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皮包装  真空包装机  礼品包装盒  瓦楞机  光电传感  钉箱机  缠绕机  包装  废纸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名人堂 » 名人资讯 » 正文

潘晓东:数字印刷的当下与未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4-28   来源:中国包装网   责编:中国包装网   浏览次数:2358   版权与免责声明
核心提示:迄今为止,数字印刷在我国印刷中的占比究竟是多少,不同机构发布的数据大相径庭。兰普咨询公司的判断是100亿人民币,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12年在天津印刷展上的权威说法是领了数字印刷许可证的799家单位2011年数字印刷产值39.7亿。

  数字技术无疑是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数字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极大地加快了信息传递,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那数字印刷在我国的现状与未来又将怎样呢?

  数字印刷的当下

  2012年德鲁巴印刷展给人的最大印象是数字印刷发展得真快,这不仅表现在有关数字印刷将会快速发展的舆论铺天盖地,而且表现在数字印刷设备的推新速度确实很快,让人目不暇接。但数字印刷的实际应用并没有舆论宣传的那么声势浩大。搞清楚现状,对企业准确把握进入数字印刷领域的时间十分重要,过早必定业务缺乏,增加运营成本,降低投资收益,反之,过迟了也会影响企业占有这块新兴市场的份额。

  发展数字印刷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按照班尼·兰达在德鲁巴印展上提供的数据,全球年50万亿张的印刷量中采用数字印刷的目前是1万亿张,占2%。考虑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数字印刷发展上的不平衡,这个比例大致是可信的。

  一般认为,美国数字印刷的发展最为领先,这与截止2010年数字印刷设备的市场拥有量是吻合的。数据显示:该年美国拥有数字印刷机32.46万台,其中彩色机(31.28万台)比重占到96.58%。其次为西欧,拥有数字印刷机26.48万台,彩色机(20.94万台)占比79%。再次为日本,拥有7.894万台,彩色机(6.896万台)占比87.36%。印刷产值名列世界第二的中国,同一时段的数字印刷机是3.6万台,其中彩色机2.9万台,占比80.56%。数据反映出了各国(含地区)间的现状与差距。

  与部分发达国家号称数字印刷产值已经占到印刷总量的百分之十、甚至有说超过百分之二十以上的比重相比,我国的数字印刷至今尚处于导入期后的向上攀升期。业界对数字印刷在生产中的应用已经不存疑虑,数字印刷所独具的适合个性化印刷、可变数据印刷、按需印刷、网络印刷的作用也已为消费者广泛接受,关键是几乎完全依赖进口的数字印刷设备与耗材推高了数字印刷的成本,让消费者有点敬而远之。只有有针对性的解决现存问题,才有可能加快数字印刷在我国的发展速度。

  在中国数字印刷远未达到让人乐观的地步

  迄今为止,数字印刷在我国印刷中的占比究竟是多少,不同机构发布的数据大相径庭。兰普咨询公司的判断是100亿人民币,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12年在天津印刷展上的权威说法是领了数字印刷许可证的799家单位2011年数字印刷产值39.7亿。前者涵盖的范围自然比后者大,因为后者不包括传统印刷企业兼营数字印刷的产值。但即便按照100亿产值来衡量,我国数字印刷产值在2011年8677亿印刷总产值中的占比也不过1.15%,如果用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统计的2011年我国印刷业总产值6768亿人民币的低限做分母,数字印刷在我国的比重也不过1.48个百分点。

  上述数据与有着清晰统计的上海市的情况大致吻合。按照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的统计,2010年,上海市数字印刷产值5.95亿,占当年上海585.7亿印刷总产值的1.01%;2011年上海数字印刷产值6.19亿,占689.586亿印刷总产值的0.9%。从整体发展水平而言,上海的数字印刷产值应该属走在全国的前列。

  难以对数字印刷产值做出准确统计,是因为传统印刷与数字印刷彼此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以清晰划分,以传统印刷为主的企业在统计时将这部分数字印刷产值归入传统印刷,反之亦然。加之,数字印刷的喷头加装在传统印刷设备上也往往不刻意加以区分,比如票据印刷中的个性化单据印刷其产值就归入票据印刷产值中,药盒上的条码喷码印刷一般也都统计在包装印刷产值中。如此,实际的数字印刷产值在印刷总产值中的比重应该略大于现有的统计数,兰普公司的100亿应该大致符合我国的现状。

  专事数字印刷的企业现时的普遍反映是,伴随着入行企业的增加、生产设备的增加、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企业的获利能力较之以往已经大幅下滑,虽然它比传统印刷的毛利率还来得高。

