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皮包装  真空包装机  礼品包装盒  瓦楞机  光电传感  钉箱机  缠绕机  包装  废纸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现状及预测 » 正文

按需出版 出版业发展的新形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4-25   浏览次数:8306   版权与免责声明

   随着电子出版行业异军突起,网络、移动通信终端、iPhone 、iPad 、电纸书……各种各样的出版形式出现,与此同时民营文化企业的快速发展,加剧传统纸质图书市场的竞争。其主要表现为:一级销售渠道流通的图书品种渐趋海量,图书质量良莠不齐,库存达几百亿;二级销售渠道规模小,品种少,回款走入困局,渐渐失去原有的生存优势,处境堪忧;网络书店如京东、当当、卓越等趁机大打折扣牌,虽占据物流、信息传播优势却对整个文化产业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一时间,不少纸质出版行业的同行们开始疾呼:网络信息时代来临,传统出版已经成为夕阳产业。不少从业编辑、校对、发行的从业者开始纷纷转行,“另谋出路”。乱象纷芸,纸质出版,真的从此走向末路了么?

  按需出版,出版业发展的新形态

  观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出版现状,就不发现,即便是在世界最发达国家,纸质出版仍然被大量需要、推崇,并没有因电子信息、知识的泛滥而消亡。

  纸质出版在现代中国,将如何延续、生存甚至发展呢?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最常提到的有两个字:需求。“按需出版”,这几个字在整个出版行业,从数字出版刚开始诞生时,就已经被我们频频提及。所谓按需出版,顾名思义,便是有需求,才出版。按照目前普遍的定义,按需出版是在有了确实的需求(需求用户、时间、地点、数量、内容、样式等)之后再组织生产图书。

  现今,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出版机构凭借自身的优势,率先开始了按需出版的尝试。总体来看,这一出版形式在我国尚处于萌芽状态,发展较为缓慢,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按需出版作为一种依托数字、网络等高科技手段而诞生的出版形式,在全球发达国家尚且处于初级阶段。在我们国家,目前更是因为各方条件不够成熟而没有广为人知,作者、读者、出版商对这一新兴出版形式不够了解,在观念和思维方式上尚需要一段时间转变和接受。第二,在我国,书号管理较为严格。对有按需出版需求的少印量作者来说,要想获取书号比较困难。对于政府来说,在人口庞大的中国,如果无限度放开小印量图书书号,必然会带来管理上的一系列问题。第三,在按需出版的发行环节,要形成全国范围内的按需出版发行网络,真正达到按需出版的理想状态,除了要实现图书内容的数据库统一管理,还需要完善的与之相连的遍布全国的按需印刷、销售终端,且要培训、配备大量相关技术人员。要完成如此庞大的全方位布局,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各出版社、新华书店、网络书店的大力协作,以及其他实力雄厚的中盘商的积极参与和推进。第四,对于读者来说,如若是购买断版书、绝版书,按需出版所得到的纸质图书相比旧书市场得到的图书可能会便宜很多、方便很多。但对普通图书来说,因为目前国内按需出版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成本得不到有效控制,比起传统出版的图书,按需出版图书所销售的价格普遍要高出好几倍,一般读者可能会因此而放弃购买,或者仅购买便宜实惠的电子图书满足需求。

  按需出版——纸质出版的新动力

  基于按需出版的巨大优势和市场潜力,以及日趋先进的电子、网络、数码技术,在突破一系列瓶颈之后,这一出版方式必将被广大作者、读者、出版社所认可,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有更大的空间,对此笔者对此有以下几点思考:

  1. 按需出版,按需印刷,以零库存为目标。

  纸质出版最大的敌人就是库存,库存的产生,会占据大量资源和资金,造成出版行业的低效和浪费。据统计,当前我国传统出版行业图书出版规模约为600亿元,每年库存达500亿元。不少图书在出版半年或者一年后,出版商为回收资金,不得不采取低价处理库存的措施,这样就会带来图书市场价格、回款、退货等各方面的混乱,对整个纸质图书市场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采取按需出版的策略,将所有图书内容都保存在电脑数据库里,若有读者需要购买图书时,可随时从数据库中调出相关内容,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制作成书,出版商们利用这个技术来生产书籍,满足客户的个性化出版需求。按需出版已经打开了图书出版的新市场。

