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经控股有限公司始建于1994年。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东经已经由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作坊式小厂发展成为温州最大的纸包装企业,成为参与制定中国包装行业规则的龙头企业之一。但是,这一路走来,却绝非坦途。
塞翁失马 凤凰涅磐
温州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是台风多发区。蒋孟有自幼在乐清长大,对台风并不陌生。早在1992年,蒋孟有就创办了一家名为“日月照明器材有限公司”的灯具厂。每年夏秋季节,台风光顾温州时,便常常来“问候” 这家小小的工厂,可以算是“老朋友”了。但万万没有想到,1998年夏季的一天,这个“老朋友”却如此无情,一下子几乎毁掉了蒋孟有苦心经营多年的日月照明器材有限公司。站在刚刚被台风凌虐过的厂区,看着被摧毁的厂房和惊魂未定的工人,蒋孟有的心中其实也在经历着一场超强“台风”——是做出抉择的时候了。
老子曾在《道德经》里说过:“祸兮福之所倚。”灾难带来的除了不幸,还有转机。这一年注定是东经发展史上的转折点。当时,兼任日月照明器材有限公司总经理和温州东经包装纸箱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蒋孟有,决定退出灯具行业,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包装业。谁也不会想到,正是这个小小的决定,使后来温州纸包装业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99年前,温州的纸箱市场还处于原始的“小而全”和“作坊式”发展阶段,遍布温州的大小1300多家纸箱厂,都是沿用着传统的、千篇一律的经营方式:购入原纸——制成纸板(箱片)——制成纸箱——出售给终端客户。所有人都把这样的模式看成是天经地义的,没有人想过去改变它,也没有人发现其间蕴藏的巨大商机。随着产能的迅速扩大,僧多粥少的局面使温州纸箱业的黄金时代迅速终结,转而进入了白炽化竞争阶段。价格大战四起,杀价、比价、压价!谁的产品物美价廉,谁就能占领市场,不能脱颖而出,就要被淘汰,就要出局!
一天,在公司简陋的办公室里,年轻的蒋孟有苦苦思索着企业的未来:“在生产技术装备同步化、经营权力一致化的市场中,我们拿什么与别人竞争,拿什么去抢占市场份额。”紧锁的眉头渐渐绽开,长出一口气后,他用铅笔在纸上郑重地写下了八个字:集中制板,分散制箱。谁能想到,就是这八个字,拉开了温州纸箱业一场大变革的帷幕,并预示着温州纸箱业的“春秋列国”时代已经走到了尽头。
绝不是蒋孟有一时头脑发热的即兴之作,而是他四处考察纸箱行业发展动态,结合温州地区特色,经过长期而慎重地思考后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上马五层瓦楞纸板生产线,联合温州地区各小纸箱厂,走集中制板、分散制箱的道路,避开同行的拼杀,化干戈为玉帛,实现共赢战略!
类似的方式虽然在广东等地已取得了成功,但对于温州特殊的市场环境来说,走这步棋有着相当大的风险。通过对市场的预测和分析,东经察觉到客户需求在不断提升,这必将驱使温州整个纸箱业提高产品档次,来满足包装用户的需求。而低技术、低设备、低科技的纸箱生产企业要快速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委托生产线加工板材。但很多同行却有着这样的顾忌:东经今天替我加工半成品,明天会不会就直接抢了我的客户?针对这点,东经向所有同行做出了“东经决不和客户争客户”的承诺,并在任何情况下都做到恪守承诺。东经的诚信经营风格给同行吃了定心丸,使大家纷纷接受了这种互补、共赢的“集中制板、分散制箱”合作模式。
由此,东经在温州纸箱业白炽化的竞争中找到了突破口,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一举改变了温州纸箱业的面貌和格局,实现了温州纸箱业历史上最具革命性的产业升级。作为这次行业革命的发起者,东经也从此奠定了温州纸包装行业龙头老大的地位,步入了企业发展的快车道,迎来了东经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品质是东经人的尊严
中国的包装行业,犹如这满天星辰,就是缺少一轮明月。在发达国家,包装是一个高垄断行业。中国的包装业,也必然会在不久的将来进行大范围、全方位的整合。东经,能否把握住历史契机,再创奇迹,成为中国包装业伴随时代春潮升起的那轮明月呢?蒋孟有暗下决心:东经,要成为中国包装管理规则的制定者!
