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包装网讯】刘世祥一直不敢相信,因为在他看来极为普通的造纸手艺,让他平凡的人生变得有了意义。
2011年,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长江镇凌溪村村民刘世祥,重拾起中断了近20年的造纸技艺,带领着几个老伙计在仁化县凌溪村的一间有着百年历史的造纸作坊里又忙活起来。直到后来,作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的他才意识到这项工作的意义——因为他们,长江玉扣纸,这凝聚着老祖宗智慧的技艺才得以传承,在数百年前曾风云一时的长江玉扣纸才能继续它的辉煌,在历史长河中发出璀璨之光。
辉煌:长江纸贵有胜洛阳
仁化县长江镇,一座爬满青苔青瓦石墙的古建筑伫立在镇里已上百年,它历经历史沧桑,见证了长江镇百年前的商业鼎盛,这便是“广州会馆”,在铭刻于会馆石墙上的斑驳文字中,一句“长江纸贵有胜洛阳“的记载,将长江玉扣纸的辉煌淡淡地勾勒了出来。
长江玉扣纸因其具有纤维细长、光滑柔韧、色泽洁白、莹润如玉、张片均匀,拉力强、摩擦不起毛茸、卫生无毒、书写易干、墨迹不褪、经久不被虫蛀等特色,以“玉洁冰清”著称,获“日鉴天颜”之美誉,故得名玉扣纸。据说用作账簿的玉扣纸,用毛笔记账后很难涂改,有效地保持了商界信誉,深受商人喜爱。另外由于其防腐性强,也用于家族里面族谱记载,有着非凡的意义。医院里面包装药丸的纸也多用玉扣纸,保证药丸的干燥安全。当时广州、梅州等地多用玉扣纸包鸡制作“盐焗鸡”等名菜,脍炙人口。
“仁化土法造纸技艺”相传由福建传入,清朝乾隆(1736年-1795年)时期生产技艺娴熟,至道光元年(1821年)进入盛期,为皇家贡品。据记载,19世纪、20世纪,广东省有40多号纸商在仁化开业,仅长江镇就有31家,年购销量高达4万至5万担(一担为100斤),1953年起纸业由民营改为国营。长江玉扣纸产品远销东南亚,进入20世纪90年代,受市场经济的影响,随着机械造纸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长江土纸”原有的光辉被淹没。加上土纸生产技艺难度大,习艺周期长,特别辛苦的工种如磋纸、抄纸等,年轻人多不愿意学习,因此已是后继乏人,使土纸生产工艺难以为继。在20世纪40年代初,全县共有土法制纸厂176间,年产量约1850吨。原来所有的小作坊,到了20世纪90年代全县只剩两三间,二十世纪末,濒临灭绝。
遗憾:祖传手艺中断多年
长江镇凌溪村,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走进凌溪村,四面是高耸入云的大山,周围被青葱翠绿的竹林包围,一条清澈的小溪从村中蜿蜒而过,几十户农家屋舍错落有致地布于其中,鸡鸭在田间觅食,幼童在巷道中玩耍……几条大黄狗从农家中奔了出来,几声狂吠后开始向来访的记者摇尾示好。
在凌溪村村口,一间普通的土房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土房外墙上挂着几块惹眼的牌子,原来这里便是“仁化土法造纸技艺”的生产基地。
1964年出生的刘世祥现在的身份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仁化土法造纸技艺”的传承人,他边领着新快报记者参观造纸作坊边说,这个作坊是他伯伯家祖传的,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
刘世祥是土生土长的凌溪人,他家祖祖辈辈都是以造纸为生。刘世祥告诉记者,很小的时候他便开始接触造纸,他的爷爷和父亲和村里大多数家庭一样,除了种田,大家都是靠着这门手艺吃饭的,“虽然不能大富大贵,但勉强维持生活没有问题。”刘世祥很小的时候便学会了这门手艺,他记得,那时凌溪村每家每户每年多的要做五六十担纸,少的也有十担八担,当时这些纸主要送到本镇的长江土特产收购站和江西大余县河洞乡的一个店销售。
“我们村里人对造纸都有着特殊的感情,它救过很多人的命。”刘世祥说,遇到灾荒或者缺衣少食的年景,造纸还能给凌溪村人带来一些收入,那可是用来救命的。刘世祥回忆,到1992年时,因为一些历史原因,村里人不再造纸了。造纸中断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凌溪村人大多靠卖原竹赚些收入,到了后来,因为这项工作辛苦且赚不了什么钱,年轻人也不愿意学,造纸的事一停就停了十多年。
传承:重拾造纸技艺创辉煌
直到2009年的一天,县里有人找到刘世祥,告诉他,他所掌握的造纸技艺是个宝贝,要他重新干起来。
听到这个消息,刘世祥心里“咯噔”了一下,他有些自责,如果不是有人提醒,他差点把老祖宗传下来技艺都忘了。这回,刘世祥下了决心,在县里有关部门的帮助下,他开始和几个老伙计合计着把造纸作坊重新开起来。
2009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刘世祥的一个叔叔被选为传承人,叔叔去世后,传承的责任就落在了刘世祥的肩上。在省文化厅和仁化县文广新局的关心和支持下,刘世祥的梦想成真了,2011年,仁化县在长江镇凌溪村建立了“仁化土法造纸技艺”生产基地,恢复了“玉扣纸”的生产,刘世祥成了领头人。2014年5月,仁化县委县政府拨了专项经费,对基地纸坊进行了修缮,对传承人和土纸生产进行了补贴,使“仁化土法造纸技艺”得到保护、传承和发展。
刘世祥告诉记者,现在村里懂得造纸术的人越来越少了,掰着指头算算还有50来个人,都是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了,“年轻人嫌这个工作太辛苦,不赚钱,不想学。”刘世祥说,一个简单的造纸作坊需要五六个人协作分工完成,目前,同村的李新华、黄林峰、朱路生、温明生、温优苟和他组成了现在的团队,“也能赚几个辛苦钱,但对我们这些老家伙来说,更重要的不是赚钱,我们是真喜欢这个事情,看着笋在我们手里变成一张张洁白的纸,有种成就感,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至少在我们手里没有丢。”
刘世祥对以后民间土法的传承忧心忡忡,但县里的关心和支持也让他重拾了信心,“听说还有另外给我们建新的场地用来扩大规模,我们造出来的纸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很多人都慕名而来,用过了都说好,我们铆足了劲拼命干,相信会越来越好。”刘世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