  发展数字印刷的关键在于积极拓展使用领域

  影像、商业印刷、数字出版、直邮是数字印刷的大宗业务来源,至今为止我国数字印刷的业务基本集聚于前二者,即为婚庆、儿童成长等提供的影像服务;为企事业单位提供的商业印刷,比如建筑出图、会议文件、标书等。至于后二项几乎还处于很落后的状态,客观上这也影响着我国数字印刷总量的扩张。

  数字出版是数字印刷最大宗的业务来源,在美国的田纳西州有着规模庞大的数字出版物印刷工厂LightningSource。采用数字印刷出版物的最大好处是有效解决了传统胶印预造货可能导致的库存积压,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2011年我国新华书店及出版社(不包括民营书店)自办发行的累计库存量达到55.86亿册,价值804.05亿元,这实在不是一个小数。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上市后创建的凤凰数码印务公司解决了集团内小印数黑白出版物的数字印刷问题,但跨集团的其他出版社的小印数出版物印刷如何解决?都去自建数字印刷工厂?这显然不是方向,还是要走社会化印刷的道路,关键是有效解决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把现有的数字出版成绩看得太大是导致我国数字出版发展不快的重要原因。早在2010年我国就宣布从2009年起我国数字出版已经超过传统出版,但细细分析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该年真正由传统出版转为数字出版的仅占799.4亿数字出版总量的2.9%(23.1亿),显得微不足道。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应该不是阻碍数字出版发展的障碍,关键是要冲破壁垒。只要数字出版得不到实质性进步,我国数字印刷就难有大的发展。

  在发展直邮业务上,同样需要数字印刷企业与广告运营商联手,针对不同的年龄层,为他们量身定做广告推介业务。市场需求大了,数字印刷的业务量也就会与时俱进,就像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说:“创造客户”是企业的唯一目的。数字印刷的客户同样需要数字印刷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去努力创造。


[pagebreak]
  中国应该有自己的数字印刷设备与耗材

  CTP在中国发展的历程证明,只有相关设备与耗材的国产化才有助于行业的发展,只有掌握产品的核心技术才能在国际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数字印刷产业期待能以较快的速度进步,同样要求数字生产设备与耗材的国产化,唯如此才有可能打破国外企业对市场的垄断,以公平合理的价格去开发市场。

  现时北大方正等企业已经着手这一领域的产品开发,上海电气下属的印包机集团也在积极酝酿进入数字印刷设备的生产领域,在他们召开的座谈会上,与会的众多企业家都表达了同一个声音:希望快点确定方向,早日拿出产品。如若是通过收购国外企业实现产品国产化的,也应该在别人的基础上积极地加以消化、吸收、改造、提高,而不应满足于简单的拿来主义。

  实事求是地说,中国的市场很大,地区之间的差异也很大,在需要高端设备满足市场的同时,不少地区同样需要低端的入门级产品,为此,国内的其他生产厂商也可以选择不同档次的数字生产设备作为自身企业的研发对象,从低端起步积累经验后再迈向高端。

  与此同时,内地企业也应该在开发耗材上下功夫,争取把这份与市场同步扩张的耗材生产紧紧地抓在自己手上。

  有关数字印刷现状的结论是:数字印刷作为一项伴随着数字技术发展而兴起的新型印刷工艺已经完全被市场所接受,在中国,它处于导入期后的向上攀升期,远没有像舆论宣传的那样汹涌澎渤。国家主管部门把“数字印刷与印刷数字化”与“绿色印刷”一起并列为“十二五”期间印刷业的两大发展重点,并且提出了到2015年数字印刷产值要占到印刷总产值20%的奋斗目标,但客观地说,目前数字印刷在我国印刷总产值中的占比还很小,积极地扩张数字印刷产品的使用领域是印刷界的当务之急。

  数字印刷的未来

  尽管数字印刷至今依然似星星之火,但伴随着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数字印刷在印刷总量中的占比肯定将不断地得到提高,当然,也像传统胶印不可能取代柔印、丝印等其他印刷手段一样,数字印刷也不可能完全取代其他印刷方法,它们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是新生产工艺与传统印刷工艺组合在一起进行生产的关系。

  数字印刷在印刷业的占比将不断提高

  去年的德鲁巴印刷展让所有对象感到惊讶的是数字印刷设备的发展步伐:

  一是数字印刷技术的不断出新。有着Indigo之父称号的以色列人班尼·兰达(BennyLanda)更是高调推出纳米数码印刷机及纳米水基油墨(Nanographic)。有舆论称:“纳米图像——一种全新的印刷方法”,“兰达现在开始用它点燃印刷的第二次数字革命,这种印刷机提供数字印刷的多功能性和胶印的质量与速度。”尽管该机至今尚处于概念机阶段,但舆论已经赞美有加,是一种质的突破。

