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姬,指蔡文姬。据《后汉书·董祀妻传》,蔡文姬为陈留郡国人.是东汉著名
学者蔡邕的女儿。“名琰,字文姬。博学有才辩,擅书法,知文史,又妙于音律
。”初嫁河东人卫仲道,夫亡后归居家中。时值天下动乱,四处交兵。董卓在长
安被诛后,其父蔡邕曾因为董卓所迫,受官中郎将而获罪,为司徒王允所囚,并
被处死狱中。蔡文姬则于兵荒马乱中为董卓旧部羌胡兵所掳,流落至南匈奴左贤
王部,在胡中十二年,生有二子.建安中,随着曹操军事力量的不断强大,吕布
、袁绍等割据势力的被逐步削平,中国北方遂趋于统一。在这一历史条件下,曹
操出于对故人蔡邕的怜惜与怀念,“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将蔡文姬从匈
奴赎回国中,重嫁给陈留人董祀,便让她整理蔡邕所遗书籍四百余篇,为中国文
化的传播作出了贡献。这就是历史上所谓“文姬归汉”的故事。后来,这个故事
又被编入小说、戏剧,被之管弦,得以广泛流传。诸如:元金志南的《蔡琰还汉
》杂剧,明陈与郊的《文姬入塞》杂剧,清尤侗的《吊琵琶》杂剧,小说《三国
演义》的有关章节,程砚秋的《文姬归汉》京剧,以及郭沫若的《蔡文姬》五幕
历史剧等,均曾取材于此。其所著胡笳十八拍千古流芳
世人都知道卫夫人(272-349年)是王羲之的书法启蒙之师最早的文字记载,见南
朝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晋中书院(郎)李充母卫夫人,善钟法,王逸少
之师。
卫夫人出自河东安邑卫氏。卫氏书门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三国曹魏的卫觊,他擅长
古文、鸟篆、隶、草,与钟繇的书名相当。西晋时,卫氏有卫瓘、卫恒父子是最
有影响力的书法家。
卫夫人名铄,字茂猗,延尉(卫)展之女弟,(卫)恒之从女,汝阳太守李矩之
妻也。隶书尤善,规矩钟公。云:"碎玉壶之冰,烂遥台之月,婉然芳树,穆若清
风。"右军少常师之。永明五年卒,年七十八。
《晋书·卫恒传》说卫展乃卫恒的"族弟",可见卫展、卫铄兄妹是河东卫氏的另
一支。卫夫人的书迹,《淳化阁帖》卷五有正书《急就帖》,经来朝的书论家鉴
定,是伪作,不足据,我们只能借助"善钟法"的记载和钟繇的传世书迹来揣摩卫
夫人的风范了。
刘禹锡 在〈答前篇〉中:
小儿弄笔不能嗔,涴壁书窗且当勤。
闻彼梦熊犹未兆,女中谁是卫夫人。
杜甫 〈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中: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青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