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皮包装  真空包装机  礼品包装盒  瓦楞机  光电传感  钉箱机  缠绕机  包装  废纸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现状及预测 » 正文

报纸改版:变“脸”也变“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4-25   浏览次数:9080   版权与免责声明

  近一段时期以来,多家报纸的改版不约而同地进行着。从追求视觉冲击到变换版面定位,从重构报纸内容到力争聚变效应,在这一轮改版中立体化地呈现出来。变,是报纸的常态,是报业在新传播环境下所做的改变与尝试;不变的,依旧是对新闻品质不断提高、影响力不断增强的坚守与追求。
 
  改版

  这两个字在报业的出现频率很高,但这一轮的改版还是值得关注。

  这是一轮“集体”改版。在最近几个月里,北京、广州、成都、山东、云南……多家报社不约而同地进行了改版,且变化之处确实让人叫绝。

  这是一轮带有颠覆性的改版。《广州日报》的“第一纸”,《华西都市报》的“第一眼”,这些设置都对报纸原有的版面功能进行了颠覆性的改造。

  这是一轮更贴近读者的改版。一些报纸尝试推出“速读”版面,让读者能在短时间内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在形式贴近的同时,内容上的贴近也特别清晰地体现在民生定位上。“坚决坚持坚强的民生路线”——这是《生活新报》此次提出的口号。

  这是一轮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的改版。报纸一方面把网络的内容“为我所用”,比如《北京晨报》的新媒体板块,同时将改版视为媒体融合的契机,比如《华西都市报》此次坚持“集群”发展的理念。

  当然,在这些内容发生变化的同时,改版的最直接效果——版面视觉也越来越具有冲击力了,因此,我们也听到了这样一句话——将好看引申到报纸骨髓。

  视觉变革 “将好看引申到报纸骨髓”

  代表媒体:《新京报》《京华时报》等

  眼球经济、眼球时代、眼球效应……这一系列熟知语形象地展示着一个道理:信息盈余的今天,能否让受众的视线在你的产品上多停留一秒,是决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对于面临各种挤压的报纸来说,改变外在形象、增强视觉冲击,同样如此。

  在新近改版的报纸中,《新京报》开设的《拍者》专版就是突出报纸视觉化的力作。近期刊发的一个整版反映南海钻井平台工作人员生活细节的照片,是独家影像资料,所有图片都是来自《新京报》的一位“拍者”。执行总编辑王跃春告诉《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创办这种形式主要是希望“开门办报”,吸纳读者为报纸提供更丰富的视觉内容和新闻素材。“读图时代正在真正到来,图片可以替代文字,表达文字所不能表达的内容,报纸要为此做好准备。”王跃春谈道。

  除却大幅度利用图片增强吸引力之外,调整文字字体及标题和图片设置位置也是报纸改变面孔的一个方面。《京华时报》总负责人李洪洋告诉记者,为了使版面更加和谐、层次更加清晰、视觉更加现代,强化读者阅读的“悦感”,改版后的《京华时报》除保持了现有的黑体体系以及头条超粗黑字体的特色之外,将其他标题改成了兰亭黑系,正文字体改成了博雅宋,并增加了标题区域的留白。同时,在图片使用方面强调“大图”、“上置”两个基本原则并增加新闻制图及漫画、图表。

  再来看云南的《生活新报》,改版当日的封面版上,一个硕大的“变”字雄壮地屹立在版面中央。也就是从那天开始,微博上相继贴出《生活新报》各种富有冲击力和感染力的版面视图,读者惊喜地发现这份报纸的面孔如脱胎换骨般大变。

  《生活新报》总编辑陈磊告诉记者,这次报纸视觉改变的初衷是“将好看引申到报纸骨髓”。据了解,这次改版《生活新报》重点改造了视觉部门,将视觉总监设置在夜班的重要环节,并直接参与当天重要新闻选题的制作。除了视觉总监总体把控之外,分别有一名漫画美编和一名插图美编负责每天的画图,并设置一名3D美编和两名2D美编负责每天的制图。在随后的版面中为儿童安全营养早餐制作的那个充满裂纹与缺口的碗以及众所周知的胶囊漫画,都是改版后《生活新报》在视觉上为读者带来的享受与惊喜。

  瞬间关注 “重构”版面设计图

  代表媒体:《华西都市报》《广州日报》等

  一版时政、二版言论、三版要闻、四版深度……这些被多家报纸采用且沿用多年的版面位置设计正被悄然打破。4月16日,《华西都市报》再次改版。“重构,无疑是《华西都市报》2012年创新改版的关键词。”该报常务副总编辑方野告诉《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

