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估值仅6000万美元,如今估值增长至182亿美元,3年间,涨幅超300倍”创纪录的天价估值把Uber推到了移动互联网的神坛,被各个领域传颂为万能的商业模式样本。但在风光无限的同时,Uber遭遇到了自产品发布以来最大的一场抗议活动。从伦敦到巴黎,布鲁塞尔到柏林,整个欧洲有超过3万名出租车司机参加游行示威活动。一时之间,Uber面临了最严重的危机,“Uber或昙花一现”引发激烈探讨!
在抗议Uber的欧洲国家,Uber被认为是动了“出租车”行业的奶酪。在伦敦,一名持证出租车司机需要经过4至7年的严格训练,花费数万的营业额。高额的收费与巨额的市场,使得出租车司机在伦敦是一个骄傲的职业。而Uber整合的社会车辆不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认证,以低廉的价格迅速占领了市场。传统出租行业开始大规模抗议Uber的不正当竞争,在部分城市,规定凡是使用Uber的司机将被罚款一万欧元。
便捷的叫车服务,透明的价格机制、清晰的用户行程单……Uber在用户服务、用户体验上做了很多细致的工作,这些也成为了Uber的竞争优势。然而,其快速的发展掩盖不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业务门槛低,很容易陷入到与复制者的竞争之中。
为了避免与国内的打车软件同质化竞争,Uber必须大规模海外扩张,来增加市场影响力。在中国,由于政府限制私家车的使用,Uber选择正规租赁公司合作试水中国市场,然而既要面临车源、利益分配等问题,还要面临来自中国本土后来模仿者的冲击,Uber在华的发展之路荆棘密布。
也在近日,中国的类Uber们也面临了多重的负面声音,有关汽车短租平台司机管控等问题黑幕屡屡被爆出,如“黑车”、“刷单”等,引发了媒体、行业的质疑,平台型的打车应用似乎一夜之间一大波麻烦来袭。
易观分析师王健曾表示“目前,中国的租车市场还十分不成熟。对于新兴的租车公司来说,如何做好自己的服务,如何设置对车辆、司机的管理门槛都是需要探索的问题。互联网行业并不缺乏新兴的商业或业务模式,每一年都会冒出一大批新兴创业公司,往往带着新的概念或故事,重复着华尔街的‘神话’。但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新兴租车公司们还存在着许多硬伤,在仅限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必须化硬伤为优势。”
而中国本土成立一年的AA租车似乎是在践行着王健的分析,独树一帜的“自营模式”与各大短租平台的“加盟模式”,在用户口碑层面,形成了差异化区别。对车辆、司机的管理是AA租车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不仅对车辆有很强的控制权,对司机也是统一招聘、培训,上岗后的司机也将保持持续的培训,对每一个服务细节、每一个场景的应对,AA都给出了详细的可参考的“标准”,这些标准也将不断的更新在每个司机的服务手册中。同时,AA租车的自营模式,也让其免去遭受“黑车”、“刷单”等问题的质疑。
值得一提的,正是因为对司机和车辆的把控性,AA租车在互联网时代,才能将“用户至上”的互联网思维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得AA租车在起点,就与其他企业拉开了距离。在AA,人人皆平等,所有用户都会享受到AA提供的统一标准的服务。无论是经济车型、舒适车型、豪华车型、商务车型,还有时下最火的特斯拉,均提供标准化的配置和规范化的服务。AA租车副总李晓丹曾表示“用户至上是互联网时代的最高原则,作为出行领域的O2O企业,线下的服务好不好,决定了用户的评价,也决定了用户是不是会再次使用。AA希望通过这种标准化的服务,打造一种尊享的出行体验,先标准化再互联网化是AA租车O2O自营模式的核心”。
免费冰川水、Wifi、充电器,上下车司机主动开车门……看来只是很简单的内容,你有几十辆时做到统一化不难,但当你有几百辆几千辆车在同时运营时还能做到标准化,就需要有绝对的管控权了,而这一点,AA租车做到了。
在国外,Uber、Hailo、SideCar、Flightcar等等打车或者租车应用困扰缠身之时,在传统基础上做移动互联网化创新的“SilverCar”以相对的“重资产”、“标准化”越来越受用户青睐。在中国,AA租车能否以自己“稳扎稳打”、“独树一帜”的模式在租用车行业中愈发强大,让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张娣
【慧聪资讯手机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