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是标签机前的缓冲累积模拟。还涵盖了次要产线的设备信息-标签机,打包机和码堆机。把这些设备整合在一张图中是很常见的,以容许分析人员模拟某一点前的集结情形。
该图展示了所需的最大缓冲容量是1000件产品,大约是160英尺。运行速度200BPM时,缓冲区可容纳中断期造成的所有累积。
图4是缓冲区在非最优速度工作时的表现。235BPM时,速度波动在235-240BPM。5BPM的波动意味着缓冲区不能消化平价停工时间下累积的产品,这就造成一旦超过1000件产品就停工。当累积到1000件产品后,集结水平不会下降到零,而是随时间越来越多。
为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分析人员计算了生产线在235BPM时的理论产量。图4表示大约127分钟的停工时间。生产线的总产量通过235BPM乘以293分钟的运行时间得到(一个轮班420分钟减去127分钟的停工时间),即68855件产品。产量68855除以总时间430得到160BPM的运行速度,非常接近实际的168BPM。
根据研究结果,分析人员向制药厂提出几项建议:
缓冲区建在标签机前;缓冲区容量为1000瓶,约160英尺;运行速度降到210BPM。
分析人员推荐上升格局的缓冲区,底端低,无须移动现有设备即可安装。
按照这些建议带来的突出好处如下:产量增加20%,速度从168提高到200BPM,速度增加了32BPM,每次轮班多了13760件产品(32*430分钟)。
回报和ROI
假设完成缓冲区建设花费约10万美元,不到6个月就能看到该计划带来的回报。该案例说明,建立缓冲区是优化制药包装行之有效的一条路。避开停工和中断以便连续作业,防止产品和质量损失。该体系也可通过紧密设计和建构来优化空间利用。
弄清集结缓冲其是否提供了正确的解决方案或仍存在引起产品问题的严重设计或设备缺陷时,进行深入的缓冲区研究是关键的。制药厂英语资深的材料处理系统整合人员一起选择自己需要的缓冲区类型,而且很灵活,能拓展或容纳新产品。(
信息来源:《医药加工及包装》2005、10
(摘自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