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是一个典型的山区省份,94%的国土面积是山区,云南经济的发展“希望在山,出路在林”,这是祖辈生活在云南和到过云南的有识之士共同的认识。把山和林的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做大做强林纸产业,是云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云南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条件。云南是中国四大林区之一,被称之为森林资源大省。全省林区面积2.6亿亩,排名全国第四位,活立木蓄积量近15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10强;林业用地面积3.7亿亩,占全省面积的 62%,扣除“天保工程”区面积1.8亿亩和已建成的林纸基地57万亩外,还有发展林纸基地的巨大空间。此外,云南还是“世界竹类的故乡”,全省拥有中国1/2、世界1/4的竹种资源,竹子种类多达250余种,竹林面积达150万亩。综合考虑云南土地的肥沃程度、降雨量和光热条件等因素,全省可用于营造林纸基地的面积达8000万亩,竹子资源面积达510万亩。云南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为云南做大做强林纸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林纸一体化是云南农民脱贫最有效的途径。云南现有4300万人口,74.3%的人口生活在农村。2003年末,全省仍有286万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而贫困人口中的大部分生活在山区和少数民族集聚区,这些地区绝大多数山高坡陡、谷深、平地少,很适合发展造纸原料林,通过政府引导、龙头企业带动,走林纸一体化道路,为云南造纸工业的发展持续不断地提供原料,是实现云南农民尤其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据有关部门调查,金澜沧丰产林公司在云南澜沧县完成的10万亩造林任务,仅2003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就增加47元。
云南发展林纸产业正处最佳时期。一是中国现已成为纸制品消费大国。目前国内纸制品生产与社会消费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不仅总量供应短缺,而且产品结构性矛盾也很尖锐。尤其是木纤维生产的高档纸品大量靠进口,2003年全国纸及纸板的消量为4806万吨,占世界消量的11%-12%,但生产量和消费量的缺口高达506万吨。为满足国内纸品的需求,全年进口纸浆603.4万吨、废纸938万吨、纸板和纸544万吨,三项进口占全国消量的43.2%,耗汇83亿美元,仅在纸品的耗汇上,居全国用汇的第三位。据业内人士推算,到2015年我国纸张和纸板的需求量将达到8000万吨,是现在消量的近两倍。由此看来,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潜力巨大。二是国家大力支持林纸产业的发展。由于我国林业资源短缺,长期以来我国造纸工业走的是一条以草浆为主造纸的发展道路,不仅纸品质量差,而且产量严重不足,难以抵挡国外造纸巨头的竞争。另一方面,我国的造纸工业现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为数不多的和产品供不应求的产业。因此,国家高度重视林纸产业的发展,正在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省区发展林纸产业。2001年国家计委、财政部和林业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造纸工业原料基地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今后要将造纸林基地建设作为我国造纸工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来抓,并明确了发展的重点是长江以南的地区,鼓励云南要建设造纸原料林基地,实施重点地区“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工程”。这一《若干意见》的实施,从根本上打破了我国过去用材不造林、林纸分离的管理体制。国家“十五”规划,明确把林纸一体化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发展项目之一。2004年,国家发改委再一次发布了《全国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十五”及2010年专项规划》的文件,明确提出要“以造纸企业为主体,通过资本纽带和经济利益将制浆造纸企业与营造造纸林基地有机结合起来”。这些政策的出台,为云南林纸产业一体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具有国际影响的合作伙伴的加盟,做大做强云南林纸产业将成为现实。以林纸为主的现代造纸业,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造纸工业的落后面貌。目前,林纸产业在技术集成化、资源集约化、生产清洁化等方面已取得新的突破。世界上一些造纸先进的国家,不仅相关资源的消耗大幅减少,而且污染问题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吨浆耗木材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6—8立方米,降到目前的4—4.5立方米;吨浆耗水量由80年代的200吨,降至现在的30吨以下;先进的化学木浆生产,多数企业每生产吨浆排放的废水中化学耗氧量(COD)仅为3—5公斤,最低的不超过3公斤,生物耗氧量(BOD)低于1公斤。这些先进技术必然会被吸收和应用到我省造纸工业的发展上,否则就没有发展前途。
随着我国政府对林纸产业发展的重视和全球及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云南发展林纸产业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并被国际国内许多有实力的企业所认可,热诚欢迎和积极吸收国内外众多的大公司、大企业,尤其是造纸巨头,对于做大做强我省的林纸产业、缩短与国内外林纸生产的差距,必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从以上情况表明:加快云南林纸产业的发展是提高云南林业生产力的必然选择;是变山多、地少的劣势为经济优势的重要举措;是加快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云南工业化进程、实现“工业强省”的战略的又一优势所在。全省上下要坚定信心、排除各种干扰,努力为做大做强我省的林纸产业做出积极的贡献。(文:沈新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