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包装网讯】古籍,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先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历史见证。而古籍作为民族文化命脉的一部分,其载体——“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3日,开化纸制作工艺及开化纸本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举行,来自美国伯克利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古籍保护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曾经有着“御用纸”之称的“开化纸”重放异彩贡献智慧。
开化纸,史称“藤纸”,其工艺源于唐宋,至明清时期趋于纯熟。在中国传统手工纸中,开化纸因其细腻洁白、薄中见韧、寿命长久的特质而享有尊贵地位与国际佳誉。
明清时期宫廷内的诸多文书与刻本皆使用开化纸,例如清代时期的《康熙字典》、《全唐诗》、《四库全书》等著名典籍多由开化纸制作而成。
“开化纸的韧性、着墨程度等都是一般纸张无法媲美的,用开化纸印制的书本,拿在手里确实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原故宫博物院古籍馆馆长、研究馆员及中国殿版古籍研究专家翁连溪认为,开化纸薄、透,却不容易发脆、损坏,是古代文献首选的“御用”印纸。“最好的开化纸若经妥善保管,几百年后仍崭新如初。”
然而,这样一种宫廷用纸的制作工艺却由于历史原因而失传,使得中国古籍保护事业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大力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
十年来,古籍保护在法律条例、机制体系、目录编订、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有前所未有的突破。
但另一方面,古籍善本在加速氧化、酸化,损坏现象日益严重,修复工作迫在眉睫。
“清朝时期盛产的开化纸,耐老化、寿命长、细腻洁白、帘纹不显、温软柔润,是最名贵的宫廷书籍用纸。”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告诉记者,古籍保护是文物保护中最为艰难的,纸张的保存与酸碱度、化学成分、纤维长度、白度、韧性等息息相关。“这就对修复用纸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于此背景下,中国学者一直致力“复活”开化纸,助力修复中华古籍。
“纸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开化纸享誉中外数百年,乃国中瑰宝,恢复和传承开化纸制作技艺就是振兴中国传统文化。”得知开化纸技艺研究中心遇到种种科研难题后,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玉良深受触动,欣然应允出任研究中心高级顾问,并于2017年3月24日,正式启用“开化纸——杨玉良院士工作站”。
“经过研究,我们已克服了‘开化纸’最艰难的寿命问题。”杨玉良告诉记者,他们现在复原出来的纸的寿命最少可达2800年。“我们还找到了合适的生物酶来漂白,不会伤害到植物纤维。”
展望未来,杨玉良团队还将对工艺进行改良。
“中国传统手工纸虽然好,但是质量还不够稳定。”杨玉良坦言,通过极其严密的科学方法,用电脑等高端设备机械化生产,才能让“开化纸”更好地复兴。
据了解,开化纸工艺的恢复不仅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具有深远意义,也将对纸张相关产业形成一定的经济推动力,通过有效提高纸张制造水准,让更多领域共享顶尖水准的手工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