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各国人民在各自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创造了不同风格的民族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动力和知识源泉。文化发展有着鲜明的民族特性,同时又与各国生产力发展阶段密切关联。上世纪初,世界部分国家开始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以职业文化、契约文化、质量文化、协同文化等为要素的工业文化开始孕育发展,显著推动了这些国家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新中国开始工业化建设后,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的工业文化建设也开始起步,“三老四严”、“蚂蚁啃骨头”、“二参一改三结合”等精神成果,是那个时代中国工业文化发展的标志性象征。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工业文化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企业文化、执行文化、责任文化蓬勃兴起,创新精神、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不断被倡导。当前,中国工业发展面临着新的环境,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是推动中国从工业大国走向工业强国的不二选择。文化是植于内心的修养,是无需提醒的自觉,是为别人着想的行为。对照这个标准,中国工业文化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需要文化界、知识界、出版印刷界继续奋力前行。
文化需要研究,更需要传播。文化是弥散地渗透在生活和工作的各个“细胞”中的存在,没有传播,文化就没有力量。印刷术发明后,出版一直是文化传播传承的主要形式。十几年前,有人曾预言,网络传播的兴起将使出版传播边缘化。十几年过去了这个预言没有变成现实。当前,网络传播与出版传播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有力地提高了传播的效率和影响力,而出版传播以其内容的准确性、权威性及阅读习惯、友好价值依然发挥着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出版历来对文化传播具有强烈的导向功能,本世纪以来中国工业文化的发展,出版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尤为明显。
印刷是出版发展的技术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印刷业通过广泛采用光机电和网络数字技术,已经把自己发展成为技术密集型产业,有力地支持了中国出版业的进步。当前,中国印刷业正在建设大批量个性化生产方式,未来中国印刷业将会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出版传播功能的转型升级。印刷产业属于工业产业,印刷产业文化是中国工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工业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印刷产业文化也将相应成长,不断为印刷产业发展进步提供新的精神激励和行为引导。
——摘自王文斌理事长在“2020印刷出版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