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包装网讯】在印刷过程中由于受油墨种类、印墨黏度、刮刀、压印辊、原膜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易产生油墨污染、刀线、早干、溢流、塞版、套色不良等多种异常现象。
俗话说:“三分长相,七分打扮!”人是如此,物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对物品的要求,也从原先单一的只注重内在质量,转化为现在既要有过硬的内在质量又要有漂亮的外表。美观大方的外部包装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消费。印刷品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包装的精美与否。如此一来,如何有效控制和消除印刷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异常、切实提高印刷品质,就成了我们印刷同仁的重要课题。
色差
印刷半成品颜色与客户提供的标准样品不一致,存在或深或浅的差异;或印刷半成品的一个版周所有图案中,有几个图案与其它几个图案有差异。
异常原因:
1.开机前试刷颜色调整不当
2.人员配色技术经验不足,印刷过程中原有油墨用完再行二次配色时出现差异
3.色浓度变异或与封样时相比使用了不同属性的油墨
4.黏度管理控制不当
5.印刷过程中刮刀角度变化偏大
6.印刷速度变化
7.多次印刷后印版部分网点有塞版,且塞版程度轻重不一
8.多次印刷后印版网点磨损(版浅)
9.后工序材质(例如桶盖、碗盖后面的纸张)颜色差异导致成品颜色差异
解决对策:
1.加强完善准备工作
2.加强人员色墨调配训练
3.适当调整色浓度或更换油墨
4.合理控制印墨黏度
5.处理印刷异常确需动刮刀时,应尽可能的控制动刀幅度(不宜太大)
6.改变印刷速度时重新确认并修正
7.停机用去污粉使劲洗版,使所有图文的网点全部清空不堵
8.更换新备版(超过规定印量的印版废除重制)
9-1.品保加强来料检测,确保来料一致性;
9-2.印刷时到后工序取相应纸张垫在半成品下与成品样比对看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