  何为重构?方野为记者一一举例说明:在精品力作的重构上,集报社之力将报纸的第二叠(5版~8版)打造为阅读精品,营造“第一眼”必看的精品版面;在版面呈现的重构上,通过1版、5版、9版的封面化导读、图示化包装,将封面版升级为视觉“画报”;在报纸结构的重构上,以“5+2”模式分别满足读者对新闻纸和休闲纸的阅读需要,全面引领星期六、星期日的周末阅读新潮流,切中成都人周末慢生活的阅读期待;在传播媒介的重构上,通过全方位升级华西魔码(《华西都市报》旗下的华西都市网自行研发的手机二维码产品),实现信息传媒载体和容量的扩容。

  “重构,还体现在报网融合的实质推进上。”方野告诉记者,此次《华西都市报》报网融合,着眼于整合不同形态、不同介质、不同传播渠道的媒体优势,各个平台明确区分,各展所长。比如,《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强调速度,华西都市网强调宽度,华西魔码强调广度,《华西都市报》强调深度和锐度。

  和《华西都市报》“前后脚”改版的《广州日报》也在重构新闻传播理念上下了不少工夫。4月10日,新改版的《广州日报》就以其“第一纸”的设计让业界再次刮目相看。

  所谓“第一纸”,其实是报纸第一叠的4个版面——“在第一张纸上,从封面到封底,有我们为您精心打造的四大‘今’版——《今日天下》、《今日观点》、《今日互动》、《今日生活》。”报社编辑部表示,“第一纸”正是研判传媒格局、顺应阅读需求,主动为数百万读者提供最佳服务的全新阅读产品。对于“第一纸”能带给读者何种便利,《广州日报》在改版词中进行了说明:《今日天下》带您纵览最新最猛新闻动态,掌握报道精华;《今日观点》与您分享最新最锐思想盛宴,体验头脑风暴;《今日互动》邀您发言投诉评报点题,与您透视社会万象及其幕后真相;《今日生活》为您提供衣食住行保健玩乐大全,做您生活管家。“不劳翻寻厚厚一沓,第一张纸在手,精华一目了然。”这就是《广州日报》设计“第一纸”的初衷。

  理念变革 版式中的“民为贵”

  代表媒体:《生活新报》《深圳晚报》等

  “坚决坚持坚强的民生路线”——这是改版后的《生活新报》提出的一个口号。“民生时事叠在整个《生活新报》的版面构造中位列第一叠,而且雷打不动,日日如此。”总编辑陈磊告诉《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这次改版,除了在板块上对民生新闻给予固定和扶持之外,报社还布置专门的力量挖掘民生新闻、进行民生政策解读和民生调查。”

  众所周知,2012年云南遭遇3年连旱,很多媒体都在报道帮助旱区,《生活新报》同样不遗余力,但他们却并未满足于此。如何能让云南在明年后年,甚至百年之后能够不再受旱?《生活新报》记者历时数月,跑遍了云南十多条河流湖泊,调查云南水源地现状,提出云南水利改造和保护方案,为干旱中的云南奉上自己最诚挚的建议,推出大型专题报道《云南水利考》。

  同样在改版时狠抓民生新闻的,还有处于改革开放最前沿城市的《深圳晚报》。从1994年创刊迄今为止,《深圳晚报》已经走过18个年头。总编辑丁时照在谈到报纸改版定位时直言,18岁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正式成年,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对一张报纸来说,18岁发出的声音就要大气、有刚力。针对深圳百万家庭,《深圳晚报》提出了“民生报、家园报、服务报”的定位,并在内容上作了很大调整。

  为了让报纸保持姣好面容进入家庭,《深圳晚报》在内容上作了“减法”。丁时照提到,涉及凶手、暴力、血腥、性以及赌博一类的内容统统被摒弃在外,报纸的二版全部围绕民生信息,重在服务市民。除了体现在报纸上,《深圳晚报》还利用自身影响力主办多种服务民生的重大活动及工程。比如,千人工厂以及即将开展的万人牵手活动等。“工厂作为最大的社区,千万名支撑深圳发展的打工者不应该是这个城市的过客。我们走进工厂,不仅为他们送去报纸,还开辟专栏,请他们书写自己的深圳梦、青春梦。”丁时照说道。

  旗帜鲜明 推出“态度新闻”

  代表媒体:《山东商报》 《生活新报》等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山东商报》推出的《态度新闻》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这个不定时、不定版面的栏目得到很多人的认可,尽管新闻该客观陈述还是该引入态度的争论还没分出个输赢,但《态度新闻》毕竟是告别一些不痛不痒的新闻的有益尝试。

  《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翻看近期《山东商报》推出的《态度新闻》,其中包括轰动一时的“毒韭菜”事件,还有“学校操场外的臭垃圾场”事件。无论是哪个选题,该报在《态度新闻》里进行跟踪、报道、呼吁,并使事件最终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与处理。

