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中国人民长达八年之久、艰苦卓绝而伟大的抗击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战争取得了完全的 利。举国上下欢欣雀跃之时,印刷业在全国范 围内的布局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开始进行大规模的调整和恢 。具 表现在抗日战争爆发后 从沿海沿江城市迁移到大后方的印刷企业纷纷反迁,重回原址;沦陷区敌伪控制的印刷业由 中国人接管,并根 需要进行改组,重新安排生产;中共根 地的印刷业在新的形势下,大 多进行了合并和改组,规模不断扩大。变化带有全局性而又是多方面的。抗日战争 利后的 中国印刷业,虽因日本帝国主义长达八年之久的破坏和摧残,元 大伤,设备、技术和规模 ,远不及中华民族近代印刷业崛起之时的抗战爆发之前,但沉浸在欢乐中的中国文化、出版 、印刷界同仁,在抗战 利的鼓舞下,必将在现有基础上,继往开来,再创中国印刷之辉煌 。中国的印刷业出现了新的希望和曙光。这是当时摆在全国文化、出版、印刷界面前的现实 态势。遗憾的是,抗战 利不久,国共两 的第三次国内战争又起,全国重又处在战争环境 中。所不同的是,这是国内战争,国内战争只能影响和防碍印刷业的正常发展,不会像日寇 那样下意识地去破坏和摧残。在这一历史时期,印刷业变化之大莫过于各根 地中印刷 的动荡、改组和变迁。在这次变迁中,各印刷 (包括原有的、新建的和接收的)经过 迁移、合并、调整和改组,规模由小到大,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完善。尤其是各根 地 (此时已称解放区)印刷、出版、发行于一 的新华书店的建立,出现了以新华书店这 形式 综合管理印刷、出版和发行的管理 制的新模式。为三年内战结束后的管理 制的形成奠定 了基础。
第一节 台湾的印刷业
从1895年甲什战争,到1945年抗战 利,日本占 台湾五十年。这五十年的殖民统治,给台 湾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台湾的印刷业也一直在其控制之中,难以发展。尤其是1943年之后 ,日军因战事失利,更加紧搜刮台湾物资,加上战火所及,印刷设备受损,使印刷业处在萧 条之中。
抗战 利后,国民政府派员到台湾接收日本政府和军方产业,将日本人在战争末期合并了的 印刷会社,改组为后来的国防部印刷 。由中国人开办的民间印刷 ,经过战后的修 ,也 具有生产活版 、圆盘 和一些简单印刷设备的能力;纸张供应方面,不论 制纸,还是手 工抄纸,虽然质量和数量都难以恢 到战前水平,但还能以维持。1947年发生的”二二八” 事件,造成印刷业人才流失,给台湾印刷业带来一定的影响。三年内战的爆发和发展,造成 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物质 度缺乏,对印刷业更是雪上加霜。此时台湾的印刷业,石印 已大不如昔,但铅活字版印刷却逐渐抬头。当时无论文字排版、书刊印刷,还是表格和商用 套色印刷,大都采用铅印。锌凸版制造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凸版铅印开创了一个较好的发 展前景。
台湾回归祖国,给商界以自由、公平竞争的 会,创业印刷者也逐渐增多,现在仍在经营的 一些印刷老 ,有的就是在此时开办的。由于”这个阶段,台湾本身拥有的外汇十分稀少, 无法向国外购置设备,因此活版仍沿用日本人留下的字模及铸字 ,彩色印刷的分色制版及 印刷,不论平版或凸版原色版,都有人尝试去做,以填补以前由日本输入高级彩色或套色印 刷品的空档。” 陈政雄着《台湾印刷业的发展历程》。
1949年,三年内战基本结束,国民政府由中国沿海将大批军民及物资运到台湾,给台湾带 来了印刷设备、技术和管理人才。印刷设备器材方面:
中央印制 从上海运来大批先进设备和器材,计有十二台凹版印钞 、六台底纹印刷 、四 台立式八开凸版印刷 、两台全张米勒平版印刷 、两台对开米勒平版印刷 、四台海立斯 平版印刷 、数台美制裁纸 和很多铜模雕刻设备,以及铜模、鱼胶、转写纸、上海金山油 墨、IPI利达油墨和其它凹版用材料。
工矿公司运来两台日本滨田全张平版印刷 。其中一台是自动供纸的双色全张平版印刷 , 另一台是单色全张平版印刷 。
另外,陆军、海军和联勤制图 等军方印刷 ,运来大批美制印刷设备;商务印书馆的造 纸 、油墨 以及一些印刷设备于此时运到台湾,在台湾谋求开业和发展;国民 经营的中 华印刷 ,运来不少印刷 和制版、排版设备。
