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成药外观包装简洁大方,给人以美观、安全、信任的感觉,但在包装过程中还是有以下不足之处,浅谈如下。
过度包装。例如有些颗粒剂1盒只有3包,只够服用1天1次就需要几盒,从而造成外包装的浪费。由于中成药绝大部分需服较长时间,所以应单包装(在体积允许的条件下)以3天服用量为佳,这样,既不浪费药品又节约了资源。
树立品牌形象。有的厂家把自己的药品包装设计成统一的形式,除了包装上的药名、说明不同外,其他部分都一样。这样的包装容易混淆,使药剂师在发药的过程中忙中出错。所以厂家在包装设计中应有所区别,各有特色,在颜色上要有较大的差异。
用量不易掌握。有些瓶装的丸剂、糖浆剂、合剂等虽注明装量和标准的计量单位,也标明了每次服用量,但患者不可能都有天平、量杯,只好估量服用,从而影响了用量的准确性。所以在糖浆剂、合剂包装物(瓶)上应刻上标准的刻度标志,或者配备小量杯。某些丸剂最好使用小包装,1次1包,或者能确定一次服用的粒数,使患者能准确服用。
另外,现在很多包装中用了塑料薄膜,在防潮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造成了极大的环境污染。其实现在很多的内包装已采用了密封性能较好的铝箔纸、瓶等,有的还附有防潮剂,并且在储藏、运输过程中对温湿度也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可以不用塑料薄膜包装。
信息来源:pack.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