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皮包装  真空包装机  礼品包装盒  瓦楞机  光电传感  钉箱机  缠绕机  包装  废纸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进口出口 » 正文

初议加入WTO后印刷企业的数字化管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7-31   来源:中国包装网   责编:中国包装网   浏览次数:1105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加入WTO后印刷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产品质量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形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进步的标志。在当今世界经济趋于全球化的形势下,产品质量已成为国际市场争夺的决定性因素。

  加入WTO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作为我国工业体系中的印刷工业是一个怎样的状况呢?

  经过建国50多年的建设,我国印刷工业已有了很大的发展,我们已拥有国有、集体、民营、外资等所有制形式的印刷企业15万家,300多万职工。新闻出版总产值已达到1500多亿元,占国民经济总值的1.8%,已基本上形成初具规模的印刷工业体系。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引进国际先进的机器设备、印刷技术和管理经验,使印刷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印刷产品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部分产品质量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从总体上看,无论从印刷工业水平,还是产品质量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随着加入WTO进程的推进,外资企业进入我国印刷市场大势在即,国外印刷跨国集团早已看好中国数以百亿计的潜在市场。他们将以雄厚的资金、一流的装备、科学的管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灵活的经营手段,打进和占领我们的市场。跨国印刷集团的进军,外资印刷企业的进入,将会对我国的印刷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构成极大的威胁,产生强大的冲击。他们拥有世界最领先的机器设备和生产流水线,已形成了规模化、集团化、社会化、专业化的生产态势,具有极强的市场占有力和竞争实力,他们的高新技术、信息数字化进程和低廉的价格,将对我们仍处于传统的印刷产业形成严峻的挑战,对我国相对落后的印刷企业构成直接的、残酷的冲击。

  加入WTO,为我们提供了利用外资、参与竞争、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促进我国印刷工业科技进步、缩小与世界先进国家差距的大好机遇。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力和挑战。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要保护和发展我国的印刷工业,我们的企业要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我们的印刷企业如何把握机遇、搞好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的生存和竞争能力.是摆在每一个印刷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走出认识误区,对应入世的挑战

  加入WTO,我们要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面对强大的国外竞争对手,在我们的国内企业、特别是中小印刷企业中,产生了一些模糊认识和为难情绪。我们必须尽快走出这些认识上的误区,才能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信心,振兴我们民族工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一,以国际标准参与竞争,我们的民族工业很难立足。加入WTO后,我们面临的是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我们的对手是装备精良、技术和管理先进、实力雄厚的跨国集团,我们的印刷企业无法和他们抗衡。

  其实也不尽然。国际市场的打开,国外印刷集团是会采取国际先进印刷标准来占领我们的市场。例如,国际标准规定在彩色印刷中要放置测试条,而我国大部分企业由于受印刷机械和造纸业规格的限制,一时还很难做到。况且有相当一些国际标准基本都是按照发达国家的情况和水平制定的,在不少方面对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是一种制约。但是,我们可以借鉴韩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加入WTO的一些成功的作法,加强对WTO游戏规则的学习和研究,学会运用文件中合理保护的有关规定,在WTO大的框架下,在不违反WTO规则的前提下,积极研究和制定我国既与国际接轨,又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标准体系,为我们的企业保驾护航,参与国际竞争,保护和振兴我们的民族工业。

  其二,市场的竞争,是高精尖产品的竞争。产品质量越精越好。这是我们在认识上的又一个误区。

  市场的竞争是产品质量的竞争,但不是绝对的高精尖产品的竞争,我们强调产品质量,也不是越高越好。若大一个国际国内市场,社会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多档次的,我们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与实力强大的跨国集团争比生产高精尖产品,无以可比。但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设备条件和自身特点,在不断改造和提高装备、技术、工艺质量和管理的前提下,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找自己产品对路的市场,创造和发展自己的名牌产品,承接一些一般的和专项领域的印刷活源。这样,既可满足社会上不同品味、不同用途、不同层次的消费需要,又可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又占据了市场的一块份额。我们又何必都跟在人家的屁股后边去争夺高精尖产品呢。我们必须走出认识的误区,学会在市场竞争的夹缝的误区,学会在市场竞争的夹缝中寻找和发展自己的市场份额,自强自立。我们完全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所作为。 

  其三,占领市场主要靠攻关。甚至我们有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亲临一线,不惜血本大打广告战,利用让利、降价、回扣等手段,开拓市场,寻找产品销路,并为一时之利,沾沾自喜,津津乐道,忽视了产品质量的管理。