  二是早已进入数字印刷设备生产领域的规模化企业推出新设备的步伐不断加快。掌握着喷墨印刷技术的美国惠普公司在印刷展上一举推出十款数字印刷新机,无论是在承印门幅、承印材料或是在印刷速度上都有很大提升,数字印刷也从以往单一的以纸为载体的书刊与商业印刷昂首阔步进入使用厚纸的包装印刷、使用薄膜的塑料印刷、使用不干胶的标签印刷领域,适用范围更广更大。

  三是高宝、海德堡、小森等世界著名的传统胶印设备制造商都已进入数字设备的开发与生产领域。他们或者推出自己的数字印刷设备(如高宝),或者与数字印刷设备生产商联手开发(如柯美与小森)。

  在印刷加快数字设备发展的同时,印后设备制造厂商同样在积极跟进,马天尼推出了同惠普的连续纸数字印刷机联机的数据同步可变的印后装订设备,在国内,深圳精密达公司的印后设备也已经连接在江苏凤凰引进的柯达数字印刷设备上。

  在以后的日子里,尽管以纸为载体的数字印刷产品必将遭到各类电子媒体的强劲挑战,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数字印刷必将以其自有的优势,在克服了自身的短板后,在整个印刷市场的占比将会不断地与时俱进。

  发展3D打印关键在于材料研发

  “3D打印”是近段时间见著报端最多的文字,舆论也在热炒3D打印,但事实是3D打印刚迈进应用领域,3D打印的继续发展更多地在于材料工业,没有各式适合打印的材料作支撑也就没有3D打印技术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

  按照专业报道,3D打印的过程如下:首先在需要成型的区域喷洒一层特殊胶水,胶水液滴本身很小,且不易扩散。然后是喷洒一层均匀的粉末,粉末遇到胶水会迅速固化黏结,而没有胶水的区域仍保持松散状态。这样在一层胶水一层粉末的交替下,实体模型会被“打印”成型,打印完毕后只要扫除松散的粉末即可“刨”出模型,而剩余粉末还可循环利用。

  时至今日,3D打印已经在珠宝首饰、鞋类、工业设计、建筑、汽车、航天、牙科及医疗等方面有了应用。这些领域使用的基材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有不同的材料粉末与不同的黏合剂,有的是强调卫生与口味,像食品;有的是需要强度,如飞机与汽车的零部件;有的是需要与有机体的契合,像人体局部器官的再塑(如骨骼、耳朵)……,至于外观造型,在计算机三维数据的保证下反倒不是什么难题。

  在数字印刷设备的研发与生产上,我们国家已经远远地落后于发达国家,为了发展3D打印,对我们这样的泱泱大国,除了了解、掌握相关技术的使用外,更关键的是要加快相应领域的研究步伐,在工作母机的生产上我们需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决不能又像高端传统印刷机一样,基本上依赖进口,那是难免会被别人卡住脖子,至少也会被别人小瞧的。

  数字印刷的发展与网络连锁同步

  数字印刷的发展与网络连锁密切相关。

  迄今为止,虽然不乏从事网络出版的公共平台,如涂书网,但尚未出现覆盖面大、成规模的连锁运营商。前几年进入中国的美国快印先生、金考也都因水土不服而先后退出中国市场,由此可见,找到一种适合中国环境的数字印刷商业模式还有待业界的共同努力。

  网络传输、就近印刷是数字印刷的先天优势,网络连锁有助于数字印刷的发展。成立于2002年的上海大一数码技术有限公司在2010年与东方新闻网站联手成立“东方网印”,利用东方网的现成平台为东方网印的网络经营架起了一座四通八达的营销之桥,为投资人节省了自建网站所需的庞大费用。东方网印成立后着手组建签有保密协议、分布于上海17个区的加盟网店,负责印刷每天出版的《舆情分析》,而且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送达相关领导。事实证明,只要保密工作做得到位,完全可以就近实现通过网络传输的有限印刷。

  二年后,东方网印又与美国第一快印连锁加盟公司——FRANCHISESERVICEINC签署合作经营协议,引进对方成熟的管理经验,力图“从一个被动型的印刷承运商演变成为一个可以提供市场服务、新的商业计划的策划公司”。东方网印的总经理亢培琳女士认为,开始走上连锁经营道路的东方网印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把FSI公司的经营理念学到手,并且结合国情进行改造,在于转变传统经营模式,变等客上门的单纯加工型企业为主动为客户提供所需服务的文化型企业,事在人为。


