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纳溪区渠坝镇素有“中国草浆股”——四川银鸽竹浆纸业有限公司看到:工人师傅正对新上马的竹纤维生产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加班加点,忙碌不停。四川银鸽公司董事长王纪超对5万吨竹纤维项目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公司投入5亿元的竹纤维项目落户纳溪,主要就是基于当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原料基础而确定的。”
纳溪区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52%,是“全国十三大杂竹县(区)”、“四川省现代林业产业县(区)”。全区现有竹林面积约70.4万亩,蓄积达360万吨、年可采伐50万吨,去年,全区林业产值达29.8亿元,今年上半年,林业产值实现17.6亿元。纳溪区委书记熊启权说:“近年来,我区围绕竹纸产业、树木基地、林下经济等产业,现代林业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今年力争跻身“全省现代林业产业25强县(区)”中5个续培县(区)行列,到‘十二五’末,申报成为‘中国特色竹乡’,全区林业总产值超过55亿元。”
竹纸产业撑起“半边天”
纳溪区以丰富的杂竹资源而著称,竹产业是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富民强区的“四大产业”之一。“我们岩区就是‘靠山吃山’,农民从林业中获得的收益占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龙车镇鼓楼村党支部书记刘再荣深有感触地说。记者到打古、上马、护国、白节等镇采访,所到之处,山青水秀,满山翠竹,强烈地感受到竹纸产业给当地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竹基地建设能取得这样的成效,得益于区委、区政府的政策支持,4年来,我区仅在竹基地建设投入资金达7000多万元,累计新建竹基地22.23万亩。”纳溪区林业局局长黄烈忠介绍,该区在发展竹纸产业发展中也并非一帆风顺,面临受林地空间制约、竹林效益不高、林区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
为抓好低产低效林改造,纳溪区制定了免费提供种苗、补助化肥款等激励措施,并与四川省林科院、泸州市林科所合作,实施土壤测试,施肥配方,并引进了清甜竹、川绵一号等高产的新品种,有效提高了竹林质量。天仙镇黄家村村民肖生银就是在低产林改造中的受益者。他高兴地说:“我家10亩低产西风竹改换成了绵竹,3年后每年亩产将增加2吨、增收1万元以上。”该区林业局副局长何小平介绍:我们一边抓好新增竹基地的建设,一边抓低产低效林地改造,4年完成低产低效林和残次林改造16万亩。
“这几年人工工资涨得太快了,过去不通林区公路,除去砍工和‘挑脚’费,卖竹子就没有好多搞头了。”这是记者在采访时,竹农反映问题多的就是守着“金山”不增收。
为了改善林区公路条件,纳溪区采取“财政补助一点,企业补贴一点,农民自筹一点”的办法,打通制约竹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瓶颈”。4年来,纳溪区整合部门涉农资金,对竹区公路资金投入达6000多万元,新建、续建林区公路150余公里、维护400多公里。同时,各乡镇积极引导动员群众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一条条“致富路”向竹区延伸,有效地降低了运输成本,有效地促进了林区农民增产增收。龙车镇利合村支部书记李永智说:“3年时间,我们村新修竹区公路10多公里,村民每年多卖竹片1000多吨。”
“现代产业必须有原料作支撑,有原料还必须有转化带动,两者相互依赖,相辅相成。”这是纳溪区委、区政府在现代林业产业发展中形成的共识。
2007年,纳溪区成功引进河南银鸽集团落户“原料车间”,先后投资2.5亿元,用于技改升级,扩大产能,现已形成年制浆能力8万吨,造纸10万吨的生产能力,去年,年实现销售收入10.5亿元。同时,四川银鸽公司结合市场需求,走“竹浆一体化”发展之路,注重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产品档次,增加附加值,投资5亿元年产5万吨竹纤维项目有序推进,预计在今年10月建成投产。四川银鸽副总经理罗建平高兴地说:“竹纤维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所需竹原料45万吨,新增产值10亿元,利税1.5亿元。”
目前,拥有以四川银鸽纸业、圣峰纸业、兴乐食品等为代表的木竹加工企业30余家,产品涉及造纸、竹碳、竹纤维、竹笋、竹编和竹压板等木竹产品80多个。去年,全区林业产值达29.8亿元,林农人均从林业中获得收入2170元,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林农增收撑起“半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