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CMAI最近期报导指出,欧洲地区有数家轻油裂解厂在 4月时发生事故,导致当地乙、丙烯供给相当吃紧;这几家轻油裂解厂分别为Shell(年产乙烯90万吨)、Dow(年产乙烯60万吨)、Atofina(年产乙烯52万吨)、Enichem(年产乙烯76万吨),以及位于利比亚的RASCO(年产乙烯33万吨)等。
据指出,欧洲地区除上述几大轻油裂解厂纷纷因机械故障或冷却系统等因素降低操作率外,还有诸多轻油裂解厂因操作问题降低产能,造成欧洲当地乙、丙烯价格居高不下,并由美、亚洲等地区进口支应。
据本地石化业者表示,最值得注意的是,自上周起已有远东区的乙烯原料出口至欧洲销售,这是一项重要的讯息,这显示欧、亚两地的乙烯行情已有足够的落差引发双方贸易进行,如此一来,亚洲乙烯行情极可能被欧洲市场带动上扬,此情势也是远东区石化业者关心的重点。
业者指出,欧洲地区乙烯现货价每吨高达 640美元,而韩国上周乙烯出口价格每吨不及 500美元,双边乙烯行情的落差已有足够诱因让亚洲原料出口,而此诱因将拉高亚洲区敏感的现货市场行情,预估乙烯价格可望迅速回升到每吨 500美元以上,同时带动各项中间石化原料行情走高。
由于欧洲当地出状况的轻油裂解厂规模均相当大,短期内尚无法恢复供应,此局面将使远东区石化行情蠢蠢欲动。
CMAI甚至指出,由于欧洲当地计划内及非预警的乙烯厂陆续发生事故,使当地目前乙烯需求非常强劲,乙烯原料的下游衍生物生产线均100%全能生产,以应付市场的强劲需求;同时,欧洲当地下游厂商因预期上游石化原料将涨价,也尽量囤积库存以避免买入高价原料,这也是导致欧洲石化原料需求强劲的因素之一,另一重要的因素为欧美地区强劲的经济成长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