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以前,我国的纸制品工业发展缓慢,纸盒工业都是属于手工业小作坊,规模极小,工场简陋,工具简单,基本上无技术可言,绝大多数都是以手工操作糊制纸盒。三十年代初期,以浆糊裱制单面瓦楞成箱(盒)趋于成形,当时瓦楞辊也主要靠炭加热,产品使用于包装灯泡衬纸和玻璃衬纸。三十年代中期,上海开始逐步生产三层瓦楞纸板,制成包装瓦楞纸,用于包装热水瓶、玻璃杯、电灯泡、瓶装食品、医药之类的易碎商品,一般小作汾月产量仅几百个纸盒。
新中国成立以后,战乱结束,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政府已开始重视包装,改造、兴建了一批包装企业,早期建立的纸箱厂都起源于50年代,当时生产均采用手工操作,规模小,固定资产仅几百元,主要用于医药品、食品、轻纺织品等内销产品的包装。
在随后的30年中,纸箱企业都始终处于计划经济的市场调控之中。由于当时纸箱产品在国民经济中无足轻重,企业又少,使其在市场调节中央于供不应求,一些纸箱厂吃“百家饭”,产品销路很广。例如,原合肥纸箱厂普为河南。山东、广西、江苏、上海的一些企业做配套纸箱。一九七三年该企业产值超1000万元,利润70多万元,而正是这“一帆风顺”,却让老纸箱企业在改革开放后陷入落魄之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街道小企业蓬勃兴起,许多厂家自建了纸箱车间,老纸箱企业独家经济的垄断局面被打破了,而老纸箱业30多年来管理落后,人员整体素质低下,技术手段缺乏更新,竞争手段差,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企业销售利润大幅下挫。由于技术要求起点不高,投资少,见效快等特点,新型纸箱厂一拥而上。据初步统计,除边远省市(区)外,一般省市(区)都拥有几百家纸箱厂。
与此同时,沿海地带的纸箱厂更显得朝气蓬勃,由于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政策,深圳等特区率先吸引了大批香港、台湾的纸箱企业内迁,在深圳纸箱企业形成了:港商独资企业占60%,合资企业占20%,其他国营、集体或个体企业占20%的格局,大量引进生产线纷纷登陆经济特区,使纸箱行业在特区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并在技术、品质、产品档次等方面走在纸箱行业发展的前列。
90年代前后,一些濒临倒闭的老纸箱企业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纷纷进行了改制改革,在政府部门的干预下,大多企业都被其他快速发展的轻工、家电、化工、烟酒企业吞并、兼并,在注入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引进纸板生产线后,为核心企业产品包装配套。至此,纸箱行业生产工艺完成了由手工操作到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的变革过程;劳动类型动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变革过程,产品也由低档过渡到高档包装,但经济发展规模始终未发生根本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