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渭南市政府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渭南高新区管委会承办的增材制造(3D打印)产业化推进会11月26日~27日在陕西省渭南市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周子学及陕西省和渭南市有关领导先后致辞。会议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杨拴昌主持。
周子学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新技术突破加速带动产业变革,对世界经济结构和产业竞争格局可能产生重大影响。
国际社会预计,随着3D打印、智能机器人、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广泛采用,未来制造业发展模式和生产方式将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的大规模集中式批量生产将向定制化、个性化分散生产转变。
准确把握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加快推进3D打印等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对于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等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周子学说,从全球看,目前3D打印技术已经从研发转向产业化,已在产品设计、模具制造、零部件修复等全产业链展开,产品也朝着日常消费品制造、功能零部件制造等领域加快拓展。2012年全球3D打印产出达22亿美元。根据有关机构预测,2020年将超过50亿美元,发展前景广阔。发达国家对3D打印技术高度重视,美国专门成立了国家增材制造创新研究所,并投入了大量研发资金。我国3D打印技术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近年来取得了一批基础研究和产业化成果,但总体上处于产业化起步阶段,技术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产业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周子学表示,作为主管部门,工信部将把3D打印作为新兴产业培育的重点,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加强政府引导支持,加快推进3D打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力争在数字化、智能化方面取得发展主动权。一是研究制定3D打印技术路线图和产业发展规划,推动完善3D打印技术规范与标准制定,促进3D打印技术发展。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以技术经济政策支持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新机制。适时制定发布3D打印产业指导目录。三是建立健全行业组织,鼓励支持基于市场化的产业联盟和协同创新,整合行业资源,形成合力,推进产业化应用向更深入发展。四是选择重点省市、重点行业及领域,分步骤、分层次推进应用示范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