  按需印刷通过对生产和需求的双项控制,可以完美地实现真正的零库存。独立出版社Punked Books于2009年作为一个专门只做按需印刷图书的出版社成立。创始人凯文•马霍尼说:“事情变化得相当快,几乎在我们出版社创办的同时,电子书销售开始增长。去年,我们已经看到营收在转移,来自电子书的收入远远超过按需印刷的图书。”对顺应电子书迅速发展措施的效果,他补充说,“最初作为只出版按需印刷图书的这一模式建立,是为了避免很多小出版商在生产过程中会遇到的现金流转问题。”在生产上,100%的按需印刷,带来了100%的零库存。

  就图书发行来讲,在传统的发行活动中,我们发现,不同省市地区,对同一种图书的需求量也大不相同,有不少图书面向的读者群会有很强的地域性。所以,在传统出版中,由于对图书地域性和不同省市地区读者的需求了解不够,很容易造成同一种图书在某些地区出现大量库存,而在另一些地区则出现断货的情形。出版商面向各省市地区发货、退货、补货、调货,也会造成图书出版后流通成本大幅提高。

  按需出版业态下的图书发行,由于图书是采用数据存储,利用网络的数据传输功能,在图书发行环节,出版商只要在各个省市地区设立图书按需印刷终端,就可以很方便地根据各个地方读者对不同图书的需求而确定不同的印刷数量。这样,图书在流通过程中所带来的发货、退货、补货、调货成本可以控制为零,大大节约了开支。同时,由于按需出版是零库存状态,图书的仓储成本也将为零。对于出版商和图书发行商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最理想的纸质图书出版状态。

  2. 按需出版实现个性化服务,复活短板、绝版图书。

  传统图书出版都有一个起印量,这个起印量每次印刷都必须上千册或数千册。很多时候首印的图书,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消化,会有客户提出加货需求,但全部加货需求累积起来,很可能达不到这个起印量。此时,出版社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承担库存,要么放弃加印。无论怎么做,对出版社都会造成损失。如果采用按需印刷,市场上已经脱销、不再重印的图书,只要读者、书店、图书馆提出购买需求,便可立刻按照所需数量印装成书。

  例如,一些具备学术价值、珍藏价值,或对专业领域有一定研究价值的短版、绝版图书,因为读者面小,一般都无法经由传统出版途径来满足需求。比如伊增埙编著的《古调今谭》一书,集丰富的单弦古词、特色的满族文化、崇高的学术价值于一身,收录了很多单弦古词,代表满族流传下来的一种文化,很有学术价值。该书起印时仅100本,却连续接到订单,每个月都在印刷。据悉,并已经流传到台湾省。在传统出版中,100本的印刷量,是根本不可能获得出版的。是什么让它得以面世,呱呱落地,甚至现已“漂洋过海”到了台湾?答案是按需出版这个接生婆。按需出版重新赋予了这本差点儿被埋没了的书籍“活力”,显了其学术著作的价值和影响力。

  除此之外,少数民族文化文稿、小语种文稿、民间文化文稿等珍稀文稿,若任其断版或者绝版,将造成整个人类文明难以弥补的损失。某些读者想要获得这些图书,只能付出高昂代价,以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价格从旧书交易市场购买。如果将这些图书以数据的形式存储下来,并把相关书目信息提供到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有这些需求的读者就很容易找上门来,再经由数码终端打印,很快就能得到自己心仪的图书。

  相关数据表明,2006年我国图书品种数就达26万种,其中55%在出版后会慢慢退出出版领域,由此造成的断版、短版图书不计其数。按需出版的出现,能无限延续这些图书的生命力,从而给传统纸质出版增加新的活力,对于作者和读者来说都是福音。作者层面,他们有图书出版的需求,可是他们的起印量通常很小。通常他们出版图书是作为某个专业领域的学术交流,或者是希望能将个人的成长历程、生活经验、从商经验、研究成果留存后人。对于这类图书,在传统的出版领域,出版社出于成本、销售等多方面的考虑,印量通常很小。如此一来,许多文稿在出版之前就因不能具备出版条件而被迫“绝版”。按需出版能做到“一册起印”“保证零库存”。对于这些作者来说,大大降低了自己著作的出版成本,可谓是一大福音。读者层面,按需出版也可以满足不同的个性化需求。同一种图书,有的读者喜欢古典风格的,有的读者喜欢现代风格的;有的读者喜欢繁体版的,有的读者喜欢简体版的;有的读者喜欢彩色图文版的,有的读者则更倾向于纯文字阅读……凡此种种,出版社在设计图书时,可以在各地的数码印刷终端轻松实现个性化服务,而不用考虑因为不同版本需求而带来的现实库存压力。这样一来,纸质图书也将因此而更具独特魅力,从而大受广大读者欢迎。

