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产活动国际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投资自由化和生产活动的国际化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在国际直接投资领域,跨国公司成为主角。跨国公司日益壮大,巨型企业的跨国投资迅速增长,国际直接投资的障碍日趋减少,生产的国际分工不断深化,所有这些变化都使跨国经营成为当代企业的主要经营方式,世界生产在企业跨国经营的推动下日益一体化。近年来愈演愈烈的跨国购并浪潮以及日趋盛行的跨国战略联盟已成为对外资本扩张中的两个显著的特征,在促进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跨国公司在决定着全球经济发展格局,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方向,跨国公司的国际经营战略左右着发展中东道国的发展特点和发展道路。与此同时,它们对转型国家同样产生着实质性影响。
(1)有助于对转型国家投资需求的满足。
投资自由化为经济转轨国家吸引外资和资本外投创造了条件。转型国家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新资本的需求庞大,仅仅在东欧,它们将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中再吸引至少1500—2000亿美元的资金。而资金的来源主要有3个方面:国内储蓄、对外贷款和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东欧的解体导致了苏维埃式的国际合作的终结,这一真空不仅被来自西方邻国的资本,而且也被来自远方的资本所填充。它们足够富裕,能够用闲置资本进行投资,并将转轨的挑战视为扩展其业务的新机遇。
(2)跨国公司在生产国际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是生产国际化的推进器,转型国家则在跨国公司推动的生产活动国际化当中受益。
生产活动国际化不仅使经济转轨国家传统的国际分工逐渐演变成为世界性的分工,也使跨国公司渗透到这些国家的各个产业和部门,使生产要素得以合理组合与流动,资源得以重新配置。
基于上述原因,只要转型国家能够确保稳定的经营环境,就能融入到生产活动国际化的进程中。我们知道市场资本主义的根本不仅在于私有产权的主导地位,而且在于竞争的企业部门,功能齐全的市场及对市场配置规则的尊重。所以,随着外商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进驻,会使转型国家的微观企业制度与发达国家逐步趋同。
2.金融的全球化
二战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上活动主体和融资方式急剧变化,金融工具的推陈出新,不仅扩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规模和范围,而且也改变了国际金融市场的结构。金融市场日趋国际化,金融机构进入国际金融市场并形成世界性的金融机构网络,大量的金融业务跨国界进行,金融运行规则也更加国际化。势头强劲的金融全球化正在把经济转轨国家裹挟到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来,尽管有些国家尚不完全具备参与金融全球化的条件。结果,一方面,俄罗斯、乌克兰和东欧一些国家迅速融入金融全球化进程,实行金融自由化政策,开放本国金融市场,允许外资进入,实行了外汇自由化;另一方面,金融全球化在加速国际资本流动和为转轨国家利用国外资金提供便利条件的同时,也往往隐藏着金融危机和风险。由于一些转轨国家疏于防范和放松金融管制,在金融全球化与其经济的联动和传导机制的作用下,接二连三发生金融危机,造成严重后果。但不管怎样,不能否认金融全球化对各转型国家金融体制的整合作用,使其金融领域的制度安排逐步统一。
3.贸易的自由化
由于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从而加快了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在国际贸易领域内,近年来公司内贸易、中间产品国际采购、服务贸易以及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大大加快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从而促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为适应这种形势,转型国家一方面要加速经济体制转换的进程,另一方面又要不断调整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以应对贸易自由化的挑战。譬如,转轨初期俄罗斯、乌克兰和匈牙利等一些东欧国家纷纷全面实行对外经贸自由化政策。一是取消了外贸经营权的国家垄断,允许境内的一切企业自由从事对外经贸活动。二是开放国内市场,放宽或基本取消进出口限制,实行进出口贸易的自由化。三是逐步取消对国际收支方面的一些限制,实行日常业务的本币可自由兑换制度。
国际经济组织对转型国家制度变迁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下,国际性经济组织不断创立和发展。这些组织在协调不断产生的国际经济关系中的新问题、制订国际经济活动规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各个国际经济组织对转型国家经济转轨的支持与规范,以及申请加入的先决条件都对其制度选择与安排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里,我们主要探讨世贸组织及各个国际金融机构对转型国家制度变迁的影响。