这是一个远大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东经该怎么做?蒋孟有再一次陷入深深的思考中。
这时,一起质量事故的发生打断了他的思路。原来,一批价值近十万元的箱片,因为印刷瑕疵,被负责质量管控的品质部门在出厂前一刻拦截,从而引发了品质、生产、营销几大核心部门的激辩。在此之前,公司还从未发生过这么大的产品质量事故。如何处理这批问题产品,成为摆在几位主管经理面前的一道难题。放行,让有瑕疵的产品流向市场?销毁,要公司承担全部损失?于是,几位经理一起来向总裁请示。听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蒋孟有只是淡淡地说了句:“知道了”。几位经理一头雾水的回到工作岗位,不一会儿就接到一个令人意外的通知:公司全体员工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到厂区广场集合。原来,蒋总正在带着生产一线的工人,用脚将全部问题产品踩烂,统统作为废纸处理,并让东经全体员工到场观看。看看面有愧色、心有不舍的几位得力干将,蒋孟有说了一句被每一个东经人深深印在灵魂里的话:“品质是东经人的尊严。”
若干年前,中国青岛的一家街道小厂里,一个倔强的北方汉子带着一群眼泛泪花的工人,用铁锤把存在质量问题的冰箱砸成了一堆废铁,这一砸,砸出了一个世界白色家电巨人。历史何其相似,今天,一个执拗的温州男人,同样带着一群工人,把有瑕疵的产品踩成了一堆废纸,这一踩,又能踩出什么呢?没有人知道答案,只能等待时间老人的裁决了。
专注成就未来
“一个人一生能真正做好一件事,就是成功。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是先做好自己的主业。只有先做专、做深、做透,才能真正做精、做强、做大。”这是蒋孟有对企业转型的理解。
身边的企业家朋友们对他“死守”着包装行业不放手的做法十分不理解,很多人都劝他和自己一起搞些更赚钱的项目。对朋友们的“好意”,蒋孟有都是一谢了之。
改革后的东经,有了更明确的发展方向。在中国很多大型包装企业四处建厂,不断扩张,大打规模战时,“东经”反其道而行,开始追求“微笑曲线”两端的研发和营销,从以制造为中心转向以服务为中心。
“东经”首先选择壮大研发力量,先后成立科研中心、研发中心,并与国内以包装工程闻名的某大学建立产学研联合体。如今,一支由13名专修设计、包装的专业人才组成的研发团队,已初具规模,成为公司发展的核心力量,成功研制出“三防”瓦楞纸箱、水果保鲜纸箱、阻燃军用纸箱、竹废料托盘等一系列高新技术产品,填补了国内外多项空白。
于此同时,“东经”在国内包装业首倡整体包装解决方案(CPS),从向客户提供包装材料升级为向客户提供整体包装服务,实现了从“包装制造”向“包装服务”的战略转型。经过几年的努力,“东经”陆续成为德力西、天正、正泰等大型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今年以来,“东经”的CPS团队已经走出了温州,成功打入台州市场,成为温州第一家走出去的包装企业。
普通人眼里,蒋孟有错过了很多赚大钱的好机会,然而,正是这样的坚持,让“东经”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发展为温州包装行业的领头羊,引导着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也正是这样的坚持,让“东经”在今年温州企业普遍面临困境的局面下,保持了健康的经营状况,实现了快速成长。
您成功,我发展,员工与企业共成长
“东经”拥有一套完整、独特的企业文化,在业内被誉为“东经之道”,其中有一句话是:您成功,我发展。寓意着“东经”在自身获得发展的同时,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成功提供平台,“东经”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波及温州,包装行业面临严峻挑战。“危机是什么,就是在危险中隐含着机会。”蒋孟有这样评价这场危机。这样的信心来自于企业多年来专注主业打下的扎实基础。
于是,“东经”勇敢的迈出了变革的第一步——物流。“东经”开业内先河,把车队的几十台输运车辆承包给公司员工。2009年起,由内部承包的形式发展为将车辆卖给物流承包商,双方签订合作协议,承包商进一步升级为“老板”。
改革的效果立竿见影,承包前,员工的月工资约2、3千元;承包后,他们的平均月收入为6000多元,优秀的承包商月收入超万元。同时,“东经”的物流成本降低,物流效率、物流服务水平、客户满意度均极大的提高,使物流从困扰公司发展的瓶颈一跃成为竞争优势,用行动实践了“您成功,我发展”。
首战告捷后,“东经”又迈出了变革的第二步——后道工序改革,将各种后道生产设备承包给员工,将员工发展为内部供应商。目前,“东经”发展了17个内部供应商,曾经担任“东经”管理人员的郝君方,一人就承包了4台设备,手下的工人数达到14人,个人月收入也翻了两番。
这一系列措施的成功实施,把东经从粗放经营的家族式企业,一举带上了现代化企业的快车道。一位到东经参观考察的市委领导曾感慨万分地评价:从来没想到小小的纸箱也包含这么多学问,纸箱虽小,却体现了东经的企业文化、管理水平、科研实力,小纸箱能成就大事业。