  3. 按需出版与传统出版、数字出版可互为补充和延伸。

  任何一种事物,都是既有优势也有劣势,按需出版也是如此。就目前的出版现状来说,按需出版并不一定要完全取代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而是可以根据各自的优势互为补充和延伸。

  2012年年1月,由哈珀•柯林斯公司前CEO简•弗里德曼创建的原创电子书出版社“开放之路全媒体公司”(Open Road Integrated Media)和英格拉姆出版服务公司以及闪电资源公司签署了协议,发行“开放之路”公司电子书的印刷版本。“开放之路”COO克里斯多夫•戴维斯在一份通告中说:“自从我们全面启动以来,我们已经为我们所有原创的电子书作品提供了按需印刷的纸质版本,以及少量绝版图书的电子书。我们发现现在是时候拓宽我们的零售空间了。” 他是将电子书与纸质版本并存的状态归结为发展方向上的一种变化和拓宽零售空间的需要,并认为两者应当相互补充。

  从业务模式上讲,电子书与按需印刷的纸书并存,也是一种正常业态。总部位于加拿大彼得伯勒市的“世界按需印刷公司”(Print On Demand Worldwide)的业务发展总监珍•罗伯茨说她并没有看到现实中真实的按需印刷与电子书之间的竞争。她说:“我们把它们看作是彼此间相互协作的伙伴,而非竞争关系。我们反而看到了电子书实际上推动按需印刷图书销售的实际例子,我们合作的很多出版商,一开始只做电子书,但现在他们已经转向了电子书和按需印刷并举的业务模式”。

  根据每本图书面向读者群和市场形势的预计,印量能达到传统出版起印量或者远远超过传统起印量的,可依旧采用传统出版模式;达不到传统出版起印量的图书,则可以采取按需出版的形式来满足出版需求。数字出版具有信息流通快的特点,其阅读模式也相对来说更易被广大青少年、上班族接受,对于图书的营销宣传来说,也可以起到无法估量的作用。同样一本图书,可以先通过数字出版的模式试探市场和进行市场预热,估计能达到传统起印量时既以传统模式出版,通过一定时间段的销售(半年或者一年),当市场脱销而重新加印又可能造成库存压力时,则可以转入按需出版数据库进行后期销售。如果数字出版模式试探出的市场需求不足以满足传统出版的条件,则可以直接由数字出版转入按需出版环节。对于某些有潜力的作者来说,先采用按需出版的模式,通过网络和实体店试销,等作品具备一定的影响力之后,转入传统出版流程,也是相当可行且能规避库存风险的路子。采用以上方法,既可以最大限度将图书出版信息广而告之,确保满足最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又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图书库存,达到纸质出版(传统出版+按需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双赢局面。

  无论从哪种意义上来讲,按需出版,都是当前纸质出版行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信息技术与数码印刷技术的高速发展,随着人们观念的不断转变,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按需出版、按需印刷,作为一种新兴的出版模式,在大力提倡低碳、环保的今天,在中国这样一个超级人口大国,为纸质出版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解决目前图书市场存在的库存积压、回款困难、物流成本高、秩序混乱等大量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按需出版是大势所趋,这是国内多家出版单位公认的实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必将亲眼见证这一出版行业划时代的变革,纸质出版,也将由此获得长足的发展。按需出版,不仅仅为作者与读者带来梦想实现的机会,更能在其自身发展中,为整个出版大格局注入新的活力,打造起中国所有出版人梦寐以求的文化、商业境界。按需印刷不仅会存续下去,还会进一步繁荣兴旺,成为印刷纸质出版物的主要形式。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中国包装网运营的信息资讯发布平台,在任何情况下,本网所发布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的建议,任何人和企业据此进行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本网平台不承担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联系方式:0579-82057115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章程 | 网站制度 | 首批重点电商平台 | 评选专题单页 | 荣誉证书 | 世界包装组织成员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中国行业电子商务TOP100 | 中国商业网站100强 | 浙江电子商务10强 | 首批重点电子商务第三方平台 | 法律顾问
包装网竞价推广 | 广告服务 | 广告中心 | 客服中心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荣获2017年度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