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不仅是文化,而且是文化中的文化。贵州的造纸文化,在全国占有突出的地位。
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但作为古代造纸技术的物证,古老文明的遗存,保留下来的已为数不多了。1982年,有关部门组织一个包括传统造纸技术在内的《中国古代传统技术展览》,在世界闻名的加拿大多伦多科学中心表演,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100多万人。外国朋友称赞造纸表演“就像变魔术”,把造纸工人誉为“魔术师”。造纸工人和设备来自苗族聚居的丹寨县石桥村,工人名叫杨大文,设备后来被国家博物馆收藏。石桥苗族村民,用“构皮树”(即楮树)的树皮制造白皮纸(白绵纸)。
树皮造纸
用树皮造纸,古已有之。《后汉书·蔡伦传》载:“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最佳“树肤”便是“构皮”。《本草纲目》载:“蜀人以麻、闽人以嫩竹、海人以苔、吴人以茧、楚人以楮为纸。”用“构皮”造纸,须经十余道工序,用专业术语来说是:剐皮、晒干、蒸煮、河沤、漂白、漂洗、选料、扬清、碓打、袋洗、兑水、打槽、兑料、抄纸、榨干、晒纸、揭纸、打捆。其中多道工序离不开水。石桥使用的水碓、碓杆、水轮、曲柄轴,与《天工开物》所绘之图像如出一辙。苗族民间流传的《造纸歌》、《找书找纸歌》,歌唱历史上苗族先民制造“竹纸”、“绵纸”(白皮纸)及造纸工具、工艺等,是客观历史的真实反映。白皮纸,被苗族村民主要用于剪裁刺绣图案、祭祀用品(如“保爷”、“山神”、“口嘴”、“花竹”、“花树”、“花桥”、“花幡”)和包裹盛装银饰等等,其社会功能独具民俗文化价值,是苗岭山区特有的服饰文化、婚恋文化、丧葬文化、祭祀文化等民俗文化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石桥古法造纸设备及工艺,是特殊的自然环境与独特的民族风情有机结合的产物,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最近,有关部门拟将石桥古法造纸工艺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除丹寨石桥外,乌当、盘县、六枝、印江、兴仁、普安、广顺等地,迄今还用传统工艺造纸。
乌当区新堡布依族乡陇脚村,从明代到今天一直生产纸。主要原料为竹子。设备有水碾、纸甑、浸泡池、纸槽、纸床、木榨、纸焙等。清代末年、民国初年达鼎盛时期。现存作坊46户,皆为布依族。今以“香纸沟”的名义,被开发为民族风情旅游景点。“香纸沟”造纸工艺,已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盘县老厂镇老厂村及周围村落,从清代以来,以竹子为原料造纸。悬浮剂原料为罗汉松树根、猕猴桃茎与根、桦树叶等。主要设备有浸泡池、破碎机、石砌纸甑、脚踏碓、纸槽、纸床、木榨、纸焙等。其主要特点是匠人以木棰捣料。
苗乡造纸
六枝特区堕却乡龙潭村,从清代以来一直在造纸。主要造纸原料为竹、麻杆等,设备有碾盘、料池、窑锅、抄子、帘子等。现存作坊300余户,分布在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10余个自然村寨中。
印江县合水镇合水村白皮纸生产始于明末,清代闻名一方。合水生产的白皮纸,是“思南斗篷印江伞”必不可少的材料。主要原料为楮树皮。设备有水碓、石砌纸甑、纸槽、纸床、木榨、纸焙等。特点是捣碎原料使用水碓,蒸料使用三连体的石砌纸甑。现存作坊数十户。兴仁县龙场镇三道沟,从清代以来生产纸。原料为竹子。主要设备有脚踏碓、纸甑、纸槽、纸床、纸焙等。现存作坊30多户。
普安县楼下镇水箐村,从清代以来,生产草纸。尚存数个排列有序的圆形化浆池,直径2.6米,深1.5米。
广顺县改尧镇翁贵村,清初已生产纸,繁荣于清末民初。主要原料为麻、竹,生产绵纸及竹纸。设备有浸泡池、纸甑、脚踏碓、纸槽、纸床、木榨、纸焙等。家庭住房兼作坊。现存作坊5户。
上述造纸作坊,多已被公布为不同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