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皮包装  真空包装机  礼品包装盒  瓦楞机  光电传感  钉箱机  缠绕机  包装  废纸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现状及预测 » 正文

一次性用品浪费现象分析与思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7-29   来源:中国包装网   责编:中国包装网   浏览次数:1541   版权与免责声明

 根源在哪儿?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主任委员朱俊生告诉记者,一次性用品的产生与工业化大生产有着重要联系,之所以一经产生就长盛不衰,是其满足了人们对“方便快捷”的时代需求。很多人消费一次性用品已成习惯,一次性纸杯、纸巾、保鲜袋等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生活必备品。

    家住北京通州的郭女士说,现在家里已经离不开这些一次性用品了,上学的女儿基本上每天用一包纸巾;家里的垃圾桶一天要用掉至少两个塑料袋;另外,一次性毛巾、湿纸巾也是丈夫出差的必备品。这些一次性用品都是用完即扔,非常方便。数目庞大的消费群体,使得一次性用品有了销售的市场以及生存的空间。

    浪费了多少?

    根据笔者的调查与估算,全国400万家餐饮店,以每家餐饮店每天消耗100双一次性筷子计算,每天要消耗一次性筷子40000万双,相当于全国每天消耗50000棵生长了20年的大树,致使它们由资源变成垃圾。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13%,人均森林占有量居世界121位,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我们的后代,我们不能如此耗费我们的宝贵资源。

    再以一次性纸巾为例,一次性纸巾的成分,通常为“100%原生木浆”或“100%天然木浆”。统计资料表明,生产一吨纸一般要17棵10年生大树。2004年,全国生活用纸消费量为343万吨,相当于一年就要砍伐5831万棵10年生大树,才能满足人们生活用纸需要。

    垃圾知多少?

    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现在全世界每年生产多少塑料袋?消费者又使用多少塑料袋?这是个很难统计的天文数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个形象的比喻,说如果把人们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覆盖在地球表面,足以使地球穿上好几件“白色外衣”。仅以北京为例,据估算,北京市每年废弃的塑料袋就有大约23亿个。

    目前,我国光是每年扔弃在铁路沿线的塑料快餐盒就达8亿多只,加上城市快餐业的发展,每年废弃量达100亿只之多,其中80%以上未经回收,大量的散落在环境中。一次性的用品过多过滥,势必会造成对社会财富的大量浪费,耗费宝贵而有限的资源,污染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衍生多少疾病?

    生活中,人们已经习惯使用一次性用品,认为其方便卫生,特别是外出就餐时,一次性筷子、纸巾、牙签等已成为“必不可少”的用品。但事实上,一次性用品并非如同人们想象中那么卫生,而是存在不可小视的安全隐患,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消费者警示显示:一根不卫生的牙签含有细菌竟达到上万个。中消协指出,有的牙签外包装上标注“高级牙签”、“高温消毒”等字样,但大多是“三无”产品,既无卫生许可证号,牙签包装和消毒也未达到要求。据专家介绍,牙签是直接入口的用具,如使用卫生不合格的三无牙签或把牙签随便放在桌上或盘子里任人抓取,很容易附上乙肝、结核等病毒,传染给消费者。

    近年来,国家质检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对一次性餐具的调查中发现,近50%的产品不合格,其中包装速冻食品的一次性塑料餐盒、餐碗和托盘等问题尤为严重,它们添加了大量废塑料和填充物,遇热或油脂会释放出致癌致病化学物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对策建议

    1

    禁止使用

    中国饭店协会餐饮业发展处金勇认为,强制不准使用某些一次性用品可以有效地抑制一次性用品对于资源的浪费以及环境的污染。去年开始,北京有13家饭店叫停部分一次性用品的主动供应,这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方法。国家相关部门应鼓励人们使用可重复、可回收的产品,限制或叫停一些可能给资源、环境带来隐患的一次性用品的生产和使用。

    减少或禁止使用一次性用品在不少国家已成为现实。作为治理塑料废物污染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部分城市也发布了禁止使用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的规定。如杭州、武汉、哈尔滨、福州、广州、厦门、宁波、汕头等城市都颁布了有关政策、法规,禁止本地使用一次性泡沫塑料餐具。

    有分析认为,禁止使用木筷的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首先,国家政策允许林业企业合法利用森林资源,至于他们生产和出口什么产品,要靠市场机制来调节;其次,一次性木筷的生产企业可以安置大量职工就业;最后,虽然公民环保意识正在增强,但仍然处于较初级的阶段,也就是说,终端消费者无法真正做到不使用一次性木筷。

