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废弃牛奶盒,做成了纸袋;用能单位无需直接投资,就能实现节能减排……6月8日至10日,有循环经济风向标之称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循环经济成果交易博览会在青岛召开,一项项循环经济新成果引人关注。
接受采访的与会人员表示,在全球发展潮流、我国经济转型及公民资源环保意识提高等因素作用下,循环经济或将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
“我曾是个饮料盒”
绿色调,加上所有展品都由再生材料做成,让杭州富伦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厅围了不少人。为了传播循环再生理念,不少展品上印着“我曾是个饮料盒”、“我是由6个废弃牛奶盒制成的”等提示语言。
“一个牛奶盒,75%是纸,20%是塑料,5%是铝。”杭州富伦展厅负责人岳瑛介绍,公司专门回收利用废弃牛奶、饮料纸包装,制成再生纸浆、塑料、铝粉以及办公用品、生活用品等衍生品。去年,公司回收利用废弃牛奶、饮料纸包装接近4万吨,大约40亿个。
目前,我国啤酒行业能耗相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30%-40%。作为我国啤酒行业的领军者,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厅引来众人关注。
“每年投入大约几千万,带来的收益却接近两个亿。”青岛啤酒生产运营总监王彩红透露,从2008年开始,青岛啤酒将可持续发展纳入公司战略,几年坚持下来,循环经济给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不仅是设备、技术,本届博览会还传递着节能机制上的新做法。青岛华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微光电子(潍坊)有限公司签约,正式进入合同能源管理领域,将用这一新模式推动城市和企业照明减排。
“合同能源管理不是推销产品或技术,而是推销一种减少能源成本的市场机制。”青岛华控董事长姜培生说,合同能源管理简单来说就是用能单位拿节约下来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改造的资金,它的好处是用能单位无需直接投资,而是由节能服务公司先期投资,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节能效果,获得投资回报。
仍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再生资源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处于初级阶段。”中国金属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秦志威举例分析,2011年,全球平均废钢比达到37.5%,土耳其废钢比达到86.4%,而中国废钢比仅为13.8%,应用水平低,差距大。我国再生资源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回收利用体系尚未真正形成,点多、面广、分散;回收企业多数为中小企业,采取人工拆解,技术落后,设备简陋,二次污染严重;可利用资源未充分资源转化,利用率低,浪费较大。
“资源有限,循环无限。”秦志威说,随着原生能源的减少,发达国家已把对资源的索取,从原生能源转向再生能源,在日趋严重的资源、环境压力面前,中国应当加大循环经济发展力度。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再生资源产生量和蓄积量日益增加,如有效利用,既可以替代部分原生矿产资源,减少大量矿产资源进口,又能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发展前景很大
“我们预计,今后再生能源产业每年会有20%-30%的增长。”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管爱国分析,虽然我国再生资源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发展前景很大。
主办方介绍,本届博览会参展企业达600余家,比上届多了200多家,上海、天津等20个省市组团参展并设立成果特装展区,辽宁、吉林等20多个省市组织企业统一报名参会,参会企业涵盖钢铁、煤炭、电力、化工、建材、轻工、农林等重点行业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再制造等重点领域。
解振华介绍,“十一五”期间,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不断壮大,年产值已超过1万亿元,就业人数超过2000万人。“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资源产出率提高15%的目标,明确了从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广绿色消费模式等方面发展循环经济的任务和措施。
“《全国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将很快上报国务院批准印发。”解振华透露,“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实施循环经济“十百千”示范行动,实施十大示范工程,创建百个示范城市,培育千家示范企业和园区;继续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投资、财税、价格、金融等政策,健全循环经济配套法规和规章,推动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
发展前景看好,也使得因为投资大、回报慢而面临融资瓶颈的循环经济产业引来金融机构更多的关注、支持。在本届博览会召开的循环经济产业投融资研讨暨银企合作项目对接会上,国家开发银行与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稼禾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水务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国家开发银行评审二局副局长卢汉文表示,我国循环经济虽然处于发展初期,但前景看好,今年国家开发银行对循环经济项目已承诺贷款92亿,提速很快。
“以前我们用行政手段比较多,今后应该更多用市场手段。”一位与会人员建议,目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已经逐步完善,今后,应该在行政手段之外,更多运用价格、金融等市场力量,使循环经济发展真正走上正轨,步入更高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