[pagebreak]
  数字印刷的发展与数字出版、直邮的发展同步

  数字印刷的发展与数字出版、直邮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虽然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数据告诉我们,从2009年起我国数字出版营收已经超过传统出版,之后的二年,继续持大幅增长态势,分别达到1051.8亿与1377.9亿,增速维持在31%上下。但只要冷静分析这块产值的构成,就可以清醒地看到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工作才刚起步,在上述的2009年的数字出版产值构成中由手机出版、网络游戏、网络广告提供的收入要占到97.1%,与传统出版的关联度不大。我们甚至可以说,数字印刷这几年在我国发展速度不快与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迟缓有关,数字印刷至今为止的主打战场依然是在图纸打印及商业印刷,缺乏新增长点。

  数字出版发展滞后表面是作者的知识产权保护、出版社利益保护等问题,关键在于出版社对数字出版的认识,是借此实现一次质的飞跃,把内容产业与网络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利用数字出版便于满足读者的个性化要求、能够实现就近印刷、能够根据读者的要求定制完成特定读物等种种有利于读者的行为,让出版站上一个新的高度,还是思想上留恋传统出版、行动上作被动应对。实事求是的说,迄今为止领悟到数字出版真谛、主动融入数字出版的机构真还不多。

  在摸索数字出版的过程中先后出现过两种做法:先是出版单位发行自己的阅读终端,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并不能获得读者的青睐,他们不可能为了享受电子阅读而去购买不同出版机构的多款电子阅读器;继而是自己开设数字印刷工厂,这虽然解决了传统出版因为预印有可能导致的库存报废问题,但依然没有解决个性化出版、就近印刷的问题,而且由于成本的原因,至今还只能实现小印数黑白印刷不能用于彩色印刷。

  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出版应该是内容供应商、渠道供应商与生产供应商三者间的有机结合,由遍布各地的数字印刷机构、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构建起运营网络,由他们根据读者的需要,在内容供应商的授权下就近完成指定图书的印刷发行。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大大降低了发行成本,最快速度地满足了读者要求,出版单位在完成了读物的编辑出版工作后,其他的任务由渠道供应商和印刷供应商来完成。我们热切地期待着那一天的尽早到来。

  与此同时伴随着直邮业的发展,也一定可以为数字印刷带来更多的带有指向性的广告印刷业务。

  数字印刷的发展还在于个性化需求的增加

  需求无疑是推动市场发展的原动力,可以想象,伴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数字化印刷能够满足个性化需求的特长一定会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他们有着张扬个性的需要。

  有关数字印刷未来发展的结论是:与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相伴的数字印刷必将不断加快自身的发展步伐,印刷将在更大程度上突破原有的加工工业的自囿边界,与更多的类似IT行业、材料工业等联系在一起,需要创造出符合市场需要的新兴的商业模式。我国的数字印刷也将在连锁经营、拓展数字出版市场、为更多对象提供个性化服务上取得实质性进展。为了推动数字印刷在我国的发展,为了争取成为名符其实的印刷强国,我国应该尽早进入数字印刷设备及耗材的研发领域,发展3D打印的关键在于材料工业。

  总之,数字印刷是未来印刷业的重要一脉,但数字印刷在国内的现状也决定着较早进入这一领域是机遇与风险并存,我们不应因为设备供应商的忽悠过于看好眼下的市场,但有实力的单位确实不应放弃这块正在成长中的市场,重要的是要清晰认识自己所处城市对数字印刷产品的需要与发展前景,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有可能“百战不殆”,在“该出手时就出手”。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发展数字印刷最关键的当然是员工队伍的培养,只有做好了这方面的准备,无论企业选择何时进入这一领域都能做到“手中有粮,遇事不慌”。

  看清方向、储备力量、视机出手是国内数字印刷现状对企业工作提出的要求。今年初,全球知名的调查咨询公司派诺(PIRAINTERNATIONAL)发布的“2013-2018年的传统印刷VS数字印刷”报告认为:到2015年数字印刷应该可以占到印刷总量的33%,到2018年可以达到50%,虽说这一预计过分乐观,但数字印刷的前景整体看好应无异议。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争取数字印刷产品在整个印刷市场中占有的份额越来越大。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中国包装网运营的信息资讯发布平台,在任何情况下,本网所发布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的建议,任何人和企业据此进行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本网平台不承担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联系方式:0579-82057115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章程 | 网站制度 | 首批重点电商平台 | 评选专题单页 | 荣誉证书 | 世界包装组织成员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中国行业电子商务TOP100 | 中国商业网站100强 | 浙江电子商务10强 | 首批重点电子商务第三方平台 | 法律顾问
包装网竞价推广 | 广告服务 | 广告中心 | 客服中心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荣获2017年度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