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皮包装  真空包装机  礼品包装盒  瓦楞机  光电传感  钉箱机  缠绕机  包装  废纸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包装大事记 » 正文

网络经济趋热的“冷”思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3-05-30   来源:中国包装网   责编:中国包装网   浏览次数:538   版权与免责声明

    谁也不曾料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竟然轻易改变了我们早已格式化的网络生活。似乎一夜之间,网上购物、家庭在线办公、电子贸易迅速流行起来,使浏览新闻、聊天、收发电子邮件这网上冲浪的“老三样”失色不少。伴随春天而来的非典,在无意间造就了网络经济繁荣的春天。

    在非典疫情蔓延的4月,网络经济的优异表现令人侧目。无论是新浪网日均页面浏览量激增40%,还是北京最大的个人互联网接入商263集团紧急增加5000个接入点,都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网络经济的商机来了。这个信号很快在电子商务领域得到验证。卓越网20天内销售额突破1500万元,创下网上购物的国内新纪录;专为企业网上交易提供服务的阿里巴巴网站每天新增的供求信息达到了空前的1.2万条,与去年同期相比整整增长了3倍。面对这些跳跃式增长的数字,人们有理由发问:这究竟是个别企业的“非典型”兴旺,还是网络经济的整体繁荣?

    经历了“网络泡沫”的阵痛后,我国网络经济从去年开始缓慢复苏,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三大门户网站的股价也一转颓势节节攀升。单从数字上来看,网络经济此次“井喷”可喜可贺,但这些光环依然遮掩不住积淀已久的诸多“硬伤”。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杨学山等专家冷静地指出,如果不解决信息化应用中技术实用性差、整体发展不平衡、网上交易缺少相应的保障手段和法律规定等问题,网络经济的“虚火”还会持续下去。

    在B2C交易模式中,网民的消费习惯至关重要。最新公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全国上网人数仅占总人口的4%,其中将近70%的网民在过去一年中从未尝试过网上购物。在国内某个上网人口比例超过80%的经济发达城市,有过网上购物经历的网民不足3%。报告还指出,相当一部分网民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参加网上购物的。这表明,我国还远未形成一个比较稳定、成熟的网上消费群体,这直接影响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去年,全国电子消费类网络购物总额不足20亿元,与全球300亿美元的网上销售额形成巨大反差。

    作为网络经济B2B交易模式的主体,企业也不敢轻言上网做生意。北京一家公司的负责人坦率地告诉记者,在非典时期,通过网络下订单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他说,网络的“不接触”虚拟属性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避免感染非典,将疫情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另一方面也会承担交易信用制度不健全带来的风险,特别是虚假宣传、不履行服务约定更令企业防不胜防。在相关法规出台之前,网上交易只能参照现实交易进行,产品供应、销售、银行、配送当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给企业带来损失。正是由于电子商务下单系统的不完善,广交会才取消了网络交易的打算。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沈懿认为,国内的制造业目前仍主要倚仗“面对面”的集约式合同谈判,这是网络交易的“软肋”。

    缺乏系统化、专业化、全国性的物流配送企业,是网络经济发展的又一个制约因素,这也是长期以来电子商务难以从少数发达城市向中西部地区扩展的主要原因。今年“五一”前后,联想、北大方正、清华同方等电脑制造商的销售额均增长两成以上,关键在于这些知名企业较好地解决了配送这个核心环节。一家购物网站的负责人说,非典时期,一些物流公司放假,使货物难以及时送到消费者手中,自行建立配送体系对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只能是纸上谈兵。

    网络经济的繁荣离不开电子政务的支持。尽管我国各级政府为此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但现状仍然难尽人意。据有关部门近期调查,我国36个城市电子政务网站的平均得分仅为5.4分,未达到6分的及格线。大多数地区和部门的电子政务网站服务功能少、信息不透明,网上审批、采购及政府信箱形同虚设。此外,由于政府管理体制的限制,我国的网上政务大多只能在企业、行业内部或者同一城市进行,网上银行交易也只做到同行异地、同城异行,跨行异地交易基本无法实现。

    网络经济仅靠数字增长和“眼球”吸引力是不够的。在回顾非典时期的不菲业绩时,新浪网新任总裁汪延感慨地说,只有未雨绸缪,超前一步,才能在“危机”中觅得“商机”;只有冷眼观潮,才能真正搭上网络经济的快车。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金华“弘仁元”诉微软商标侵权 甘肃兰星包装产业园项目在新区开工建设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中国包装网运营的信息资讯发布平台,在任何情况下,本网所发布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的建议,任何人和企业据此进行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本网平台不承担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联系方式:0579-82057115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章程 | 网站制度 | 首批重点电商平台 | 评选专题单页 | 荣誉证书 | 世界包装组织成员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中国行业电子商务TOP100 | 中国商业网站100强 | 浙江电子商务10强 | 首批重点电子商务第三方平台 | 法律顾问
包装网竞价推广 | 广告服务 | 广告中心 | 客服中心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荣获2017年度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