  我们说,占领市场,攻关固然重要,但归根结底还要靠优质的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是抢夺市场最坚实可靠的基础和保证。没有货真价实的产品质量做后盾的广告是虚假无力的,靠让利、降价、回扣推销产品是靠不住,不能持久的,它从根本上损害了企业和职工的利益,损害了企业的形象。况且,加入WTO后,这些小技俩和攻关的小账是无法与跨国集团的大老板竞争的。我们面对的是国际化的大竞争市场,竞争的优胜,要靠具有国际先进标准的产品质量,靠客户认可的优质产品,通过改变我们的观念,更新我们的装备,提高我们的工艺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来提高我们的市场竞争能力,把印刷产品质量搞上去,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对应入世的挑战。

  三、加强印刷企业质量管理应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入世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要看我们的企业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市场的竞争,关键是产品质量的竞争。面对入世的挑战,我们的印刷企业,必须努力增强自身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加强企业质量管理,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一)必须转变观念,增强忧患和质量意识。

  特别是企业最高管理者的质量意识。加入WTO以后,我们要面对激烈竞争的国际化大市场。我们的印刷企业,无论在设备技术水平,还是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都处于劣势。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形势的紧迫性和严峻性,增强忧患意识,牢固树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观念。产品质量决定市场的占有,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企业就没有希望。
 
  我们在这里特别强调企业最高管理者(总经理、厂长、党委书记)的质量意识,因为他们是企业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是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网络的核心。一个企业能否真正地搞好质量管理,最高管理者的质量意识至关重要,对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举足轻重。问题是,我们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对质量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口号上,或写在文件和制度上,他们或者是统筹方方面面,繁忙于诸项事务,忽略了“质量第一”的位置;或者是半路出家,对印刷企业的管理规律一知半解,管理观念还停留在门外汉的水平上,也就根本无法以坚强的质量管理,保证企业优质的产品,带领企业全体职工去争夺和占领激烈竞争的市场。企业最高管理者是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和灵魂,没有他们优秀的自身素质、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熟练的业务管理水平,就不会有企业“质量第一”的全员意识,企业的质量管理就不会落实到实处。企业“以质取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个份额就是一句空话。

  (二)必须有明确的质量目标

  我们以往的质量目标,往往只局限于国内同行的比较和竞争,确定每年要达到多少军优、署优产品,达到多少比率的产品合格率。加入WTO后,我们面临的是国际化的竞争市场,我们的竞争对手是具有强大实力的跨国印刷集团公司。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企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时,必须有一个新的国际化的标准。要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学习、研究和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发展目标,创造和形成自己的一批高质量、高档次的名优产品,具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特别是中小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制定好企业的质量目标,加强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增强市场的竞争力。

  (三)必须建立、健全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

  为了实现企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必须从组织机构入手,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大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力度。充分发挥每一个员工的作用,形成以最高管理者为核心,各部门、各岗位紧密联系、相互协作的质量管理网络体系,以适应加入WTO后市场竞争的形势。

  必须健全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制定从厂长———科长———车间主任———班组长———操作工人的质量责任制。明确规定企业每一个人在质量工作上的具体任务、责任和权力。把全厂有关质量的各个环节连接起来,把每个职工的质量意识和责任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严密的质量管理工作系统。这既是企业管理的首要环节,也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
 
  必须建立责任心强、技术业务素质高的质量检测队伍。严格自检、互检、抽检和专检的产品质量检查制度。环环相扣,层层把关,严格落实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实行质量否决权,重奖重罚,奖罚到位,奖出干劲,罚出警惕,保证企业的产品质量,拿到市场上让客户满意,具有竞争力。
 
  (四)制定和严格执行印刷工艺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

  质量标准是企业质量管理的基础和核心,是产品质量控制的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印刷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必须建立健全科学先进的产品质量标准,全面实施质量国家标准。企业必须按标准组织生产,无标准或不按标准生产的企业不得从事生产。1999年9月,国家新闻出版署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中国包装网运营的信息资讯发布平台,在任何情况下,本网所发布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的建议,任何人和企业据此进行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本网平台不承担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联系方式:0579-82057115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章程 | 网站制度 | 首批重点电商平台 | 评选专题单页 | 荣誉证书 | 世界包装组织成员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中国行业电子商务TOP100 | 中国商业网站100强 | 浙江电子商务10强 | 首批重点电子商务第三方平台 | 法律顾问
包装网竞价推广 | 广告服务 | 广告中心 | 客服中心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荣获2017年度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