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品墨膜的防腐气候条件(主要是温度和湿度)适宜时,墨膜易发生霉变。墨膜的变质破损可由许多微生物引起,如真菌、藻类和细菌。哪一种微生物起作用取决于气候条件和包装印刷底材的特性。真菌在墨膜上生长真菌在墨膜上的生长实验验证,无论什么底材,也不论什么条件,只要墨膜上有水,就有可能生长真菌。真菌来源于墨膜的表面与底层。墨膜表面诱发真菌有两种形式,一为真菌孢落在潮湿的墨膜上开始发育,迅速生长的真菌菌丝体穿透墨膜使之破裂;同时,高度带色的真菌的菌丝体还会穿透墨膜进入底材。二,细菌,尤其Pseudomonas,是主要的移生体,通过与细菌共生或把细菌作氮源,导致墨膜变色的真菌开始占据优势地位。墨膜底层诱发真菌。这仅仅发生在有机底材上。通常是由于墨膜印刷在严重污染的底材表面或是因为底材的残片进一步破裂促使真菌穿透到亚表层。
藻类在墨膜上的生长引起墨膜变质的微生物有藻类和真菌。藻类与真菌难以分辨,区分藻类与真菌:(1)藻类生长需要光线,因此藻类总是出现在外表面,而真菌在内外均可产生。(2)藻类比真菌更需要水份,藻类引起的墨膜变质在潮湿的环境中尤其突出。(3)藻类一般只在潮湿的地方生长,而真菌可在各种环境中生长。墨膜霉变原因墨膜是表面与界面的接触问题,包括油墨/空气、底材/油墨、油墨基体/颜料或填料等。这些表面多数要求润湿或低表面张力。多数金属表面含有氧化层,属于高能表面,理论上易于与聚合物的水溶液或有机溶液结合。事实上界面是一个被污染的地方,墨膜处于适当温度下且有充分的水份、氧份时容易滋生霉菌,尤其在含糖、纤维素等有机结构物质时。界面处低表面张力和表面张力的变化十分正常,作为稀释剂的水其表面张力为73达因/厘米,而有机物仅为2530达因/厘米。与具有较高分子量和较低官能度的同类物相比,用于高固体油墨的极性树脂还具有较高的表面张力,因此水性和高固体分油墨难以应用于受污染或表面张力低的基体质,造成墨膜开裂、附着不佳、起泡、变色等现象,经由酵素分解作用而造成粘度下降、恶臭以及稳定性不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