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转型,是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与会人士认为,碳达峰、碳中和将带来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变革,这是巨大的挑战,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机遇,将助力绿色金融、绿色能源、绿色技术的发展繁荣。
绿色金融大有可为
“根据预测,中国实现碳中和需要的投资将达到百万亿元级规模,资金需求大,绿色金融空间也很大。”兴业银行行长陶以平说。
记者了解到,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我国绿色贷款余额超过13万亿元。与会专家认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对于金融业是一个重大历史机遇。绿色金融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引导和服务的双重作用,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绿色溢价,实现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
“绿色金融的本质就是要将一项项的生态环保任务转化成发展潜力。”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蓝虹说。
陶以平认为,绿色金融在继续服务污染防治的同时,可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工业节能减排、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等领域的支持,形成新的服务着力点和业务增长点。
绿色能源空间巨大
在“绿色清洁能源”主题论坛上,6项能源投资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总投资超过千亿元。
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多名与会人员认为,大力发展绿色清洁能源,是低碳转型、绿色发展的应有之义、必由之路。实现“双碳”目标也给绿色能源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巨大空间。
“绿色低碳对于我们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高金山分析,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风电、光伏的装机量需要达到12亿千瓦,目前还存在巨大的缺口,也意味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姜学峰提出,根据测算,实现碳中和目标意味着到206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要达到75%至85%,下一步要加快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
专家同时指出,风电与光伏产业以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每年投资额近万亿元,将成为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绿色技术创新潜力无限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关键是用绿色技术替代传统技术。”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说,要遵循绿色转型规律和市场规律,立足长远,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分阶段有步骤地稳步推进。
在他看来,绿色技术应该达到三个目标:一是高技术含量和生产率;二是少排放或零排放;三是与传统产业相比有竞争力的成本。光伏产业的发展证明,通过努力做到这三条是有可能的。
“减排离不开大数据,也离不开IT技术。”北京东方国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管连平认为,在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信息化将扮演重要的角色。这家公司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主要为高排放、高耗能的企业进行节能改造服务。
管连平表示,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应用到能源管理、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等领域,会带来显著的能效提高和节能减排效益。
还有专家认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既要求低碳、脱碳技术要有革命性的突破和创新,也为这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更多平台和场景。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的重大科技攻关,智能电网、储能、氢能等技术的研发应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研发推广等,都有望迎来一个“蜜月期”“爆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