国民政府迁台时带来的这些设备和器材,无疑是台湾印刷业的一针强心剂,对台湾印刷业的 苏和发展,势必产生积 的影响。
第二节 东北的印刷业
东北三省从”九一八”事变后被日寇侵占,到1945年抗战 利,沦陷达十四年之久。七七事 变后,东北成了日本大举侵华的后方基地。在这里,没有国民政府控制的”大后方”。有的 只是中国共产 领导的游击队。尽管东北的抗日游击队遍布东北各地,并于1936年成立了” 东北抗日联军”,人员最多时达四万五千人,但由于条件艰苦等多方面原因,始终没有建成 像陕甘 、晋察冀等那样相对稳定的根 地,整个东北处在日寇白色恐怖统治之下。革 命的印刷事业也难以形成规模生产。东北的印刷业基本上控制在日伪手中。
抗战 利后,中共中央从延安中央印刷 等地抽调大批干部和印刷专业人员赴东北开展工作 。中共中央东北局先后在沈阳、哈尔滨,接收了日伪的”满洲日日新闻社”印刷 、”东亚 印刷株式会社”印刷 、《北光日报》印刷 、《松江日报》印刷 。此后,又于1946年, 在安东接收了《新声报》、《光华报》、《扫荡报》、《励行报》、”文化服务社”的印刷 ;在哈尔滨接管了哈尔滨铁路印刷所;1947年在哈尔滨接管了新华印书馆;1948年在长春 接收了《新生日报》印刷 ,在沈阳接收了《凯旋》、《民报》杂志社和”文化服务社”等 十多个小型印刷 。在这些新接收的印刷 的基础上,筹建了《东北日报》印刷 、安东书 店印刷 、公私合营哈尔滨新华印刷 、东北书店长春印刷 、东北书店沈阳印刷 等在当 时来说是规模较大的印刷 。其中,《东北日报》系中共中央东北局的 关报,先后建有 佳木斯、东安、哈尔滨等三个印刷 ;哈尔滨新华印刷 为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的公私合营 性质的印刷企业。二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作为典型事例,简介如下:
印刷 ">一、《东北日报》印刷
《东北日报》印刷 创办于1945年。
1945年10月,内战初起,《东北日报》社奉命撤出沈阳,向北满转移 。当时时间紧迫,只带走一小部分设备,有一台铸字 、一台八页 ,还有部分印刷器材和 物资。有五名拣字工、一名刻字工和三名装订工随行。撤退是分两个小组、从两条路线进行 的。一路一行七人,在长春接管了原《中央日 报》社印刷 ,并以此为基础,在长春筹建起《东北日报》印刷 。不久,工 又向哈尔滨 转 移。在哈尔滨,利用《哈尔滨日报》 印刷《东北日报》。此后《哈尔滨日报》印刷 更名 为《东北日报》印刷 。同时,在接收的一些小的印刷 、文具 、 油墨 的基础上,又组建了《东北日报》印刷二 ,主要印刷书籍和刊物。参见1984~1986年《中国印刷年鉴》第292、293页,中国印刷技术协会编,印刷工 业出版社1987年版。
1946年6月,又在佳木斯建起了《 东北日报》社印刷一 ,用以专门印刷书刊。1947年底,为 应变化了的新形势,决定将专 印书刊的佳木斯《东北日报》印刷一 更名为佳木斯东北书店印刷 。
另一路一行五人,在佳木斯筹建了《东北日报》社印刷二 。该 不久又从佳木斯 迁到东安建 。当 时在佳木斯的《东北日报》印刷 拥有六台大小不同型号的铅印 ,职工近二百人,月排字 量二百多万字,印刷每月二千余令;在东安的《东北日报》印刷二 ,有铅印 五台,职工 最多时近百人。
1949年3月,哈尔滨《东北日报》印刷 和佳木斯东北书店印刷 奉命迁往沈阳,组建东北 书店印刷 。
《东北日报》印刷 ,自撤出沈阳,几经周折、迁移,最后又回到沈阳,改组成沈阳东北书 店印刷 的发展过程,是抗战 利后三年内战时期中共领导下的印刷 ——主要是 报社印刷 ——变迁的典型写照。具有代表性。人们可以此窥见抗日战争 利后和三年内战 时期东北印刷业之一斑。
印刷 ">二、公私合营哈尔滨新华印刷
1947年4月,中共接管了黑龙江重镇哈尔滨。同年11月接管哈尔滨新华印书馆, 并委派公方代表进驻该 ,成立了公私合营哈尔滨新华印刷 。
哈尔滨新华印书馆,是国人开办的哈尔滨最大的印刷企业。其前身是姚桐轩、魏熙忱合办的 、以刻字为主、兼营石版印刷的”墨林堂”。初建时的墨林堂,只有两台四开的石印架。19 26年 永远印刷局合并,成立了股份有限公司,定名为哈尔滨新华印书馆。当时拥有两台石 印架、三台小八页铅印 、一台全开大石印 、一台全开单色印刷 等设备。主要印刷书籍 、报纸,也承印海报、包装纸等其它印件。至此,哈尔滨新华印书馆已初具规模,跨入了它 发展史上的兴盛期。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三省,哈尔滨新华印书馆被日寇改编为”滨江印刷株式 会社”,该馆的生产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