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全国卷Ⅱ中3道有关 “知识产权”的语文阅读题刷爆了朋友圈。题目从创新引领发展需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所面临的现状等角度命题。不妨说,这是“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正在从顶层设计走向社会共识,从政策层面进入常识领域的最生动体现。
知识产权引领创新
“知识就是力量”,这是早在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孕育时期,由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喊出的影响至今的著名命题,揭示了走出了中世纪的阴影,经历了文艺复兴洗礼的欧洲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内在力量。培根认为,正是蕴含创新的知识,推动着科技革命从蒸汽时代到电力时代,滚滚向前。
“创新改变生活”。今天,历史已经进入了奔驰在数字化轨道上的全球化的21世纪。人们认识到,创新将问题转变为进步,使人们的生活更健康、更安全、更舒适。创新为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并且创造了更新和更好的就业岗位。
保护知识产权实际上是保护创新的火种,是激发创新的热情。事实上,知识产权正在引领今天的创新。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容易理解,知识产权是市场经济形态的创新,更是成功创新体系的关键,是创新的财富之魂。知识产权制度为创新者吸引投资,回馈创新者,使未来的创新者可以利用今天的创新继续创新,生生不息。研究与事实告诉我们,知识产权对世界经济增长有着巨大的驱动作用。世界经济增长正在进入“资源驱动-资本驱动-技术驱动-知识产权驱动”的升级版。发达国家一直关注如何抓住全球范围内新科技革命的机遇,以知识产权制度与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深度融合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为有效着力点,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进而建立起适应科技革命的新竞争优势。
“当今世界,变革创新的潮流滚滚向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今年,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又强调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嵌入中国经验和方案
知识产权制度促进创新的历史表明,生机勃勃的新技术和变化无穷的市场关系总是会带来前所未闻的新问题、新挑战。寻求有利于促进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始终是一个不老的话题。在当前数字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这一议题更具有重要而迫切的现实意义。
开放创新如火如荼,知识产权制度何去何从。人类科学研究的进程显示,系统组织创新过程的历史并不悠久,世界上最早的研究实验室是19世纪末才陆续在德国和美国建立的。到了20世纪80年代,设立研究实验室逐渐成了科学研究的常态。但在此以后,很快就涌现出了一种新的潮流。分布在全球的研究和创新网络开始相互点击、相互链接。随着虚拟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这也成了新常态:一些企业向全球发布研究课题,并以一种竞争的程序从世界范围内选择具有特别前途研究团队。20世纪80年代的内部封闭式创新组织开始被内外紧密相连的开放式创新形式所取代。在这个新的开放式创新的世界里,知识产权制度将扮演一个什么新角色呢?一方面,开放式创新在某种范围内意味着是对传统知识产权的独占性和保密性的放弃;另一方面,一系列创新参与者又会产生保护其自己法律和经济利益的要求。面对开放创新,知识产权制度不能故步自封。
世界迎来了新的科技革命,全球化的步伐日益加速。我们也正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和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战略,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顺应新科技革命的浪潮,赋予知识产权制度时代特征和独特的现实意义,嵌入中国经验和方案,引领全球创新的发展,已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
“知识产权”从曲高和寡的专业术语,到人们耳熟能详的媒体热词,进而入选高考试题,这意味着它不但走进了公众视野,也将成为青年一代必备的基础知识。可以预见,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推进,中国必将在进一步扩大开放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力量。(作者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院长 单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