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包装网讯】6月17日晚上,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连续地震。随后,不少市民拍摄的地震预警视频在网上广为流传。社区“大喇叭”读秒、电视自动弹出倒计时……这一地震预警系统让不少民众感到新奇,而其预警的准确性更是迅速成为网络热点。
这一系统的研发者是四川省地震预警重点实验室主任、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汶川地震后,他选择归国,专注预警系统研究。
记者连夜联系上王暾,对于网友对地震预警系统的关注,他表示高兴之余仍有忧虑,“我们特别希望能促进地震预警‘最后一公里’的打通,让更多老百姓躲避灾害,减少人员伤亡。”
汶川地震后带资金归国创业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时,33岁的王暾是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的一名物理学博士后。浙江大学工学学士、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力学博士、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理论物理学博士……这是当时科研工作者王暾的履历。
原本计划当大学教授的王暾,看到汶川地震触目惊心的情景,萌发了回国研发预警系统的想法。“哪怕只提前十几秒钟,能让人们获得更多的逃生机会,减少人员伤亡。”
“作为四川人,要为家乡做点事。”王暾说,从那刻起,自己开始搜索地震预警技术相关的信息,发现地震预警只在日本等少数国家应用。他决定回成都进行预警系统的研究,于是带着从同学和亲友那筹来的300万元启动资金回国。
王暾回到国内后,成都高新区也在第一时间为他提供了创业场地以及20万元的资助。2008年6月,王暾在成都组建了研发团队,并成立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开始着手研究地震预警技术。
地震预警打的就是时间差,为了在技术上突破,王暾带领团队采用全新的分布式计算、预警倒计时等技术,在2010年底完成了地震预警系统的雏形,并把仪器部署在汶川地震余震区进行实验。
一年后,国内首次实现手机短信接收地震预警信息,证实该技术基本成功。又过了一年,汶川电视台开通了国内首个电视预警功能,在地震波到来前,电视会自动跳出弹窗并开始倒计时。
地震预警网覆盖中国地震区人口的90%
这一价值1.6亿元的地震预警系统,在2011年6月7日正式投入使用,当时便布设在两万平方公里的汶川余震区域。此后,仅到2012年5月,就成功对130次余震实施了预警。
技术上不断突破,质疑也随之而来。2013年2月云南巧家4.9级地震发生后,王暾研发的地震预警系统实现成功预警,这是国内地震预警系统首次实现对破坏性地震的成功预警。当年4月20日四川芦山7.0级地震发生后,地震预警系统再次成功预警。
在国内媒体高度关注的同时,对地震预警的质疑声也开始出现:提前几秒、几十秒预警有用吗?地震预警信息发布渠道是否受法律限制?
面对质疑,性格温和的王暾不厌其烦地给出回答:“如果在地震波到达时提前3秒收到预警,伤亡人数可降低14%;提前10秒,伤亡人数可降低39%;如果汶川地震发生时有预警,死亡人数可能会减少2万至3万。”
如今,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应急管理部门合作建设的大陆地震预警网覆盖面积达220万平方公里,覆盖我国地震区人口90%,已成功预警芦山7级地震、鲁甸6.5级地震、九寨沟7级地震等52次破坏性地震。
当纵波波及地震预警监测仪器时,预警仪的数据传到地震预警中心自动综合分析后,预警中心再将地震预警信息自动发布给终端——安装了接收软件的电脑、手机等,发出警报。完成这一切平均仅需6.2秒。
这套通过电视、微博、计算机、手机、专用预警接收终端为民众服务的预警系统,早在2014年就在广东河源等地为部分民众启用。
盼打通地震预警的“最后一公里”
昨晚四川宜宾6.0级地震发生时,地震预警网提前10秒向宜宾预警,提前61秒向成都预警,电视、手机、社区、学校等同步发出预警,在网上引发强烈关注。
对此,王暾表示,在此次地震中,很多老百姓提前几秒到几十秒收到了预警,预警技术确实做到了它该做的,自己非常欣慰。
不过,他也反复表达自己眼下的忧虑。“只要预警网覆盖的区域范围内发生地震,都能被监测和预警,只是对预警信息能不能充分传递到老百姓,是现在我国地震预警领域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
王暾说,目前四川地震区有79个县已经开通了电视、手机预警服务,占了四川省地震区60%区县,剩下的地震区还有几十个县还没有开通。从全国来看,开通电视预警的也就只有四川。
为此,他希望能够服务全国地震区的所有老百姓。“只有通过各地政府的依法授权,把地震预警或者其他灾害的预警功能内置到电视和手机上才能更好地服务老百姓,这是小概率的灾害预警事件服务公众的必然的一个发展方向。”
2008年回国至今,45岁的王暾只做了一件事——和地震波“赛跑”。王暾说,四川经历过伤痛,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所以自己更多是一种回馈的心态在做这件事,“希望用技术去回馈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尽量帮更多人减轻灾害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