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以内容创新为基础的大码洋图书正成为多家出版单位的出版亮点。与过去粗制滥造的高定价低折扣图书不同,精品大码洋大型图书逐渐作为出版单位的常销书,成为新兴细分市场热点。但同时由于开发周期长、高投入的特性,也为其营销带来风险和挑战。
如何界定“大码洋”,目前业界尚没有形成统一认定,而是各单位根据图书种类等实际情况自行界定。据记者了解,古籍艺术类大码洋图书,一般原则上高于1000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将定价高于980元的系列套书划为大码洋图书之列;而一些出版单位出版的单品重点图书,因其定价相对较高,且年印行总量大,也将其列作大码洋图书进行特别推广;某高校图书馆计划采购一批大码洋图书时,将其界定为500元以上。
与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定价数干、售价又低得惊人的高定价低折扣图书所形成的负面影响相比,以内容质量取胜、以消费者需求为市场导向的大码洋图书正越来越受到特定读者青睐,在读者群中形成良好品牌和口碑,而这样的精品大码洋图书也正成为许多出版社的重要营收点。大码洋图书出版也逐渐跳出以往多集中在古籍、工具书等领域的印象,针对特定高端读者群开发的文学、少儿、艺术等类别精品图书脱颖而出,成为新兴细分市场热点。
正如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总编辑胡中文所言,“大码洋并不意味着高定价、低折扣,大码洋图书需要面向市场、接受各种竞争对手的挑战,所以获得大码洋最终依靠的是内容创新和营销策略”。
内容创新
多家出版社开发了大码洋图书,并尝到了甜头。人民文学出版社近年来在有效激活既有资源、开发大码洋图书方面成效突出,利用自身丰富的版权资源,开发了“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外国文学名著名译插图本”、“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红色经典系列”、“中国当代长篇小说藏本”等众多大码洋丛书套书;捕捉读者需求,对既有资源有效重组,策划丛书品牌,以销量高的图书带动其他优秀图书,在满足读者的同时也培育新的阅读需求;同时该社还坚持“细分市场、有的放矢”的理念,发掘同一版权的多方开发利用,将同一本书放入不同的丛书套书,充分发挥其市场效益,如“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中的很多图书同时也纳入“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两者面对不同的读者群,均受到读者欢迎。商务印书馆仅在2013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就重点推出了《中国设计全集》前20卷、“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第13、14辑、“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等大码洋图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在2012年成立80周年之际,特别推出“三联经典文库”。
大码洋图书的开发出版对于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的成功转型起到关键作用。2009年商务国际彻底摒弃与民营书商在辞书上的合作出版,被业界称为“壮士断腕”。为保稳定、保增长,该公司经过仔细研究和认真探讨,转而加紧自主开发大码洋图书步伐。原有的与民营书商合作的科学性和编校质量没有保证的小学生语文辞书不再印行,另行组织作者编纂出版了“新课标小学生系列工具书”7种和“新课标中学生英语系列工具书”4种,并启动自有编辑人员加班加点编写小学生系列工具书7种。目前3个系列的学生工具书成为公司畅销产品,年印行总量在100万册以上。商务国际的动销品种相对不是很多,但因为多是大码洋图书,所以极大地拉动了单品图书贡献率,获得经济效益的提升。
资源重组
整合出版资源进行合作出版也成为开拓大码洋图书市场的创新形式之一。2008年5月,人民美术出版社与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本着整合出版资源、共同开拓市场的愿望,签订了合作出版《任伯年全集》的协议,进行了一次有益的探索。经过共同努力,一部全6卷、8开本精装《任伯年全集》于2010年出版,全套定价为2880元。这套能够体现双方品牌的标志性出版物,不仅填补了美术出版史上的空白,而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迄今,两社总销售码洋已近千万,并已开始着手再版工作。
对既有资源进行有效重组、整合出版资源进行有效合作、独立自主进行精品内容创新、积累丰富作者资源库、取得独家授权、引进国外优秀图书版权等多种途径并举,在各自细分领域进行大码洋图书的内容创新开发,使得大码洋图书走向市场导向,渐成市场热点。
据天津凤凰空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市场推广部市场经理华娜介绍,该公司作为专业建筑类图书策划出版机构,拥有在建筑图书领域打拼多年、有着丰富经验的专业团队,积累了丰富的海内外专业作者资源,建立了自己的签约作者库。通过与国外知名建筑事务所合作获得国内独家授权、引进国外优秀图书版权、与国内知名建筑类图书策划机构合作等方式,该公司策划推出了多种大码洋建筑类作品、图书合集,叫响又叫座。
此外,上海古籍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海豚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在专注细分领域的大码洋图书开发方面,也可圈可点。
深挖渠道
据介绍,大码洋图书在带给出版单位更多盈利可能的同时,因其开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受众读者范围小等特性,又给其营销和销售工作带来风险。精耕细作的高品质内容成为大码洋图书强有力的竞争点,进一步挖掘扩大销售渠道是提高图书销售额的有效保障。相应地,创新营销体制机制也成为多家出版单位的市场应对新举措。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2012年底的招聘广告中,创新性地增设了“大码洋图书市场经理”职位。据该社学术传播中心主任刘德顺介绍,“社科文献出版社自从标志性推出24卷本《苏联历史档案选编》这套大码洋图书以来,近年加强史学类大部头著作的开发,如今史学类大码洋图书以及出版社一直以来的皮书系列,已经成为出版社的重要产品线。为进一步推进拓展大码洋图书的销售渠道,特针对大码洋图书的特性,从2013年开始专设大码洋图书市场经理职位,以深挖渠道,扩大大码洋图书的销售。”
而适用于大码洋图书的独特营销方式,如预售营销、饥饿营销、饱和营销、培训营销、拾缺营销、错位营销、终端营销、扫街营销等营销方式,在出版单位的营销实践中也越来越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