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包装网讯】前不久,平时“闷头”搞科研的杨军高调了一把,走上了CC讲坛。在这个立志做中国版TED的公益讲坛上,这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教授讲了一个“虫子吃塑料”的故事,可他没料到自己会因此而“走红”。
“挑战不可能,虫子吃塑料”“祸害地球500年,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北航科学家用一条虫子来治愈”……朋友圈被这些标题刷屏,杨军有些不适应。
塑料能被虫子“吃掉”?“白色污染”有救了?最基本的由常识带来的疑问让杨军的演讲迅速成为热点。截至目前,杨军的演讲视频播放量近400万,创该平台演讲播放量新高。
该演讲也让公众了解到这一被高分子材料领域专家、北京大学原校长周其凤院士评价为“世界级工作”的发现——虫子可以“吃”塑料。
此前从事多年污水生物处理研究的杨军因为一袋小米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没错,还是一袋生虫的小米。
“这个发现说明,男人一定要做饭。”杨军笑着说。
言归正传回到“生虫小米”,这个故事要从大飞机开始讲起。“2017年5月5日,中国自主设计研发、国际合作制造的C919大飞机首飞成功,而我发现‘虫子吃塑料’正是在2003年11月到2004年7月论证大型飞机项目期间的‘空窗期’。”杨军说。
原来,大型飞机项目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部署的16个重大专项中的“重头戏”。时任北航科技处副处长的杨军担任了该项目的论证秘书组组长。
“从2003年11月到2004年7月,我们一直处在高强度工作状态,2004年春节,好不容易可以休息几天,我就想着做做饭。”杨军说,结果他在橱柜里发现一个塑料袋里的小米生了很多虫,袋子被啃了许多小洞,竟有蛾子飞了出来。
这些小洞寻常得就像砸在牛顿头上的苹果,绝大部分人都见过。但博士毕业于清华环境工程专业的杨军,那时脑中却闪出了一个想法:虫子咬破塑料袋后,把塑料吃进去了吗?如果吃进去了,消化了吗?
“如果能证实虫子确实吃进塑料并且将其分解的话,这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杨军说。
因为,过去50年,全球塑料产量增长了20倍,累计产生了70亿吨塑料垃圾。但由于塑料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稳定,其自然降解至少需要500年。近年来,可降解塑料的问世大大提升了塑料的降解速度,但依然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实现塑料降解是科研人员多年来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