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在河北省公布的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沙城老窖酒酿造技艺位列其中。
据怀来县志记载,沙城酿酒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朝。明朝初年,古保安州粟家堡即今日沙城镇,有用于酿酒的好水——龙潭泉。行脚商人落户于此,开锅酿造,到明朝天顺时,沙城已有缸房30余家,沙城因产酒闻名。而“沙酒”的名称来自于康熙皇帝的御封。据宣化府志、保安州志记载,清康熙11年(1673年),圣驾出巡张家口经沙城,见到处烧缸流珠,酒香四溢,取尝曰“酒甚佳”,遂赐名“沙酒”,并选为贡物。自此,京都人争以得饮为快。又有蒙汉商人远销至包头,乌兰巴托一带,沙酒驰名遐迩。
沙城老窖酒酿造技艺是在“沙酒”的工艺基础上改造后的泥池发酵“老五甑工艺”,以高粱为原料,稻壳为填充料。用大麦、豌豆踩制“伏曲”,采用不同的发酵期,存储一年以上,进行生产。酿酒的水用井水,与旧有龙潭泉水是一个脉系,水质一样,清澈透明,甘美微甜,低碱度,有充分促进发酵的矿物质。沙城老窖酒酿造技艺适合北方气候特征,是浓香型生产技法,因而风味纯正,已经融入当地人民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