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的独特产物,千余年来,成为东方绘画成就影响最大的艺术门类。中国画以中国文化特有的参照自然、阐释世界的表现,展现了鲜明的文化风格和多样的表现力,建构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在精神和人文气象。中国传统绘画中象征美学元素,如青铜器的纹样、藻井纹样、敦煌飞天、太极纹样、瓦当图形、民间绘画等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特点。这种追求神似的创作风格,也是表现山水风景的追求的美学风格,可以说是中国画产生的雏形。
西方油画传入中国后,中国画家在思考如何将中国传统绘画审美元素与之融合,尤其是在风景油画的表现上,结合东方的神韵与水墨元素,创造了很多具有东方美学元素的风景油画作品。首先,在油画从写实到抽象的发展中,从早期的被动学习印象派画法,到探寻自我个性的绘画样式,形成富有表现主义、抽象内涵的画风,技法表现趋于成熟,艺术家也开始采用本土和民族风格审美元素加以表现。其次,中国当代油画家不再局限于风景写生的印象画风格,而是探索新的传统美学审美理念用在构图、题材、意境创作上。再次,受西方传统文艺复兴的影响及当代各种艺术流派的融入,使中国风景油画创作内容更丰富。
传统中国画追求的是“天人合一”,重视画家情感的表达,体现情景交融的审美理念。文人画家注重琴、棋、书、画的文化修养,强调表达主观意味,与“商业”绘画对立。古代中饕餮纹等具有历史厚重感的纹理,表现生命、张力韵律感,是通过提炼、概括表现实物的内在精神。在当代风景油画创作中,画家可对其透视构图、色彩、造型、美学意境等元素经过主观取舍、借鉴、归纳,从而形成新的绘画风格。
传统中国画审美元素在当代油画风景创作中的形式分析比较;传统中国画审美元素在当代油画风景创作中审美观察印象元素表现。中国传统绘画与风景油画结合中需要兼具时代与美学价值,创作时需考虑传统绘画的文化传承性。西方绘画中强调第一印象,因为这是最新鲜、最能激发艺术家情绪与创作效果的。中国画观察风景时重视对自然的观察,进行联想,如“以大观小法”将自然景色缩小,创作时做到心中有数。仅仅通过观察不能创造画面丰富的意境美,而通过想象可使画面形成丰富的意趣。
传统中国画审美元素在当代油画风景创作中审美造型元素表现。中国画注重平面装饰的造型,如古代的敦煌壁画和彩陶纹的装饰,以及动植物的装饰等。奥地利画家克里姆特从中国年画中汲取年画装饰表现,使他的绘画作品的装饰效果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晋代画家顾恺之提出的“以形写神”,体现了画家主观上对自然风景的认识,形成较强的平面感。而中国画中以简单的黑白素色相互衬托,大量在画面中留白,营造了空间美,使中国画的水墨语言简约内涵,与西方的传统油画多彩性形成鲜明对照。
传统中国画审美元素在当代油画风景创作中“意境美”分析 中国画风景“山水”与西方“风景”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国画不是客观地描绘山水,而是主观强调的是“天”与“人”相互发生的感应,“外事造化,中源心得”正是表达这种主客体转化的概念。中国风景油画将国画中的山水“意象审美”元素融进绘画创作之中,体现了《庄子》玄学境地的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山水画表达的境地是一致的。
随着中西方文化融合的逐步加强,多元文化的发展也给中国风景油画的发展带来强烈的冲击,中国当代画家在经历曲折的探索后发现,要树立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必须以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为根,从中汲取创作资源。而如何有效运用好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审美元素,并赋予其新的时代气息,是当代画家的任务和使命。艺术家需立足于本土文化和民族精神,构建出具有强烈本土意识与民族特色的绘画表现语言,其中“天人合一”的境界体现了风景绘画表现中人与自然的融合。创作中“神似”“意境”都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创作原则,并以此为基础再进行更广阔的自由发挥。从宏观角度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并树立其民族意识,将传统文化精神融入当代文化之中,实现富有时代精神的中国当代风景的民族化。在学习西方油画新技术与新视野的同时,不断尝试将中国绘画中的传神、意象的韵味及民族文化的表现手法与风景油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