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专业人士在某次晚宴上笑称:“大家都说,奥运会一过,印刷包装企业就会好起来。”
这句许很有悬念,是基于强烈的生存感受基础之上的预言。当然,诉诸于大庭广众之外。
但事实真如此吗?
1
先让我们把目光投向现状——
以2008年为例,印刷包装业的企业对“奥运印刷年”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往往被恶劣的经营环境所触痛,不少媒体在分析报业印刷、按需印刷领域,能够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预计总投资额达160亿美元的这块大蛋糕中分多少羹,却忘了提醒业内人士,国内近十万家印刷企业,中小型企业占了绝大多数,媒体披露的获益者是大型的集团式企业,奥运相关产品印刷选用的设备也多是国际制造商的设备。高处不胜寒,要想获得奥运订单,对绝大多数印刷包装企业、印刷包装制造商而言,真是蜀道难,难如上青天。
原材料无何止的上涨,印刷工价却“按兵不动”,在媒体的呼吁下,依旧根本看不到上升的现实性,笔者观察到有个别在社会上口碑极佳的大型印刷包装企业,试图提高工价,但那只是大海捞针的个案,不宜提倡更无法复制。
2007-2008年初,国内外CTP版材和CTP设备制造商在中国大陆的系列不寻常举动,让人对2008年初中国市场的60-70元/平方米的热敏版材,到2008年底CTP版材价格下降到45-50元/平方米充满了期待[注2],那将是一个普遍认可和接受的水平,那意味着CTP设备应用的爆发期将到来,可惜2008年已过了大半,这种趋势显然没有出现。
2
市场变得快,何况今日是“全球化的市场”——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化,及WTO保护期的结束,中国的印刷包装企业,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强烈地感受到,国际原材料市场的一举一动与自己息息相关。
有关数据披露:目前国内文化用纸、包装用纸、生活用纸普遍涨幅分别约达30%、30%、10%,而新闻纸从2008年1月的4850元/吨涨至3月的5450元/吨,涨幅创5年来的新高。
《广州日报》一篇有关第五届广州国际造纸展览会(7月23日-25日举行)最新报道还披露,“众多国内外造纸企业或公开,或者暗示,纸张涨价势头‘还没完’”。被称为国内造纸巨头的东莞玖龙纸业向《广州日报》暗示:“原材料都涨了不止30%啦”,其潜台词,是:“国际纸浆、燃油等价格的大幅上涨不无关系,目前我国纸张的主要原材料纸浆主要依赖进口,纸浆成本约占各大厂商生产成本的一半左右。”
让我们再把目光投向印刷包装企业另种原材料油墨,国际原油价格的飙升造成石化原料价格相应提高,及中国政府为确保向国际社会承诺的北京奥运会将达到“环保奥运”的承诺,加大限制颜料、化学中间体等高污染产业等诸多因素,对富林特集团的油墨生产和服务构成巨大压力,富林特集团(Flint)宣布自2008年7月1日起,对旗下印刷油墨业务销售的所有产品提价20%。
......
3
左顾右盼,原来还要学会看“国际市场”吃饭,这与奥运会又有何关系呢?
那么,谁来左右国际市场呢?恐怕连中国政府也无能为力。
也许,我们只能学会,一方面谨慎地观察印刷包装原材料的走势,一方面开源节流,强化内部管理。这正是笔者了解到的务实的企业心态。
业内一家大型的、销售业绩连年增长的印刷企业已经准备“过冬天”,这才是聪明人的做法,古语有云:“居安思危”,何况,今日何来“安”之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