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省信息产业厅和省电子商务协会公布了首批电子商务应用网站,包括12家BtoC网站(企业对消费者的服务网站)、12家BtoB网站(企业对企业的服务网站),以及一些物流服务、网上人才市尝技术支撑企业,希望藉此进一步推动浙江企业借助电子商务来减少非典对经济的影响。
受制于非典疫情,出行、会展和各种商业洽谈次数骤减,使得浙江不少企业为如何保持正常的经营活动犯了愁。但是各种电子商务网站却在这个非常时期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定位。当传统商务模式受到非典的挑战而大受影响时,无意间却激活了蛰伏已久的电子商务。
不期而至的机遇
5月6日,慈溪市海兴轴承有限公司的张柏军通过阿里巴巴网站接到了一笔300万元的订单。能够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接到这样一笔大单,今年才转做销售业务的张柏军在接受电话采访时仍掩不住喜悦之情。他告诉记者,虽然网上交易是在偶然中开始的,但是在这个特殊时期却正好派上了用处,在他个人已成交的贸易额中,有95%是来自于网上交易。
来自阿里巴巴网站的统计数据显示,近期网站新增会员数、每日新增商业机会数、国际采购商对商业机会的反馈数、国际采购商对热门商品的检索数等都有较大幅度甚至是数倍的增长。
在省内其他的一些电子商务网站,记者也获知了类似的信息。由中国轻纺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等共同投资的全球纺织网,最近的会员数猛增至5万多,供求信息发布量由原来的每天150条增长到每天380条,网上交易较平常时期增长了近5倍。中国化工网四五月份的访问量增长了20%以上,而且增长势头不减。余姚中国塑料城内的客流量虽然近期减少了,但由它主办的中国塑料信息网的网上浏览量却明显增加,每天进入的会员由平时的5000多人次增长到7000多人次,会员企业通过网络直接或间接促成的成交量较往常增长了30%以上。
浙江的行业网站建设在国内也是领先的,非典疫情给这些行业网站带来了新机遇。而另一些正处于起步阶段的BtoC网站,其商务模式也因非典时期产生的特殊需求而被更多的消费者所认可。省内最大的食品业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服务商祐康电子商务,在杭州发现非典疫情以来的一个月内,就接到各种配送到户订单约6000份,比平时增加了3倍。而杭州邮政的185网站近期的鲜花礼仪和自考书订购也出现了相当好的迹象。
显然,在这些电子商务企业面前,发展机遇正在不断放大,就看我们怎么去把握了。
把机会化作现实
如果没有各个电子商务网站一直以来所做的不懈努力,即使机会真的来了我们也抓不祝因为阿里巴巴新推的“诚信通”,张柏军才很快得到了新订单;因为全球纺织网2月份新开辟了“采购专区”,在保证信息真实的情况下,又加大了信息量,才使其成为吸引企业的主阵地。记者从这家网站上还看到了它与搜狐联合推出的“纺织行业的非典经济”专栏,给企业提供了许多更有针对性的信息。因为祐康电子商务在杭州市区形成了50多个配送站、500名配送人员、200多辆配送车辆的强大物流链支撑,才成为许多杭州市民网上订购消费品的首眩嘉兴市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主办的金蚕网一直是省内从事网上交易较大的网站,去年网上交易额达180多亿元。交易的干茧、厂丝等产品是许多纺织面料企业的原材料,这些企业的订单受非典影响减少后,原材料需求也大为减少,加上淡季因素,金蚕网的交易量下降了50%左右。针对这一情况,网站正在推出个性化服务,通过满足更多特殊需求而促成交易。
对于更多的企业来说,要实现网上交易,最好建有自己可即时更新的企业网站。提供自助网站系统的“数字浙江”网站的一位负责人提到,目前已有3000多个企业、机关和个人用户在该网建立了自助网站,他们还为浙江的40万家企业建立了平台。但省内很多企业还只停留在网页阶段,这造成了电子商务的应用面受到一定限制。
非典疫情终将结束,但是我省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却仍然要在企业、个人与电子商务网站的互动中得到完善,包括第三方信用支持、在线结算、物流配送以及对参与电子商务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