,并影响与引导了新的审美。艺术就是这样的,无论什么样的审美形式,一旦成为定式,变得官方,都会产生疲劳,而在这时候,是最容易出大师的。大师,并不只是画得好,有时候,它能够引导与影响新的审美趋势,已经足以被称之为大师了。

中国画无论怎么改进,都不应该扔掉中国画最大优势的那部分。就像,我们再改进也不应该在二胡上加上手风琴的键盘。中国画无论怎么改进,最低要保留宣纸的特性,笔墨的特性。如果我们用中国画颜料画在亚麻布上,我们可以称它为中国画,但中画的优势就将失去。无论中国画怎么发展,它独特的表情达意的语言形式,应该是不变的。比如,在白纸上画条鱼,我们根据它的姿态已经感到有水的存在了,再用颜料画出水面,或者用线去勾水,已经没有必要了。当然,并不是说勾上水线或者画上水面就不是好的中国画。我说的是,如果我们在个西瓜上画个大鼻子,两个小眼睛,大家能够看出是成龙大哥了,这就是概括与写意的艺术,没必要再画那么具体了。中国画应该保留这种写意的优势。

 

虽然中国山水画讲究可观可游可居可诗,但真正地把山水画画成风景图片,也不见得就是好山水画。艺术是需要留出相对空间让欣赏者来完成的。直白的形式向来都不艺术。好的艺术,无论是绘画,或者诗歌,都是应该留出让欣赏者来完成的空间来。你画得少,画得简洁,但是引导了欣赏者有更多的想像与延伸才是艺术。好的中国画,有时候可以不以画什么物象为目的,几根线条,几个点,几块墨面,在画面上构成了强烈的审美节奏,也许看不出画的是什么,单从这种审美格式与笔墨审美形式上来说,也可以算得上是好的中国画。有人就曾强调说,中国画的物象是为笔墨服务的,笔墨是为审美服务的,画的房子不是用来住的,画的路不是用来走的,画的船不是用来渡人的,它们表现了审美诉求,成功地对情感进行了引导与启发,已经足够了。

 

由于中国画注重笔墨的审美,所以对于用笔的肯定,墨色的层次与灵动,气质的高华程度,高度概括的能力,写意的能力,意境的营造,都有着相当的要求,要想说明白这些概念,怕是得长篇大论。但不可质疑的是,中国画从古至今,对于线条的要求是极其注重的,特别是当代,极力推崇书法用笔。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一幅画里的线条,是不是厚重的,是不是平实的,是不是稳重的,能够判断出这人的基本功如何。那些线条轻薄,潦草的,杂乱的作品,就算是著名画家之作,也说明了他作画时的状态是的浮躁。如果这人没有名气,那就说明了他的基础差。所以说,从一幅画的线条上去判断优劣,是最快捷与直观的。

如果说能从笔墨上看出一个人的基础的话,但一幅作品的艺术体现更多的在构图上,也就是中国画所谓的经营位置,但艺术的高度却更多地体现在你所营造的意境上。现在很多大画家的作品,有很多作品的构图都是雷同的。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创作出更好更新并且具有强烈审美的构图,并不是容易的事情。真正的好作品它应该与众不同,不能跟历史上的画有重复,最少不能跟自己的画有重复。虽然中国画的构图较为自由,但并不是说就可以随意。虽然你可以让植物倒着长,可以把水画到天上,可以把房子倒过来画,但总要有其相对的合理性。什么是合理性?比如画竹子,节外生枝是绝对不允许的,但真的节外生枝就错误吗,也不见得。那么,它的合理性在哪里?比如,有爱挑事爱拉舌头的人求画,你画了幅节外生枝的竹子给他,这副竹子就有了合理性,并有相对的艺术性。一幅作品中的任何布局,都应在立意里,在审美里。没有任何理由的乱摆乱放是等而下之的作品。

 

对于普通欣赏者来说,可能并不懂得什么黄金定律,攒三聚五,什么阴阳图,什么S形,三角形,什么环抱式,等等成品的构图规律。但这并不表明你不会欣赏作品。你要看看物象的错落有致,乱中是否有序,有没有雷同与重复。最少你要看着画面舒服。鲁迅美院山水画教授韩敬伟曾说过,一幅构图好的作品,倒过来看还应该是美的。构图,是对视觉的第一冲击。你在看画展时,首先注意的就是构图。所以,一幅好画不只要笔墨好,它还要有好的构图。还有人说过,你只要看看这幅画的留白就知道这画的构图美不美了。正因为构图的重要性,所以找到新的审美定式较难。有时候,就算你创造出了未来的审美形式,当时也不见得就得到认同。既符合审美规律又新奇的构图是不容易创作的。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廖冰书画作品辨真伪 知道一些书法技法
国画基本小常识 你知道如何欣赏中国画吗?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中国包装网运营的信息资讯发布平台,在任何情况下,本网所发布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的建议,任何人和企业据此进行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本网平台不承担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联系方式:0579-82057115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章程 | 网站制度 | 首批重点电商平台 | 评选专题单页 | 荣誉证书 | 世界包装组织成员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中国行业电子商务TOP100 | 中国商业网站100强 | 浙江电子商务10强 | 首批重点电子商务第三方平台 | 法律顾问
包装网竞价推广 | 广告服务 | 广告中心 | 客服中心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荣获2017年度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