    因此,国家对一次性木筷行业一直采取的是谨慎引导政策,经过了6年的调研,从今年4月1日起,国家开始对一次性木筷征收5%的消费税,虽然不能够限制一次性木筷的生产和使用,但是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引导消费和节约木材资源。

    
2

    加强回收

    今年7月初举行的“200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绿色包装学术研讨会”上,不少专家肯定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安全与卫生,同时强调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前提是用过的餐盒必须回收。

    这些与会专家认为,造成“白色污染”

    的真正元凶并不是生产塑料餐具的材料本身,而是由于管理不善以及随意丢弃行为所导致。

    加强回收力度是缓解一次性用品对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1997年6月,北京市环保局与市工商局联合发出了《关于对废弃的一次性塑料制餐盒必须回收利用的通告》,要求在北京市生产、经销一次性塑质餐具的单位或个人必须自行回收利用废弃餐具,或者委托其他单位回收利用。《通告》还规定1998年的回收率必须达到30%,1999达到50%,2000年达到60%。

    上海在一次性餐具的回收方面做了很好的探索,2004年6月14日,上海市政府颁布了《一次性塑料饭盒管理暂行办法》。根据该文件,上海市财政局、市容卫生管理局、物价局先后联合发文,对重量为5克的一次性塑料餐盒按每只0.03元向生产餐盒企业征收回收处置费。

    据上海废弃物管理处介绍,对一次性发泡饭盒,他们允许使用与销售,但要求回收(利用),部分地区禁止使用销售(鼓励替代),强调生产者责任制(源头控制)。使用过后以环卫回收为主要渠道,社会回收为辅助,目前上海每天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120万个,日回收80万个以上,回收率70%多。

    北京市政管理委员会宣传教育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清洁的废塑料制品除了可以重复使用外,还可以造粒、炼油、制漆、做建材等。所以,一定要在废塑料制品进入垃圾之前将其分类回收上来,才能加以再生利用。

    业内专家指出:回收利用可以避免“视觉污染”,解决“潜在危害”,缓解资源压力,减轻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负荷,少占用土地,并可以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是一种标本兼治的办法。目前,发达国家大都走回收利用的路子。

   
 3

    寻找替代

    塑料废弃物长期残留在土壤中,难以降解,会造成土壤板结,导致农作物减产,严重污染环境,为此,自上世纪70年代起,可降解塑料成为塑料的代替品。可降解塑料有两种,一种是光降解,即在原有高分子塑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光敏剂,或是碳酸钙、滑石粉;另一种则是生物降解,即在塑料原料中加入淀粉或藕合剂。

    但是,在“2004健康产业与生命科学高层论坛”上,上海市环保产业协会副会长郑华兴先生用十分肯定的口吻对降解塑料予以了否定。

    郑华兴说,塑料是高分子材料,永远不能像植物纤维那样还原成二氧化碳和水。降解后的塑料分子依然会与土壤结合,使土壤微生物减少,造成土壤板结、沙化、农作物减产。说到底,降解塑料实际上只是使塑料提前老化或裂化、粉化,让人眼睛看不见而已,最多也仅仅是减少了视觉污染。值得关注的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后果还将伴随着这一产品的使用而影响消费者的健康,一次性塑料餐盒等产品中添加的碳酸钙及滑石粉会残留在食物当中,消费者食用后有产生肾结石的危险。据了解,目前,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不再提倡生产和使用降解塑料一次性用品。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已经研制出了绿色环保的纸浆餐具,这种纸浆餐具以甘蔗、芦苇、稻草等天然植物纤维为原料,使用中可抗120℃高温油,100℃开水,两小时不渗漏,回收还可再生造纸,填埋可泥化为有机肥料,成为二氧化碳和水,还原于自然,不会污染环境。但是,由于纸浆餐具的成本较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高得多,就是与降解塑料餐具相比也高了许多,这成为纸浆餐盒代替塑料餐盒的最主要瓶颈。

    上海市绿色工业促进会会长巫廷满认为,在对待以泡沫塑料制品为主源头的“白色污染”上,还是采取“回收利用为主,缩源禁弃跟上,在有把握的情况下推出替代物”的策略较为合理。至于布袋子代替塑料袋的做法,这属于使用习惯的范畴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中国包装网运营的信息资讯发布平台,在任何情况下,本网所发布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的建议,任何人和企业据此进行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本网平台不承担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联系方式:0579-82057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