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包装网讯】近日,在湖南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的前20强中,一款将竹编、草编手工艺和侗族蓝染元素设计而成的“通道农产品包装设计”作品,凭借传统手工艺与通道当地农特产品相结合的优势,成功吸引大赛总决赛专家评审团的目光,并获得大赛银奖。
作品展示(杜鹃供图)
作品设计者、湖南大学学生杜娟向记者介绍,通道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广西、贵州三省交界处,境内生态环境极为秀美,民族文化保存完好,被誉为“侗族文化圣地”。作品主要选取地竹编、草编、侗染等侗文化手工艺,
“通道物产虽然丰富,但经济形式单一,至今仍然是全国贫困县。”随着现代生活习惯的改变,侗族众多手工品因需手工制作,时间长,劳动艰苦,成本高昂而收入不丰等因素的影响,正处于后继无人的状态。
“一是保护和开发这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改善这里的经济条件和人文环境,把那些漂泊在外的年青打工者吸引回来,守护住这片田野,也守护住他们自己的精神家园。”对于设计初衷,杜鹃如是说。
作品展示(杜鹃供图)
她告诉记者,在转化过程中,自己将当地手工艺与农产品反复调研,确定包装外观设计后,再根据图纸与当地的手工艺人沟通交流确定可实现程度,进行重复修改,最终呈现出来。
“希望设计的通道特色作品完整的呈现到大家面前,得到专家们肯定,也希望通过参加文创大赛让这些即将消亡的手工艺的关注度提高,使其重新利用起来。”杜鹃表示,未来将继续挖掘通道侗族文化的文创产品,让非遗传统手工艺与文创产品深度结合走向市场化,建立村落式流水线,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巧妙地将侗族标志性的蓝染技艺与地方手工艺竹编相结合,地域特色突出;创造性地留出部分未编织的空间,让包装不会用后即弃,使用者可以通过DIY的手法参与进来,共同创造。”指导老师、湖南大学教授、湖南省工业设计协会秘书长季铁认为这是成功突围的主要优势。
他指出,作品主要针对湖南少数民族特困地区特色非遗手工艺项目进行创新设计,具有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和激活地方经济增加就业的实际作用。
他认为,湖南文化创意大赛促进文创设计者们发扬、发觉湖南省特色的文化资源,转化成现代生活方式的产品,使得文化可持续发展,同时也给湖南创造了经济效益,“大赛的举办,有利于地方文化的复兴、设计中工匠精神、挖掘本地的文创人才及旅游文化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