  看到这里,很多人会觉得这是似曾相识的监督报道。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从《山东商报》编委会了解到,《态度新闻》是为抵制伪监督报道而生,是为避免那些掺杂了更多私利的监督报道的出现。为此,编委会为《态度新闻》设置了两个理念:敏锐度和建设性。所谓敏锐度,就是报纸要时刻关注民生,关注各个层面读者的诉求,关注各个领域存在的问题,第一时间做出报道;所谓建设性,则是说该报的新闻已经走出都市报初期简单的“博眼球式”报道阶段,远离大玩噱头和情绪宣泄,发现问题更多地是为了解决问题,为社会的进步尽一份力量。

  其实,体现一家媒体态度有很多种方式,版面语言同样是无声胜有声的最好选择。在不久前的“毒胶囊”事件中,有些专家提出一天吃6类毒胶囊不影响健康的说法。对此,云南《生活新报》在头版用胶囊图片结合字体组成了一个大大的“呸”字。该报总编辑陈磊说,媒体的态度是报纸与网络竞争最有杀伤力的武器,“我们不能对某些专家爆粗口,但是一个‘呸’字将媒体态度充分体现出来”。改版后的《生活新报》遵循着“态度、温度和深度”的报道策略,让新闻更好看。

  陈磊说:“新闻监督真正的价值不是报纸出名了、报道被转载了、官员撤职了、政府注意了……而是让所有受害者不再受伤害,让那些试图再伸手贪腐的缩回他们的黑手;民生的最高境界不是服务,而是引领;一个优秀的媒体,应当设置议题,提供解释、观点与思想,干预并促进社会进步。”

  聚变效应 以改版促融合

  代表媒体:《北京晨报》 《华西都市报》等

  《北京晨报》在今年的2月6日进行了一次改版。“此次改版,就是希望报纸能在网络传播的大环境下产生聚变的力量。”该报总编辑谢星文向《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推荐了几个改版后很有看头的版面:《大城速览》、《区县民生》和全媒体板块的4个版面。

  谢星文所说的“看头”,主要是针对纸媒如何整合网络媒体内容而言。《大城速览》每天一个版,但每条新闻仅百字有余,这就意味着读者可以对北京、上海、纽约、巴黎等国际大都市的新闻一目了然。依照这个思路,改版后又推出了《区县民生》。如果说这两个版面针对的是网络新闻浩如烟海的问题,那么全媒体板块则是为了解决网络媒体的碎片化效应而设置的。这一板块整合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资讯,出版《全媒体-视讯》、《全媒体-网文》、《全媒体-看台》等版面。“不用你去搜索,我们都帮你搜好了”。谢星文这样规纳这几个版的优势。

  无独有偶。《华西都市报》此次改版也是将报纸发展放在新传播环境下进行思考的结果。“随着传播新时代的到来,报纸如何持续进行创新,又将向什么方向发展,以什么形式在传媒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媒介融合生态下的《华西都市报》新一轮创新改版,就是要着力解决这些问题。”方野表示。

  4月16日,《华西都市报》改版的当天,全新的华西都市网也同时上线。对于这种“巧合”,方野告诉记者,此次改版特别强调“华西传媒集群”的概念,让华西的全媒体成员同时获利。他解释说,这个集群是按照“一主体三平台N延伸”的架构搭建的,即以《华西都市报》为主体,持续提升华西都市网、《华西城市读本》、《华西生活周报》这3个平台的影响力,并以华西移动阅读媒体、华西魔码、华西都市报微博等为载体,延伸报纸在移动互联网和全媒体市场的影响力。4月26日,成都实行尾号限行的首日,当天的《华西都市报》头版以《限行首日 华西传媒集群8路记者直播路况》为题进行了立体报道,读者可以通过3种方式获取最新路况,包括登录华西都市网新闻频道、刷新《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和扫描报纸上的魔码。在第二天的报纸版面上还以“热贴”的形式先取受众反馈的精要内容进行报道。“集群的力量在改版后很快就得到一次印证和发挥。”方野表示。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中国包装网运营的信息资讯发布平台,在任何情况下,本网所发布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的建议,任何人和企业据此进行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本网平台不承担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联系方式:0579-82057115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章程 | 网站制度 | 首批重点电商平台 | 评选专题单页 | 荣誉证书 | 世界包装组织成员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中国行业电子商务TOP100 | 中国商业网站100强 | 浙江电子商务10强 | 首批重点电子商务第三方平台 | 法律顾问
包装网竞价推广 | 广告服务 | 广告中心 | 客服中心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荣获2017年度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