1.世贸组织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方方面面,国际社会都不断寻求稳定的制度安排以维护这些发展。世界贸易组织在国际经济制度上的作用集中反映了全球化中制度性一体化趋势,并广泛地覆盖了全球化的各个方面。从我国历时十几年的入世进程来看,我们已经知道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许多改革必须实行。而入世之后,国家经济的各个领域依然必须承诺改革,按照世贸组织的原则建规设制,进一步实施经济开放,为市场经济的各个经济主体提供公正平等的竞争环境。以中国为例,入世对我们的制度建设与安排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金融和进出口贸易,及国民待遇等各领域法制法规的建设方面。推而广之,加入世贸组织对所有转型国家来说都是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的良好契机,并且世贸组织的规范性操作亦会对其制度变迁产生深远影响,因此,转型国家正不惜余力地为加入这个市场经济的大家庭而努力着。
在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时期加入关贸总协定(GATT)的国家,有匈牙利和波兰,后来自然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目前,在世界贸易组织的132个成员国中,转型国家有:保加利亚、捷克、匈牙利、蒙古、波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还有古巴)。在1998年提交申请的32个国家中有:阿尔巴尼亚、亚美尼亚、白俄罗斯、中国、克罗地亚、爱沙尼亚、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立陶宛、摩尔多瓦、俄罗斯、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越南和南斯拉夫。其中,中国已于2001年11月11日被批准加入世贸组织,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而俄罗斯等国尚待继续努力。
2.国际金融组织
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金融组织参与到支持转型国家的转轨进程中来。其中主要的国际金融组织有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洲投资银行和欧洲重建与开发银行,此外还有国际清算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和亚洲开发银行等。在理论界,学者们评论比较多的是这些国际金融组织对转型国家经济转轨资金支持的效果与效率,但实际上,它们对转型国家的制度变迁也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外部效应。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国际金融组织,尤其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它们在提供贷款时总会提出一些限制性和目标性的条件,对转型国家的援助,都要根据受援国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签订的经济转轨总体战略协定来执行。
到目前为止,国际金融组织对转型国家的贷款主要被用于其财政改革,即补贴由于价格和贸易自由化、社会支出的增加和财政收入减少而引起的支付平衡和公共预算之间的差额。国际金融组织对转型国家提供贷款时的附加条件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有关宏观经济、制度和部门的经济政策;另一种是微观经济项目计划。其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参与转型国家确定其宏观经济政策方面发挥了重要影响,这是勿庸置疑的。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要求转型国家把恢复经济平衡、降低通货膨胀、缩小公共财政赤字和持续的支付平衡作为所有经济目标之首的同时,对转型国家在经济转轨初期的困难估计不足,对其近期经济指标过于乐观,致使其贷款条件被建立在诸多不符合转型国家实际情况的假设上,以至于在转型国家经济转轨初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某些规定成了其制度选择和设计的糟糕指南。结果,虽然国际金融组织支持的雄心勃勃的宏观经济纲领在一些转型国家里使宏观经济向着纲领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但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在绝大多数转型国家,生产下降的持续时间和幅度比国际金融组织和有关国家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所预想的要严重。尽管如此,我们依旧不能低估国际金融组织在影响转型国家,尤其是东欧国家和俄罗斯的政策制订和制度设置等方面的作用。更何况,经济转轨本身对转型国家和国际金融组织来说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受援国不能指望国际金融组织无所不能,经济转轨的制度建设问题主要还是由转型国家的具体社会经济条件来决定,而不是由几个重要的国际金融组织的建议来决定。完全听从或者过分地依赖其建议,有可能对转型国家的经济转轨与制度建设产生灾难性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